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有熊老師 陪你「教數學」

看板tutor作者 (oodh)時間11年前 (2013/08/03 17:23), 編輯推噓8(8045)
留言53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8 (看更多)
回應一下板友的討論,順便貼上第五集 : → bunjie:對於科普書的涉略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 就是螺旋式學習 08/03 07:33 我個人也很支持看科普書, 不管是科普書,或是在國小上所謂「假資優真先修」的資優數學 它都還是有個好處, 就是雖然學生不見得真的會因為這些書和課程懂什麼、懂了也可能會忘 但至少他會讓學生先熟悉,到國中真的教到的時候,會比較快進入狀況 而且會因為「以為自己學會過」而比較有自信 : 推 marra:鏡頭有需要這麼近嗎? 臉好大 @@ (有點嚇到…) 08/03 07:45 : → marra:什麼是:降低對於"智能"的依賴? 08/03 08:09 : → bunjie:我在想可能要表達的是有系統的學習吧XD 08/03 08:39 : → bunjie:因為這樣勝過每次都亂TRY方法 但是初期學東西應該都免不了 08/03 08:39 : → bunjie:會經過這樣的路程 久了就有自己的幾套工具 很快就找到方法 08/03 08:40 : → bunjie:不用每次都一直花腦筋想東西 08/03 08:40 : 推 happymen:謝謝熱心分享 08/03 08:42 : 推 marra:如果bun大的解釋是作者原意的話,我不同意耶! 08/03 09:41 : → marra:我覺得數學的學習,應該要訓練小朋友發展"智能"才是正途 08/03 09:42 : → marra:當然,對於考試而言,可能不是最佳化成績的好方法就是了… 08/03 09:42 m大的說個說法,我大致上不反對 不過我認為這要視課程、視學生而定 我在網路上有認識一個專攻高中資優生課程的教授, 他就很重視學生要「真的聰明(腦筋轉得快),而不是學了很多」, 他覺得,台灣就是有太多的「假資優、真先修」的課程, 才讓真的資優生(能夠自己建構假說的那種人)因為分數不好被埋沒。 我認同他的說法, 但是,國中數學並不是專為資優生而設計的; 台灣的就業、升學環境,也沒有像美國那樣因為內需市場大,所以「我才必有用」。 如果是在美國,或許我會傾向說出「數學成績不一定要好」這種話。 大家把數學課當成單純的邏輯思考營,老師不用太在乎「練習 --內化」的問題; 至於學生成績好不好,就是各憑天資(和家境),數學不好,將來也一樣能很有發展。 但台灣的社會不是這樣。 幾乎每個人都念高中,連鬍鬚張的服務生都要「專上」學歷。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國中數學沒有那麼難。 我的教學經驗裡,絕大多數的學生要考到 70 都是很合理的; 那種一直考30、40 甚至是 10幾分,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這是老師的責任。 所以說,整個出發點不同, 我不會說「國中數學」是為了科學發展,也不會說它只是思考訓練。 當然,它也有這些成份,所以我在課堂裡也教大家「怎麼讓小朋友變聰明」 但我不把它當國中數學的核心, 我把它當成一種素養;不是用訓練的,是培養的 因為我自己從小,不好意思地說,應該就是所謂的資優學生, 所以我可以讓學生透過我的身教,慢慢習慣「可以這樣想,更聰明」 但是國中數學課程的核心,我主要看成是全體國中學生應該要學會的「工具知識」 學生們得學懂,要真的懂,而且要內化, 是為了將來遇到問題,要能拿出來用、將來要學更深的學問時,要跟得上; 因為他們幾乎都會唸高中,而且我相信他們都是有機會讀懂並內化的。 把它內化成工具後,遇到問題才不用依賴智能「想破頭」。 well其實這個影片裡本來陸續有講 但是受限於一集的影片要在三十分鐘內 (不然可能很多人會懶得看)、 一週兩集要追上學校課程,等於是一週只有一小時不到的時間 有很多閒聊都會被cut掉…… ----- 在這裡發佈一下第五集: 【化簡、公制單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i8FaLXv0s
這一集,一開始是延續第四集「如何變聰明」的靈活運用; 然後說明了「多項式化簡」, 化簡對目前的國一學生可能有點難,大家聽過、- 作業盡量寫就好, 家長和老師們也不需要去要求學生一定要會算很難的題目, 最主要是讓學生 知道「項」、了解到什麼是「化簡」和看過「化簡 + 分配律」的使用情況。 有關的知識到這學期第二次段考後,還會再教。 另外還閒聊了「鬼片如何嚇人」 -- 也許知道了之後,看鬼片就不會覺得那麼恐怖了吧? ------ 附帶一提,會採用連載的方式,其實是因為我還沒錄完 一個學期十八週、一週兩集,就要33集 半個小時的節目, 我還要自己排進度、出題目、錄好了轉檔、找朋友幫忙要剪接、確認字幕、上傳 現在還只錄到第一冊第二章而已…… -- 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 (影片放在youtube頻道) YouTube 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hi0FIp45pS48dlOUH2U4WQ/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Koala 歡迎前來分享教學心得 (也可以來問問題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35.223.196 ※ 編輯: oodh 來自: 111.235.223.196 (08/03 17:28)

