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官員當然要瞭解民意

看板politics作者 (觸身球專家)時間14年前 (2010/03/10 09:56), 編輯推噓0(0011)
留言11則, 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Anjou (天佑台灣)》之銘言: : ※ 引述《kevinjl (無神論者-無神得自由)》之銘言: : : 問題在於 民意是靠花納稅人的錢 委託外包廠商獲得的嗎? : : 被批評的是花錢的必要性,吳院長只會說探查民意很重要。 : : 這就是吳式風格。 : 我在國民黨智庫裡面的一場討論青年選票的午餐會裡面 : 跟楊朝祥前部長(教育部長、研考會主委)討論過這個問題 : 不過隨著被國民黨黑掉 我就沒機會跟他見面了 : (本來楊部長要另外約時間詳談的) 我個人認為是,您老這套建議,就算能詳談下去大概也只永遠會是"提案".... : 研考會本身就是政府合法的民意收集機關 : 脫離研考會的主軸任務而外標給其他單位 : 老實說是頗為荒謬的事情 : 這樣不如直接把研考會的預算刪刪掉比較快 此外,為了瞭解研考會這單位存在的核心價值,我找到他們的網站 http://www.rdec.gov.tw/mp100.htm 1.我發現研考會好像有很多應該擺在比監看政論節目優先的事情要作 ex政府組織改造等等 所以假設今天吳敦義找人要去看政論節目,估計研考會也是得外包找人去看然後整理 您的意見如給吳敦義看到了 他大概就是下個月開始,幹這件事的階梯章or公文傳遞表加上『研考會』的欄位這樣 2.http://www.rdec.gov.tw/np.asp?ctNode=12141&mp=100 人家好像是真的有在作民意調查 而且...『本會自77年起開始委託民意調查機構..』....ㄟ.....這算外包吧? 現在的狀況顯然就是,相較於研考會這傳統的民意收集體系 過度重視民意的吳敦義想自己有另一套即時資訊系統 那所謂反應民意者每天在媒體上即時製造民意的就是這些政論節目 警政署還派人看PTT 八卦版呢,聯合報的新聞 http://city.udn.com/54543/3895668?raid=3895670 當然啦,這年頭父子騎驢的觀眾總是特別多的 -------------------------------- 立委李鴻鈞也說,尊重民意當然非常好,但政論節目和網路「都不代表百分之百的民意」 ,甚至可能是偏頗的、極端的民意,「只代表一部分民意」;行政院假如太 重視這方面 的意見,「結果可能不會更好,反而更糟」。 李鴻鈞認為,其實研考會就可以扮演蒐集民意的功能,只要部會首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根本不用太在意網路和政論節目有何民怨」。 -------------------------------- 李鴻鈞的意見,我倒是贊同的 吳敦義這很有點矯枉過正的感覺 像近日報載連高華柱都開始搞這套拉正下屬,那真是過頭了 不過反過來也要問:是什麼樣的所謂民意壓力逼著連軍隊都要開始重視所謂輿情? 看著電視上名嘴們一張張悲憤的臉 總覺得行政部門矯枉過正的去反應這些『悲憤企業家』也是事屬必然 : 我當時跟楊部長提出了一個快速民意的反應架構 : 直接結合便利超商的系統(例如I-BON) 等 : 任何人只要使用國民身分證的條碼登入 : 就可以列出個人可以做的問卷調查 : (例如我是桃園人 我就可以做桃園相關的民調選項) : 然後藉著做這些問卷 政府給予點數回饋 直接回饋到i-cash之類或是直接優惠 : 當然這樣的結構會有無法匿名的問題 : 所以可以民調的屬於公共領域事務較有可行之處(政治立場之類迴避) 李鴻鈞的意見,對您的提案來說也是一樣適用的 現在講民調,大部分人都會提到所謂『機構效應』 你作民調當然想迴避政治立場 但在台灣,即便公共領域事務也會有政治立場問題 往往就是有政治立場的會『主動』跑去回應您這套資訊系統 (相對的,研考會委外打電話,接電話則是『被動』的 那起碼會被訪問到的還不見的是政治熱衷的人.....) 不是哪個政治人物還有專屬的網軍嗎? 假設您這是直接掛政府牌作民調,機構效應只怕更明顯 我想能收集到的民意恐怕母體很有問題 再者,您上面提到點數回饋等等的 我想政府管招標這套『民意資訊系統』的應該會頭大如斗 小七體系是您提到的一個管道,那一樣到處都是點的全家咧?甚至,大榮貨運咧? 中華郵政肯定也要派出人來嚷嚷:『誰家的點跟網路有我多!』 弄不好一個圖利特定人士的大帽子就往頭上飛過來 最後東想西想可能還是派人看政論節目跟PTT,然後作共筆給吳敦義還乾脆一點.... 我對這個新聞感興趣的是,好阿你說你有看政論節目看PTT 那這兩地方往往都是有些不甚正確的說法 怎就不見你新聞局還是哪個發言人出來強力反擊..... 是你花120萬換來的『民意共筆』亂作一通?還是你政府不管誰管發言的單純就懶? 你起碼也每週一記者會的專門對外回應這些問題 (週五應該是個不錯的日子,回應完可以專心收集一下兩天的"民意"反應) 開記者會時點名誰誰或哪個id在那邊發表過什麼言論,正確在哪,錯在哪 點名是必要的,不然你是紮稻草人嗎? (不過這會不會被叫做白色恐怖、威權復辟呢XDD) 這樣才叫做回應媒體言論,必要時拍桌罵個e04肯定又更對某些人的口味 結果我們沒看到政府方面有在作這件事 請問一下你120萬的共筆是都拿去壓泡麵碗了嗎? : 楊部長雖然老昏 不過反應頗快 : 這剛好是他領域的東西 他滿有興趣的.... : 另外我也建議過國民黨智庫應該建議網路智庫 : 也就是由國民黨智庫公開設立討論區 : 然後由網路上面各方意見直接發表 : 但是有別於一般吵架用的地方 : 這個討論區的文章是會被監看、篩選的 : 有提出可行方案的意見 發文者將會被通知該文章將會被整理彙報 : 並且跟DHL 的系統一樣 你的文章會層層上報 而且要主管機關負責人簽章 : 會讓你確實的知道哪些應該要負責的官員確實的看過你的建議案 : 同時間也可以找到更多專業人士 : 在未來相關議題需要開討論會議的時候 就有了邀請名單了 我記得國民黨有自己的類似智庫組織:叫做『國家政策基金會』什麼的 要專業意見專業人士的話似乎這邊找行了 弄個討論區,您說這是有別一般吵架用的地方 但參考到前面講的機構效應or李鴻鈞的意見,那肯定就是會變成吵架用的地方 或者反向自動"篩選"變成取暖用的地方,那也沒什麼好處 東想西想,還是派人看政論節目跟PTT乾脆一點.... : slow跟我討論過影子政府跟我這個主張的智庫系統的關係 : 不過由於這個東西只有執政黨做了有意義(在野黨有再多的提案也沒用) : 所以我期待如果民進黨政府可以上台 : 影子政府的概念可以把我的這個想法實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3.121.193 ※ 編輯: roxinnccu 來自: 114.43.121.193 (03/10 10:15) ※ 編輯: roxinnccu 來自: 114.43.121.193 (03/10 10:51)

