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下任總統必須開始推動洋流發電

看板politics作者 (東岐明)時間12年前 (2012/01/02 10:28), 編輯推噓5(5012)
留言17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5 (看更多)
個人想法不一定正確,簡單說說以供討論。 為了國土安全必須廢核,可是取代能源在哪裏。 風力?太陽能?那些只能作為輔助電力,不足以主力供電。 火力燃燒,不要說是碳額度問題。隨著石油減產,火力燃料價格只會不斷上升。 台灣有種可比產油國的天然能源,只要地球持續自轉,就可以不絕供應。 那就是鄰近東海岸的恆定洋流─黑潮。 許多國家的海域中的洋流路線都是不停飄移,沒有穩定的路線,就難以利用。 可是台灣東部海域的黑潮路線,是穩定地流經東海岸海域。 風力發電和洋流發電,因為利用流體的密度高低不同。 所以在機構設計上並不相同。 風力發電所利用的空氣密度很低,所以扇葉運動必須要低力矩、高轉速。 可是洋流發電所利用的海水密度較高,所以扇葉運動可以採高力矩、低轉速。 這樣放置在海中的發電機扇葉運動就可以有效降低對海中生物的傷害。 大規模的洋流發電在世界上尚未有國家進行。 粗略想到的技術困難主要有二: 一是如何在海中進行營造,建構強固支撐扇葉輪機的主體結構。 二是如何保障海中機械的長久正常運轉。 第一項尤其是致命的,如果第一項不能突破,根本就無法進行大規模洋流發電。 可是第一項也攸關我國國防及國力,因為如果我們能在第一項上取得成功, 我們就有能力可以設法在台灣海峽建造海底設施,以建立海峽防護圈。 我們也有能力可以設法由海底開採物資。 這些科技與工程都很艱難,可是藉由這些努力,我們有可能獲得乾淨永續的能源。 也可以培養國防相關的工業實力。例如為了在海底施工的小型潛水機具,也可以培 養製造小型戰鬥潛艇的能力。 在未來將臨的世界經濟蕭條中,國家大規模推動利於未來發展的產業,才可能維持 本國經濟活力。而大規模洋流發電的建立,才可能讓我們推行使用電動車有足夠的 電力供應作為基礎。 不要因為沒有其他國家去做,就不敢做。科技發展是先做先贏,先做成功,取得領 先地位,將來還可以科技輸出,更可以培養起許多相關產業。 現在我國關於洋流發電只是在作小規模的先導研究,這是玩票。 只要考慮到核能的不安全,以及石化燃料會愈來愈貴。 洋流發電就應該當成關鍵國防工業來發展,拼了命也要成功。 人類科技都可以登陸月球只載回幾顆石頭了, 洋流發電可以提供永續能源,難道不值得拼命一試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37.204

01/02 10:35, , 1F
個人想法不一之確的必須開始推動
01/02 10:35, 1F

01/02 11:17, , 2F
洋流發電不是說會破壞生態嘛?= =a
01/02 11:17, 2F

01/02 11:18, , 3F
還有第三點就是怎麼把電從海裡送回來
01/02 11:18, 3F

01/02 11:45, , 4F
.....mobile01有很激烈的討論
01/02 11:45, 4F

01/02 11:48, , 5F
已經有人在做洋流了啦 請google柯永澤
01/02 11:48, 5F

01/02 11:50, , 6F
花了兩年弄了一台3000W的
01/02 11:50, 6F

01/02 11:50, , 7F
不過現在只有模型成功 到現實還是有一大
01/02 11:50, 7F

01/02 11:50, , 8F
要能夠評估完整體然後商轉不曉得要花多久
01/02 11:50, 8F

01/02 11:50, , 9F
段要走的路
01/02 11:50, 9F

01/02 11:52, , 10F
還有不是低轉速就不會傷害海洋生物
01/02 11:52, 10F

01/02 11:53, , 11F
只要把會轉的東西放到水裡 就有可能傷害
01/02 11:53, 11F

01/02 11:57, , 12F
拉海底電纜應該可以把電送回來吧
01/02 11:57, 12F

01/02 12:31, , 13F
說拉就拉好簡單喔
01/02 12:31, 13F

01/02 12:38, , 14F
拉海底電纜怎樣都比核災滅國值得啦
01/02 12:38, 14F

01/02 12:44, , 15F
都是地震啦 爛島一個
01/02 12:44, 15F

01/02 13:35, , 16F
鋰電池潛艇王
01/02 13:35, 16F

01/02 17:32, , 17F
洋流發電會破壞海洋生態..潮汐發電吧
01/02 17:32, 17F
文章代碼(AID): #1F0HPTRU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F0HPTRU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