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解題] 國三 理化 功與能選擇題

看板tutor作者 (KDD)時間10年前 (2013/11/30 08:29), 編輯推噓3(3046)
留言4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最近常常會看到一些理化考題 出題者為了別出心栽 但常出現一些不是國中範圍的觀念在其中 例如原po問題即是 這讓我回想起大學普物實驗老師 把課程作業分成二部份 一個是實驗報告 一個是根據當週所做的實驗 設計一題在國高中範圍的物理題目 並且每週隨機去評比一題同學寫的題目 說真的 當時我真的覺得這種作業很怪 因為我又不是師範體系的學生 幹麻出這種作業 等到期未考時 看到考題才知道 當時我們所作的題目 教授選擇了約50題出來 逐一修正考題出來給我們寫 才發現 修正後考題 嚴謹程度是多高 幾乎 沒有什麼可爭議的地方 教授當時目的除了希望我們會寫題目之外 還要懂得辯別題目是否合理和正確 培養物理的正確觀念 以我最近有一個班在上國二數學為例 我在帶去年的考古題 發覺到去年出題的老師 答案出錯好幾題 讓人不禁搖頭 如果連出題的老師 都搞不清楚怎麼出題 範圍合不合理 那學生寫這種題目有什麼意義 有些題意的不清楚 並不是用國中的說法就有能力知道 所以學生未必會知道 以國中的程度是無法回答該問題 但老師在交流的時候 很有可能會用超過國高中的概念 來解釋為什麼選項有問題 該如何修正題目 同樣以功為主題的題目 下列哪一情況,力對物體作功不為零?  (A)物體作等速率圓周運動時,向心力對物體所作之功  (B)小芷用力推牆,牆固定不動,她施力對牆所作之功  (C)汽車作等速度直線運動時,它所受的合力對此汽車所作之功  (D)滑雪者沿著斜坡等速下滑過程中,所受的重力對人所作之功 大考的題目 就會很明確要學生去認知 在國中的範圍下,何謂不作功 而不考一些模擬兩可 的選項 來困擾學生 出題者應該要體認到 出題必須具有嚴僅性 盡可能避免爭議的地方 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到正確觀念 而非只是設計一題考死學生的題目而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3.188.13

11/30 09:11, , 1F
94年基測:
11/30 09:11, 1F

11/30 09:11, , 2F
如附圖所示,蘋果樹上結有甲、乙、丙三個重量相等的蘋果
11/30 09:11, 2F

11/30 09:11, , 3F
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位置上,則哪一個蘋果所具有的重力位能最大
11/30 09:11, 3F

11/30 09:12, , 4F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附圖就是一顆樹上三顆果)
11/30 09:12, 4F

11/30 09:12, , 5F
這題也沒有寫明「若以相同的高度(EX:地面)為參考點」
11/30 09:12, 5F

11/30 09:14, , 6F
事實上如果三顆蘋果分別用不同的參考點算,就未必是最上面的
11/30 09:14, 6F

11/30 09:14, , 7F
乙會是位能最高; 那這題有送分嗎?
11/30 09:14, 7F

11/30 09:16, , 8F
題目也是一種「對話」,對話本來就要建立在共同的文化共識上
11/30 09:16, 8F

11/30 09:17, , 9F
不然以哲學的角度來說,「不作功」和「作功為零」有相同嗎?
11/30 09:17, 9F

11/30 09:18, , 10F
你問「哪個值不是零」,那沒有那個值,它就不是零啊……
11/30 09:18, 10F

11/30 09:18, , 11F
但是,這就並不是我們在對話時,會使用的邏輯嘛……
11/30 09:18, 11F

11/30 09:20, , 12F
只要出題脫離了死板板的物理語言、進入到「情境」像這題的蘋
11/30 09:20, 12F

11/30 09:20, , 13F
果樹;就可能會出現情境裡沒交待清楚、大家靠共識溝通的情形
11/30 09:20, 13F

11/30 09:21, , 14F
但 一棵樹上 三粒蘋果,問位能, 誰不會覺得是以地面起算呢?
11/30 09:21, 14F

11/30 09:22, , 15F
所以何必一定要去挑剔它呢?
11/30 09:22, 15F

11/30 12:13, , 16F
你所說這題 如果出題告訴你從地面上10M算起 這就是超出範
11/30 12:13, 16F

11/30 12:14, , 17F
圍 這個出題的解題法沒出現在國中 但不管是那一本書
11/30 12:14, 17F

11/30 12:15, , 18F
其實都有明確告知 同樣東西離地面愈高 H就愈大 所以出題
11/30 12:15, 18F

11/30 12:16, , 19F
就算不告訴你 從地面出起 也可以算 這在出題並沒有問題
11/30 12:16, 19F

11/30 12:18, , 20F
補充一下 離地面愈高 位能愈大 除非你要硬拗樹是倒過來
11/30 12:18, 20F
這邊插入一句 在系統中位能愈大 像這題中系統是指蘋果和地球 剛起床 頭腦混亂 寫錯了

