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小說"一辭的由來

看板novel作者 (哈哈鬼)時間19年前 (2005/01/15 21: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dinosaur803 (在清晨呼吸你的恩典)》之銘言: : ※ 引述《Jay1 (哈哈鬼)》之銘言: : : 就中國文學史來看 : : 小說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 : : "飾小說以干縣令 其於大達亦遠矣" : : 這邊的小說是不合大道的瑣碎言論 : : 雖然和後世小說定義不同 : : 但"小"字 偏斜 細碎 的涵義有傳用下來 : : 到了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到 : : "小說家者流 蓋出於稗官 街談巷語 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 : 這就已經比較接近中國傳統小說的定義了 : : 以"小"字來看就可以知道小說在中國古代是屬於俗文學 : : 地位比較低落的 : 哇哇 謝謝你們的回答阿 : 不過我都聽說 最難創作的文學是小說 最具藝術價值的也是小說 影響力最大的也是 : 連我們學校文學獎 小說創作的獎金也是最高的 而散文與新詩同高 : 這麼說 是代表後來小說的地位提高了嗎? 現在還是被認為是俗文學嗎? : 其實我對"俗"文學的定義很迷惘 : 李喬說 以人物為主創造情節是純文藝小說 以情節為主創造人物是通俗小說 時代不同了 對於文學俗或不俗的定義也不能用前人的說法來判斷 為何傳統中國文學有雅俗之分呢 那是因為教育程度差距很大 一般平民並沒有什麼接觸教育的機會 所以他們創造出來的作品自然是不如讀書人的用詞高雅 於是就被認為是俗文學了 另外就是早期的文學也有階級的不同 就像紅樓夢裡面林黛玉引用了幾句戲曲裡面的詞 就好像是讀了什麼不該讀的書一樣 顯示一直到清朝 文學的作品都還是有主觀的高下存在的 但時至今日 除了特定人對特定作品有著歧視(像老師家長對於言情小說) 事實上沒有一樣文學創作是可以被量化比較的 言情小說粗俗 大學教授還不一定寫得出來哩 : 那如果構思時相輔相承 兩者並重 到底怎麼知道自己的作品算純還算俗阿? : 我猜李喬的意思是 應該要讓人物的性格活出來 不應該為了情節轉折而使人物性格去配合 : 但我總覺得 人物是我們構思的 如果表達一個主題需要某種人物 而創作出那樣的人物 : 情節的流轉完全順乎人物性格 也清楚了表達主題 這樣是以情節為主沒錯 : 但也沒強迫人物改變性格 而是天生就被設定為這樣的性格 : 這樣 是算俗文學或是純文學呢? 俗文學應該是抱含在純文學裡面的 事實上我不知道何謂"不純的文學" 畢竟不管主題為何 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有他要表現的思想 金庸小說除了武俠情節還包含了大江南北的風土民情 黃春明的小說用詞貼近台灣本土主要在紀錄土地隨著時代的變遷 那不純的文學他在文字思想以外還有什麼表達的重點嗎 : 比如像金庸 他的內容情節是以人物為主 (我的主觀感受啦) : 對人物的刻劃極深 比如郭靖 從小到大遇見各樣的事 價值觀與愛情觀逐漸確立 深刻入裡 : 但是從來都聽說他的內容是通俗小說 甚至還在爭議他到底算不算文學 : 或許這對文學創作來說不是很重要的問題 但對一個作家的評價來說 卻是重要的吧 : 呵呵... 能不能請大家幫忙舉個例子... 教教我這菜鳥吧 : 嗯.. 棋王算是純文學嗎 人獸鬼呢...? 金庸的作品當然是文學 我倒沒有聽說過不把他當作文學一部份的說法 歡迎聽說過的人提出來一起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53.20
文章代碼(AID): #11wI23xp (nove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1wI23xp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