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討論] 優質的自由時報...

看板media-chaos作者 (Wayne Su)時間18年前 (2006/05/23 01: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6 (看更多)
※ 引述《einstean (台北捷運世界一流)》之銘言: : 推 mstar:e 板友如此言之鑿鑿地斷定該報是假新聞,想必手中一定握有如 05/23 00:29 : → mstar:山鐵證,可否讓我等見識見識呢? 還是只是隨口說說啊? 05/23 00:29 : → mstar:是因該記者有許多造假前科而推論呢,還是閣下掌握了反證? 05/23 00:31 : 我的邏輯判斷方式是科學上最普遍使用的判斷方式:無法去檢驗其真偽的東西為假。 : 當我們讀過這兩篇新聞之後,我們會發現幾乎沒辦法檢驗這兩篇新聞的真偽,因為 : 被指控的人不是否認,不然就是連指控的人是誰都不知道,偏偏文章的內容大部分 : 又都是消息來源轉述被指控的人所做的行為或是所講的話,然後消息來源是誰新聞 : 又不寫,所以我們根本沒辦法去查證。 : 既然我們沒辦法去檢驗這兩篇新聞的真偽,那麼這兩篇新聞就是假新聞,這是依照 : 科學上的邏輯判斷所得出的必然結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8%B4%E8%AB%B8%E7%84%A1%E7%9F%A5 訴諸無知(英語:argument from ignorance,或 argumentum ad ignorantiam 或 argument by lack of imagination)是一種邏輯謬誤。人們斷定一件事物是正確, 只是因為它未被證明是錯誤,或斷定一件事物是錯誤,只因為它未被證明是正確, 都屬訴諸無知。 兩種最常見的訴諸無知的方式,可以概括如下: * 某件事未被解釋(或未被明確解釋),所以它不是真實的。 * 因為一個假設沒有足夠的證據被證實,所以另一個假設是正確的。 科學哲學有一句諺語:「缺乏證據不是證偽的證據。」同樣地,一個假設缺乏證據, 也不能被當作令一假設的證據。當說話者訴諸無知時,通常會一廂情願地把一件事斷 定為錯誤或難以置信,然後以這個認知上的隔閡,作為他堅持的另一事物的「證據」。 -- Sincerely, 日本自助旅行紀錄 Wayne Su http://mstar.myweb.hinet.net/JPtour 2006 九月 歐亞大陸鐵路橫貫之旅 「籌備中」 香港~北京~(蒙古)~莫斯科~(華沙)~柏林~科隆or慕尼黑~蘇黎世蒙投日內瓦 ~馬賽~摩納哥~威尼斯~米蘭~提拉諾~列支敦士登~琉森~伯恩~巴黎~倫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5.178 ※ 編輯: mstar 來自: 61.229.25.178 (05/23 02:03)
文章代碼(AID): #14SVc8wu (media-chao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4SVc8wu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