08/03 18:30, , 1F
國中數學不難?!以前我也這樣想,不過自從前陣子看過美國學
08/03 18:30, 1F

08/03 18:30, , 2F
校在國中小使用的課本以後,我強烈覺得台灣國中生學的好難
08/03 18:30, 2F

08/03 19:30, , 3F
樓上,拿美國比就真的取樣正確?這麼多的國家為何只取學制不同
08/03 19:30, 3F

08/03 19:30, , 4F
的國家作參考樣本?
08/03 19:30, 4F

08/03 21:00, , 5F
簽名檔上色很好看
08/03 21:00, 5F

08/03 21:22, , 6F
建立倍數表 我也請我學生做過 不過有的嚇到了XD
08/03 21:22, 6F

08/03 21:22, , 7F
原本用意是要讓他們有個表隨手複習
08/03 21:22, 7F

08/03 21:23, , 8F
後來只好退而求其次 在上課時多補充 讓他們了解
08/03 21:23, 8F

08/03 21:23, , 9F
而不是請他們把表件起來再來學
08/03 21:23, 9F

08/03 22:46, , 10F
美國的國小國中 數學落後台灣1.5~2年
08/03 22:46, 10F

08/04 02:29, , 11F
我沒有要改變國中課綱,我只是說自己想法,我何必需要在意
08/04 02:29, 11F

08/04 02:29, , 12F
取樣的問題?
08/04 02:29, 12F

08/04 17:16, , 13F
比較本身要有基準才能比,任意取不同立足點的教材內容相比,
08/04 17:16, 13F

08/04 17:17, , 14F
能比出不偏頗的結論?課程內容跟學制設計有很大的相關,不考慮
08/04 17:17, 14F

08/04 17:17, , 15F
請問你究竟想從中比出何種訊息?
08/04 17:17, 15F

08/04 17:22, , 16F
說想法卻不願思考比較兩者的差異,僅憑感覺下結論?
08/04 17:22, 16F

08/04 18:32, , 17F
幫J大說一下話 我想J大只是單純想說同年齡小朋友 台灣
08/04 18:32, 17F

08/04 18:33, , 18F
學得比美國難 根本沒有什麼太深的意思 又不是在論文 在
08/04 18:33, 18F

08/04 18:33, , 19F
意這麼多條件做什麼= =+
08/04 18:33, 19F

08/05 03:17, , 20F
嗯...基於w老師的想法,以下這句話應該也是不能說的,"我覺
08/05 03:17, 20F

08/05 03:18, , 21F
得台灣女生比日本女生還要正很多"。
08/05 03:18, 21F

08/05 03:19, , 22F
我尊重您的發言,但我也不想在公眾版上陪您鬼打牆,如果真
08/05 03:19, 22F

08/05 03:20, , 23F
有興趣,您可以私信給我,我會有耐心回覆您。另外,謝謝KD
08/05 03:20, 23F

08/05 03:20, , 24F
老師您的了解~~
08/05 03:20, 24F

08/05 04:48, , 25F
to j大:其實美國各州,(公立學校)對於指定的教材都不同
08/05 04:48, 25F

08/05 04:49, , 26F
也各有其課綱。再者,以數學而言,依學生能力不同,也會有不
08/05 04:49, 26F

08/05 04:51, , 27F
同的單科分班(跑班)。所以,也是有程度好的小孩,所學不亞於
08/05 04:51, 27F

08/05 04:51, , 28F
,或甚至超過台灣課綱所指定的程度…
08/05 04:51, 28F

08/05 08:14, , 29F