11/30 12:18, , 21F
不然附圖可以讓學生很顯而易見 那個物體最高
11/30 12:18, 21F

11/30 12:20, , 22F
你所說的差別 是算位能差時 在於零位面的選擇 這並不是
11/30 12:20, 22F

11/30 12:20, , 23F
國中的範圍 你寫出那邊是零位面 反而超出範圍了
11/30 12:20, 23F
※ 編輯: KDDKDD 來自: 220.143.188.13 (11/30 12:24)

11/30 12:26, , 24F
國中注重的是 系統中位能大小的判別 而非位能差的計算
11/30 12:26, 24F

11/30 12:26, , 25F
先推K老師的這篇文章 非常好的分享
11/30 12:26, 25F

11/30 12:27, , 26F
這題是你誤會課本想要強調什麼東西了
11/30 12:27, 26F

11/30 12:29, , 27F
我覺得94年基測提供的物理語境蠻清楚的,所以我不知道為
11/30 12:29, 27F

11/30 12:29, , 28F
什麼o老師會有這些疑惑。
11/30 12:29, 28F

11/30 12:31, , 29F
有誰會認為這裡的零位面不是選在同一個嗎?0.0
11/30 12:31, 29F

11/30 12:32, , 30F
可是題目中明確告訴您有質量,這時還要去坳說質量可以忽
11/30 12:32, 30F
※ 編輯: KDDKDD 來自: 220.143.188.13 (11/30 12:33)

11/30 12:32, , 31F
略,這可就很難說得過去了。
11/30 12:32, 31F

11/30 12:35, , 32F
(補充:我是指彈簧那題,彈簧有質量。)
11/30 12:35, 32F

11/30 13:52, , 33F
模"稜"兩可
11/30 13:52, 33F

11/30 21:25, , 34F
我也覺得o大的題目完全沒問題 題目很好...
11/30 21:25, 34F

11/30 21:25, , 35F
無論選定哪一個位面 四個的位面只要統一就好了
11/30 21:25, 35F

12/01 00:00, , 36F
不管是那一本書其實都有明確告知 同樣東西離地面愈高
12/01 00:00, 36F

12/01 00:00, , 37F
H就愈大
12/01 00:00, 37F

12/01 00:01, , 38F
那其實不管哪一本理化課本,上面講到彈簧原長,也都是畫直掛
12/01 00:01, 38F

12/01 00:02, , 39F
著的;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要覺得題目裡的彈簧是橫躺著?
12/01 00:02, 39F

12/01 00:03, , 40F
我覺得題目有疑義、學生問、老師說明題意,是很合理的;為什
12/01 00:03, 40F

12/01 00:03, , 41F
麼要覺得這樣就是題目有錯呢?
12/01 00:03, 41F

12/01 00:55, , 42F
樓上是回應我的嗎?若是,您恐怕沒看清楚我前篇推文唷
12/01 00:55, 42F

12/01 00:56, , 43F
我認為有質量彈簧那題是直掛的;題目也沒有出錯。
12/01 00:56, 43F

12/01 08:19, , 44F
回答O大 如果你是指我的話 我應該好幾篇之前第一句話就先
12/01 08:19, 44F

12/01 08:19, , 45F
說了 有質量又直掛的題目 在國中是超出範圍的 原因我也
12/01 08:19, 45F

12/01 08:20, , 46F
解釋了
12/01 08:20, 46F

12/01 08:20, , 47F
我並沒有指彈簧不能直掛只能橫掛
12/01 08:20, 47F

12/01 08:21, , 48F
而是有質量的彈簧橫掛出計算題在國高中才不會有爭議
12/01 08:21, 48F

12/01 08:22, , 49F
事實上你想斜掛我也不反對 只要算得出來就好了
12/01 08:22, 49F
文章代碼(AID): #1IcJ5Pmg (tutor)
文章代碼(AID): #1IcJ5Pmg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