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解題] 國三 理化 功與能選擇題

看板tutor作者 (heuristics)時間10年前 (2013/11/29 01:37), 編輯推噓2(4212)
留言1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我認為答案是(D) 當然原出題者的本意,也許並非如此。 只是,他只要稍將敘述作修改, 就能達到同樣的目的,並避免爭議。 這個問題是可以回答的,也可以被視為是清楚的。 可是正如彈簧有質量的問題一樣, 對國中生而言可能是過難的。 ※ 引述《miessler ()》之銘言: : 1.年級:國三 : 2.科目:理化 : 3.章節:功與能 : 4.題目: : (單選題) : 有關功的敘述,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 (A)對物體施力,將可以對物體作功。 圓周運動,向心力不作功。 : (B)對物體施一定力使其由靜止開始運動,對物體作功越大, : 其施力期間移動的距離越長。 期間如果受到其他變力,就不成立。 : (C)作功的大小只與作用力大小及物體位移大小有關。 還有夾角 : (D)對物體作功時,物體不一定要產生位移。 這是正確的。 壓縮彈簧也是作功(如果彈簧算物體的話), 但彈簧的質心不一定要有位移。 : 原答案為 C ,但 B 似乎也可以,不知是答案錯或是題目出得不好。 : 想請教看看板上大大們的意見,謝謝大家百忙抽空回應....m(_ _)m : 5.想法: : (A)和(D)由位移條件可直接判斷非正確。 : (B)若皆用10牛頓在同一平面作功,分別得S1和S2兩種位移, : 由於W1 > W2,可知:10xS1 > 10xS2,所以 S1 > S2。(答案應該要選) : 若皆用10牛頓在不同平面作功,分別得S1和S2兩種位移, : 由於W1 > W2,可知:10xS1 > 10xS2,所以 S1 > S2。(答案應該要選) : (C)由公式 W = FS 可知,功的量值大小只和作用力和位移大小有關。 這道題目出的不好, 無法有效測試重要物理概念。 如果放在申論題,也許是很好的甄試或面試考題。 因為學生必須有相當清楚的概念才足以去釐清每個環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9.214.9.159

11/29 01:46, , 1F
D為啥對 舉個例子來說吧
11/29 01:46, 1F

11/29 01:55, , 2F
會問出這種問題 代表你連文章都不看 就隨意亂噓
11/29 01:55, 2F

11/29 02:05, , 3F
壓彈簧 我還真的沒想過
11/29 02:05, 3F

11/29 02:09, , 4F
喔不 我是真的按錯= =
11/29 02:09, 4F

11/29 08:31, , 5F
伸縮彈簧的例子也不對;一是,你要說它有作功,那就是把一條
11/29 08:31, 5F

11/29 08:32, , 6F
彈簧切成很多小段來看,那就不能只看質心的位移。
11/29 08:32, 6F

11/29 08:32, , 7F
我用回的好了,抱歉...
11/29 08:32, 7F

11/29 14:14, , 8F
我一開始也是覺得質心這講法有點刁鑽阿 還去問老師XD
11/29 14:14, 8F

11/29 14:17, , 9F
「物體的位移」和「計算所作之功所考慮的位移」是不同的
11/29 14:17, 9F

11/29 14:17, , 10F
觀念,兩者不宜混淆。
11/29 14:17, 10F

11/29 16:23, , 11F
我去問物理老師 他說不能看彈簧 因為簡單來說
11/29 16:23, 11F

11/29 16:23, , 12F
左邊的力有左邊的位移 右邊的力有右邊的位移
11/29 16:23, 12F

11/29 16:23, , 13F
兩者皆轉變為彈力位能
11/29 16:23, 13F

11/29 17:47, , 14F
就說了,「物體的位移」和「作功的位移」不等同,請注意
11/29 17:47, 14F

11/29 17:48, , 15F
兩者的區別。
11/29 17:48, 15F

11/29 17:55, , 16F
若您只用國中學到的公式來套,當然會出問題。因為那只適
11/29 17:55, 16F

11/29 17:56, , 17F
用於定力,不是作功的一般性定義。
11/29 17:56, 17F

11/30 21:18, , 18F
壓縮彈簧 彈簧的質心沒位移嗎
11/30 21:18, 18F
壓縮彈簧,質心一定要有位移嗎? 多思考幾分鐘,你可以不必隨意亂嘘。 ※ 編輯: condensed 來自: 49.214.7.198 (12/01 01:25)
文章代碼(AID): #1IbtzfNc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btzfNc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