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高學費真的好嗎?

看板politics作者 (修業中的魔術師)時間20年前 (2004/04/14 02: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首先,我先講,我無意說教改不好,或是說什麼的 我只說,教育在我國現在有哪些問題 我們有哪些隱憂,以及應該怎麼做 你要冠上的什麼教改未完成,或是二次教改或是什麼的都行 但是現在走的教育改革路徑,的確會產生某些弊病不是嗎? 十年下來,執行配套做不好,問題出更多! ※ 引述《gamer (^^)》之銘言: : ※ 引述《spyro (^_^)》之銘言: : : 我不知道你幾年次的,如果你是前幾年或是這幾年畢業生 : : 當你發現你用功四年,外界認為你的學歷一文不值,那你投資有效果嗎? : : 你努力分析基本面、投資基本盤,結果還是因為內部訊息不足 : : 結果還是被套牢,那你心情感覺如何? : : 更慘的是,現在,其他的基本面好像都不好,說會賺得就只有進大學 : 事實上,大學生學的東西的確不足以幫助你就業, : 很多還是要進入職場,才開始培育的, : 但是大學生眼高於頂,自認為自己的學歷高不肯屈就的人不在少數, : 在你把眼光放在自己的那張文憑上時, : 轉個角度,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才能。 我不知道你以怎樣的角度來說這些 但是我只是想說,並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很混 相對的來說,甚至比起65~70年的學生來說, 這幾年的學生還比較願意低就,而且學習動機比較強 (或者應該跟五年級生比,畢竟他們剛進入就業市場時,那時景氣正好) 畢竟大環境不好,讓學生也有危機意識 說實話,以前我就認為,念醫學院,好好念,出來好好執業,不用管什麼理財 只要你的專業顧好,是不愁吃穿的 現在也不完全這麼想了,專業要顧,也要懂得個人財務管理 這是社會造成的 : : 請問一下,大家仔細回頭想想,教改到底改了什麼 : : 或是問要改成什麼? : : 快樂學習,大家都有大學念,那就是大學變得不值錢咩 : 這並不是教改的本意。 : 教改的本意是適性發展,讓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管道。 : 廣設大學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 但是不可否認這點有執行上的暇疵, : 沒有經過完善的規劃,設立有自我特色的國立大學,造成教學素質參差不齊。 : 加上社會價值觀錯誤,認為只有念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 : 每個人都只想考進大學,卻不去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 : 進大學浪費四年光陰,畢業後無一技之長,變成高學歷失業人口。 : 這主是要社會問題,不全然是教改問題。 這是教改問題阿!你廣設大學是哪一個部門作的? 而且你廣設大學是從哪裡來的,是就原有技職教育或專業學院升上來的 當初教改為什麼不改變技職系統給人的既定印象 而朝培養專業職人的角度, 為什麼大家不去思考自己適不適合?胡扯一場的, 你現在不把其他的教育弄好,誰會想選 現在還有誰注意四技二專,招生人數每年減少多少你知道嗎? 是教育單位把升學路途單一化了吧! 不要全部都只講是社會問題,都是大家價值觀不對 這樣子太空泛,也太過於牽強 你施政的時候本來就要考慮國情,本來就要考慮大家的價值觀 甚至努力去讓大家改變價值觀!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在每個人都只想考進大學 是不是因為別條路更爛??? 別說這不是教改的問題,我不知道這是教改是那個部門的 可是這的確是教育單位應該負責的問題 : : 接受良好教育的國民,難道不是國家的資產嗎? : : 而政府應該對於教育品質就不需要負責任? : 並沒有政府不需要負責這種說法。 : 但是將教育改革非短時間能夠看出成果,現在議論教改之成敗未免太早。 我沒有要論成敗,而是問題已經出來,路線有些錯誤 請問一下,你要繼續嗎?教育改革非短時間看出成果我承認 我也認為以前的聯考制度並非沒有問題,也並非完美 而是我點出了很多問題,而且繼續這樣子的教育模式 或是改成一堆欠考慮周詳的模式,台灣會有更多的問題........... 現今教育並非沒有優點,只是問題不少 : : 這些覺得喊說回歸聯考教育滿懷憂心然後講教改的方向沒有錯的人, : : 我想請問一下,教改的方向是什麼 : : 當然,我覺得聯考取士不完全正確 : : 可是之前的教育制度完全不可取嗎? : : 起碼有一個方向是對的,因材施教 : : 以前不管放牛班的人怎麼被斜眼對待,當然那是不對的 : : 但是還是有因材施教的理念在 : : 不愛唸書的去念職校學點工夫 : : 想要走好一點的專業的去念專科學校 : : 想要被叫知識份子,就去念高中考大學 : : 有些家長懷念聯考,是因為他們覺得升學方式簡單明確 : : 還有,其實古時候並不是每個人的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念大學的 : : 而有時會看自己孩子不會唸書,就讓他去念職校學點工夫算了 : : 現在哩?