03/10 11:10, , 1F
研考是監督提升公務人員效率的單位 本來就不
03/10 11:10, 1F

03/10 11:11, , 2F
是為了收集名意,相較之下政風或公關比較像是
03/10 11:11, 2F

03/10 11:12, , 3F
接收民意的單位,研究會的工作像是電子化、進
03/10 11:12, 3F

03/10 11:13, , 4F
修 這類的;更何況民意本來就不專業,對一般
03/10 11:13, 4F

03/10 11:13, , 5F
事務官來說,「看報紙」或許就已經是很有經濟
03/10 11:13, 5F

03/10 11:14, , 6F
效益的民情掌握方式了吧...
03/10 11:14, 6F

03/10 11:14, , 7F
其實是過去幾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選舉,所以才
03/10 11:14, 7F

03/10 11:15, , 8F
讓青輔會、研考會 這些單位負責收集民情
03/10 11:15, 8F

03/10 11:16, , 9F
不然的話,人民其實不大了解公務公文的運作
03/10 11:16, 9F

03/10 11:16, , 10F
民意和研考會的關係只有確立改善方向而已
03/10 11:16, 10F

01/02 11:00, 5年前 , 11F
不然的話,人民其實不大 https://muxiv.com
01/02 11:00, 11F
文章代碼(AID): #1BblnanE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blnanE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