Re: [新聞] 研究造假 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9年前 (2014/11/27 11:10), 9年前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 引述《Shilia (us, together)》之銘言: : 標題: Re: [新聞] 研究造假 一句「資料丟了」就卸責? : PCR 反應中,鎂離子的作用主要是 dNTP-Mg 與核酸骨架相互作用,並且催化聚合酶。 : 看圖比較容易懂: http://www.jbc.org/content/274/25/17395/F3.expansion.html : : 詳細版的聚合酶作用步驟可以參考 Critical role of magnesium ions in DNA : polymerase beta's closing and active site assembly 這篇 2004 年 paper 的最 : 末段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238001 ),就可以看到 PCR 反應 : 過程為什麼緩衝液中一定要有鎂離子(濃度一般會在 0.5-5mM 之間。<1.5mM 產量會 : 降低,>2.5mM 會開始出現 nonspecific 的結果,>10mM 會抑制聚合酶作用。) ..... : involving subtle residue motions; (8) release of the product PPi/Mg2+ : unit. Steps 1 and 2 may be interchangeable depending on which Mg2+ first : binds to the polymerase/DNA active site. ..... : Mismatched and matched dNTP incorporation by DNA polymerase beta proceed : via analogous kinetic pathways 第 11 圖: http://goo.gl/DaoVF1 : : 所以我個人對 Fig.S7 將 10mM 的鎂離子稀釋 10**6 倍後才會出現的量測圖形的看法, ..... : 老師您如果很喜歡這個定序概念,請看一下 Nature Nanotechnology 在 2007 年就已 : 出刊的 Sequence-specific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DNA polymerase complexes : in real time using a nanopore. UC Santa Cruz 這團隊用同樣的技術一直持續產出 : paper,到現在。 ========= 先謝謝 Shilia 的熱心指導, Mg+參與配對合成, 最後是隨 PPi 而離開. 對於交大的這項研究, 個人有個看法: 可以參考 Nanopores as protein sensors Stefan Howorka & Zuzanna S Siwy 對 nanopore 的報導, 這文章提到在奈米孔周圍蒸著一層金可透過 protein A 吸附 igG anti-body. 這跟交大所用的 FET 蛋白質電晶體技術是一樣的, 就是透過igG 可抓住各種不同的 大顆粒蛋白質. 交大的方法是用 igG 抓住 Fi29 polymerase , 與 nanopore 不同的是交大是量測 Fi29 polymerase 在合成雙股時的電導電流. 個人認為要做這個測試實驗是可以透過買進一套 oxford nanopore 的 minION 套 件就能利用其上的 量測電路改接到 FET 的源汲級 就可以用現成的設備量測出同數 量級的電導電流. 大陸有一篇 "纳米孔分析化学" 的特約邀稿文章也已發現利用igG 登在 2013 5月 的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若是使用 oxford nanopore 的成品道具改裝, 利用其現成量測設備及道具, 您說這 論文的量測細節可以公開寫出來嗎? 尤其是想申請發明專利者的看法會如何? : 推 EagleSoul: Mark Akeson group 在這field做的很早也很猛 11/22 00:33 : → MasterChang: g大是資工背景的....講那麼專業他懂嗎? 11/22 00:50 : 推 tainanuser: 推! 11/22 13:19 : → Shilia: M大:想要跟對岸一樣做出自己的次世代定序平台,本來就需 11/23 21:19 : → Shilia: 要懂硬體極限和軟體可以如何補強的人啊 11/23 21:20 : 推 lingon: 中國的平台...? 主要還是靠買CG的技術吧, 好像還沒看到 11/24 05:23 : → lingon: 任何可以期待的平台 11/24 05:24 : → Shilia: http://goo.gl/WRosDJ [Bio-IT World] China Introduces 11/24 17:23 : → Shilia: Its Own Sequencer (May 29, 2014) 11/24 17:23 : 推 jabari: 對岸請不期不待.. 開發是SOAP的作者群都消失了 一整個問號 11/24 18:02 : → Shilia: 台灣嚴重的內鬥才真令人不期不待吧 11/24 18:09 =========== 我不是做這行的, 但清楚可能會碰到的量測難題. 若利用已有的成品, 改用 不同的策略可避開單股DNA在解開時移動太快, 量測反應不及, 且電極必須很 小很尖才能針對個別的ATCG量測. 如今換個方向改測合成雙股時的 Fi29 polymerase 電導, 若能控制合成的速率, 配合量測道具就能有新發明. 顯然, 整套的儀器設備投資怎能跟"因糧於敵"利用對方道具為我所用相比? 只 是在道貌岸然的學術界, 這招招式是有口難言啊!!! 迴紋針的發明是簡單而偉大. 但一個落後連煉鋼都沒有的國家, 如果連大頭針 都做不出來, 能隨手捏根硬大頭針做出有彈性的小巧迴紋針嗎? 想做高附加價值的高科技產品, 譬如能把現有核分裂原子彈加上一個聚壓裝置 及適量的Li-6組成一個核融合的氫彈嗎? 懂原理還是要有材料與道具及動手去 做. 沒有動手做纍積來的基礎, 沒有核分裂彈的協助, 要直接超英趕美造氫彈 談何容易? 在沒有夠多的經費買來道具, 最後還是希望找出途徑做成最終堪用的有價值產 品, 依然是很重要的事. 一個小又窮又落後的地區, 造一堆隨英美猛發P, 光說 不練又造不出有價值成品的土博士, 最終流浪街頭是又能如何? ※ 編輯: ggg12345 (114.43.236.204), 11/27/2014 12:57:05

11/27 14:28, , 1F
老師,我才應該要謝謝您。您說的我都有記起來了,真的。
11/27 14:28, 1F

11/27 18:39, , 2F
G大,雖然我並非這個領域的,看到您這樣認真的找尋文獻與Sh
11/27 18:39, 2F

11/27 18:39, , 3F
大交流,我誠心的感到敬佩。
11/27 18:39, 3F

11/28 02:53, , 4F
老實說,你的文字真的好難懂
11/28 02:53, 4F
文章代碼(AID): #1KTfOQjm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KTfOQjm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