我身為一個家教老師,其實算是教改制度下的受益者 : : 學生不算少,收不不算低,大家覺得以前是填鴨的教育制度 : : 我還覺得,現在的教育情況更填鴨,而且填的是更多雜七雜八的鴨! : : 一大堆神奇的才藝班,而且現在補習更嚴重,以前不補自己念還可以 : : 現在,要自己整理自己念,還能比別人出色,難... : 這樣的問題是教改造成的嗎? : 先探討學生補習的原因, :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自己有心加強,就是家長強迫的。 : 國中小學,絕大多數是家長逼迫, : 這是家長將本身的價值觀強加在小孩身上, : 認為只有念高中才會有前途,認為不補習就不會有好成績。 這念高中才會有前途是不是教育環境造成? 現在的社會風氣有比較多元一點 職業無貴賤,大家會認為各種職業都不錯 可是同一時間,我們的教育有沒有配合? 還是盲目的認為,家長們都認為念大學好 我們在放寬大學之門.......... : 如此看來,補習越來越嚴重的成因大多是家長造成的,家長觀念不改,這點就難以改善。 : 再來,不補習自己念不念的起來? 不要動不動就怪家長,自己去看課本就知道了 (本人是教自然科的,社會科學怎樣我無法提供好的意見) 課本變彩色了,感覺好像要生活化,可是很多東西語焉不詳 很多單元之前沒有次序性,學生根本無法將前後串連 這還可以區分, 國中教育方面,各版本之間,章節內容不一樣,順序也不一樣 學生在唸的時候,有時候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以南一版數學為例,在一上提到圖形時,很多的計算會應用到 全等的觀念,可是到一下的版本才有章節專篇提到圖形相似跟全等 你要怎麼教?很多人都碼先教,可是又會批評年紀這麼小就教這麼難的東西之類的 舉具體一點,角度判斷時,一大堆角度相等的應用 實際上是必須交代的,平行線為什麼內錯角相等 為什麼對頂角相等,什麼的, 其實是需要教的,可是現在課本是前面就有這樣子的題目 後頭才有章節告訴你這些性質 版本錯綜複雜本來就是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各版本其實良莠不齊 而且各個次序都不一樣,翰林、康軒跟南一,內容完全不同 我提到的南一版數學在各版本數學中,教材還算是好的了 這我們還沒有考慮另一個問題,學校也會換課本 或是孩子轉學,他們的學習上,會不會造成其他的障礙 而且,講難聽一點,這些課本會不會是急就章的出來,品質會不會有問題 我舉個例,下學期要用的書,到過年前都還沒有出來 是不是因為還沒有編好哩 高中部分,由於是一綱多本的關係,所以問題小一點 可是各版本之間,譯名不同,定理解釋也不一樣,單位也用不一樣的 還是有很多問題。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去看各版本高中電子學就懂了 同樣三極體的操作模式,龍騰叫順作用區 三民叫順向活性區,南一叫主動區,翰林叫正常區,大同版叫做線性區 別說學生會混亂了,老師也會混亂 我最後教的時候,就只好用原文教forward active : 現在的教科書編輯比以前國立編譯館的「一本」要來生動簡單多了, 你確定真的簡單嗎?還是有些東西只告訴你結果卻把原因略之不提哩 教的時候,希望學生只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 結果是,學生背其然,最後連學生都忘記其所然 教學方法中,點狀記憶效果一定最差的 需要將各個學問link起來,學生的綜合學習表現才會好 你覺得現在的課本有嗎?我不覺得 所以為什麼補習興盛,因為很多補習班老師看準這點 把這些點好好的去整理,串連起來教給學生 不過現在補習班也難交,還得各版本的學生不同時間上 你真的覺得只提開放教科書,卻沒有做好措施 弊端沒有出來嗎? : 如果只是要了解課本的內容,又怎麼可能「念不起來」呢? : 可是現在的教育觀念,往往以考試成績來當作評斷, : 加上學校考試往往死板難有變化, : 很多學生不適應,學校成績不佳, : 就被認定是笨、不用功、壞學生 不要老是怪學校、怪老師,卻從不怪是不是自己政策有漏失 讓原有的教育理念無法完成 很多執行制度,說不定連教育機構本身都弄不清楚 : 卻忘了考試的本質在於檢討,而不是評斷。 : 這樣的教育觀念是十幾年前的那一套,足可見過去教育之成功,深入人心。 : 但也反映出,一套教育改革要看出成效,最少也要經過十幾年的時間, : 以下恕刪。 請問你如何評估其成效,講一堆空泛的話 你說的看到成效打算怎麼評估 照你這種講法,一種治療方法要看出成效,也要十幾年的時間阿 那之前我們怎麼評估這可不可以用?還是都不要用? 你們要扯什麼教改名詞都行,不要以為我只在說教改不好 而是現在執行起來,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 這些問題是配套程序不足也好,是政策落實問題也好 是教育機構只待在象牙塔,卻從不考慮現實情形也好 我只是想老實講,現在的教育,有很多問題, 我只希望,我們國家,能夠辦好教育 -- 學歷證明你的過去,實力保障你的未來 如果還活於過去的時空,未來自然也就看不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95.126
文章代碼(AID): #10V3Rj-g (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0V3Rj-g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