這樣看起來美國才比較像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08/05 08:14, 29F

08/05 10:57, , 30F
其實美國也不是因材施教;他們是讓自由主義走入教育界。 在美
08/05 10:57, 30F

08/05 10:57, , 31F
國,天主教開的學校可以不教演化論,當然也會有難易程度不同
08/05 10:57, 31F

08/05 10:58, , 32F
的學校。 印地安那州乾脆發「教育券」讓家長自己選擇想去的
08/05 10:58, 32F

08/05 10:59, , 33F
學校(用教育券支付學費補貼)。 不過自由化有它的壞處;教育
08/05 10:59, 33F

08/05 11:00, , 34F
券就被認為有「鼓勵功利主義教學」的可能 (學校會為了吸引家
08/05 11:00, 34F

08/05 11:00, , 35F
長而重視成績。
08/05 11:00, 35F

08/05 11:54, , 36F
美國小學的課程 很多連課本都沒有 都用worksheet
08/05 11:54, 36F

08/05 12:09, , 37F
soga 長知識
08/05 12:09, 37F

08/05 17:11, , 38F
感覺可以說,但取樣不足或樣本不對結論就不可能正確,說了個偏
08/05 17:11, 38F

08/05 17:13, , 39F
差大的感覺,在專板就有資訊誤導的可能,為何會覺得比較的基準
08/05 17:13, 39F

08/05 17:14, , 40F
不重要?另外我對你本身的心得沒興趣,但倒對妄下結論有點意見
08/05 17:14, 40F

08/05 17:20, , 41F
這麼說好了,如果是私下閒聊倒無可厚非不必刻意求追求嚴謹
08/05 17:20, 41F

08/05 17:21, , 42F
但在專板發表資訊,要求資訊正確或立論嚴謹應該是基本要求才對
08/05 17:21, 42F

08/05 17:22, , 43F
你的感覺很可能只是無心之過但卻可能對資訊來源不足的人造成
08/05 17:22, 43F

08/05 17:23, , 44F
誤導,那麼不是該在發/推文之前先確認自己的論述是否疑慮?
08/05 17:23, 44F

08/06 08:07, , 45F
說真的 樓上太小題大做了
08/06 08:07, 45F

08/06 09:26, , 46F
不用看那麼嚴重啦 大家在這裡只是心得交流 不是辯論:)
08/06 09:26, 46F

08/06 10:07, , 47F
辯論其實也是一種交流啊 透過辯論的過程讓自己的想法與缺點
08/06 10:07, 47F

08/06 10:08, , 48F
更加的明顯 有人願意嚴謹的檢視並且以理性提出辯論
08/06 10:08, 48F

08/06 10:08, , 49F
辯論是不錯 不過要注意別變成針鋒相對就好
08/06 10:08, 49F

08/06 10:09, , 50F
實在是在為自己找出缺失 這樣的基會可遇而不可求
08/06 10:09, 50F

08/06 10:57, , 51F
辯論本身就是種針鋒相對阿,重點在於是否理性吧
08/06 10:57, 51F

08/06 13:03, , 52F
我只是想簡單表達 針鋒相對到最後可能變成嗆來嗆去...
08/06 13:03, 52F

08/06 13:03, , 53F
辯論提升邏輯思維是蠻不錯的訓練 這個我認同
08/06 13:03, 53F
文章代碼(AID): #1H_CmGIt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_CmGIt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