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夫妻之間一定要給看訊息嗎?

看板marriage作者 (靜心)時間7年前 (2017/06/24 16:40), 7年前編輯推噓33(352101)
留言138則, 4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我常在台灣遇到會查另一半手機等通訊的個案(意指都是查對方者有自覺,主動前來求 助),或許可以分享我這幾年的觀察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1.是文化嗎: 聽著我的這些個案們在談他們周遭的女性朋友也都如此時,我最近在思考是否某種程 度和文化有關....就我個人在美國接案的工作經驗,印象中並未遇到會查對方手機的 個案前來,或是被查者的另一半前來求助,生活中和美國男的對話瞭解裡,也表示他 們的前女友們/另一半不會做這件事。(在此單指我個人的經驗,非指全美國人皆是) 但是我在台灣的這幾年,不管是遇到青少年或成人,較會遇到有這類議題的個案,其 實男女都有,但是比例是1:10,通常會來求助者,我都覺已很棒了,因為他們有意識 到(可能)是自己有議題,有些是被分手後來,有些是每次被分手原因都一樣、不希 望新戀情再重蹈覆徹,有些是目前和另一半為此吵的不可開交。 我用文化一詞做思考,也非泛指全台灣人都會查人手機,而是若美國伴侶說 "這是我/ 對方的隱私",在台灣可能會有一個聲音是 "有什麼不能給看的?我的女生朋友也都是 這麼做,有隱私就是有鬼",也因此,我認為會連結到下一點的議題。 2.界線: 若有看過我寫的前幾篇文章者,可能已聽過我稍為提到界線的概念。我在原po的推文 裡看到有人說 "都是夫妻了,為什麼不能看?"那同樣的類比,我想問,若男人今天 想摸太太的身體或想發生關係,卻被太太拒絶,男人可以說 "都是夫妻了,為什麼不 能摸、不能做嗎?"所以【現在不讓我摸、不和我做就是不愛我、就是有鬼】,這論 點會被接受嗎? 不管男女,都有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而且較常被倡導應被尊重與溝通,但似乎在對 自己個人空間的自主權(交友、思緒、休閒裡)提出想被尊重時,較易被另一方【解 讀】為一定有鬼、有問題、不允許,甚至視自己侵犯對方想要的尊重為 "理所當然"。 重點在,覺得隱私或尊重被剝奪者的另一半,不覺得他們在剝奪,因為他們的朋友、 同儕或網路等周遭,可能不少人都這麼做,於是,當自己也這麼做時,並無問題, 是有異議的另一半才有問題。於是,這樣的解讀者,就忽略了下面這一點。 3.感情模式裡沒有一定: 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的不同與獨一無二,所以當兩人在關係裡磨合時,若做某事件 可以被接受,或某個行為舉措雙方ok, 那就只代表【雙方】ok,不等於【全世界的人】 都ok。而那是否ok的背後,就是反映了【兩人】的價值觀與溝通的結果(法律議題除 外),但不等於【其他人】的價值觀,也不代表【其他人】應被要求直接套用,或若 沒有效法或套用,就一定是對方的錯或有問題。 在感情關係裡,我常看到其中一方或雙方很容易用【自己的主觀解讀】來【定義對方 的行為】,然後會很快的下一個結論或對對方貼上標籤,這會很容易造成衝突與彼此 的不快,其中的主因如下一點。 4.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ion): 認知是指思考上的扭曲,而且非事實,也是自動思考化的一種,既然是自動化的思考, 代表思緒的反應是直接無意識的,要自我覺察較不易。其特徵有很多點,到時大家 google關鍵字自會找到介紹,例如極端化、過度類化、個人化(take it personally)、 誇大淡化等等。也可參考這裡: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047?tnl_source=fb 我用原po文中描述的內容作為例子—    : 原本想說我跟版眾一樣做人躺蛋蛋要上繳了,突然覺得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似曾相似: : 就是交往期間他查我FB,發現有個女性友人跟我黏在一起拍的照片後,大發飆。 : 這名友人是大學社團認識的,結識9年後才認識太座,但太座當時只覺得我跟她一定                           ^^^^ ^^^^^^^^^^^^^^^^          : 有鬼,直喊殺!於是乎只好盡量減少跟她,還有共同朋友的聯絡,但也埋下了不信任 ^^^^ ^^^^^^^^^^^^^^ : 的種子,本人自始至終都只能喊冤喊到漸漸沒了聲音。 ^^^^^^ 原po太太看到一張他過去和女性友人合照的照片,然後直接連結【一定】有鬼(認知), 所以這麼想後,(情緒)一定會受影響,(行為)就是要求男方要切斷聯絡,並且一直 對男方不信任。 當太太用【一定】一詞時,代表一定是100%,既然如此,那應該要有證據,證明先生和 這位女性友人真的有鬼,但是我相信若先生請太太提出唯一一張照片以外的【證據】, 太太應該是會啞口無言。 沒有全然的事實證據,就用【一定】去解讀自己看到的事件,這就是認知扭曲的一種。 它的影響有哪些?來看先生怎麼說— : 興許是對此事不滿,但濃濃的不信任真讓人不愉快,況且又是在這節骨眼。            ^^^^^^^^^^^^^^^^^^^^^^^^    : 我:你知不知道她是誰?之前她還有幫我們從日本帶布偶回來耶!人家早就結婚生了 ^^^^^^^^^^^^^^^^^^^^^^^^^^^^^^^^^^ ^^^^^^^^^^^^^^^^ : 兩個小孩了,我跟她沒什麼關係。 ^^^^^^^^^^ ^^^^^^^^^^^^^^^^ : 我:所以你是要表現你的不信任嗎? : 妻:對啦!(聽到當下無語) 先生除了提出事實表示這女性朋友為他們夫妻倆做的事和女性朋友目前的婚姻背景等事, 太太完全忽略先生說的話,並堅信自己幾年前認為的【一定】。 倘若是在沒有足夠證據的情形下,因為自己對一張照片的解讀,而認為自己所想的 【一定】是【事實】,那麼,太太的不信任,其實是來自於自己在認知解讀上的扭曲, 而非代表先生【一定】與這位女性友人有做了任何不可告人的事。 但在這個例子裡,當太太對先生產生了不信任時,似乎就變成了【是先生的錯】,甚至 太太可能只認為要檢討的一方是先生。 為何有時不管先生做再多(減少和異性的互動、斷聯共同朋友或通訊軟體已都開放密碼 可以自由互看了),太太還是會不信任呢?因為她自始至終的堅信【一定有鬼】的信念 從未改變啊,所以不管先生提供再多的事實,都無法動搖太太,因為當她認知扭曲、並 不知這是扭曲時,只會深信【自己所認為的】,而非客觀的事實。 類似這樣的案例,我遇到不少,我會跟原po說,你想靠自己解決,可能有困難,因為你 是不被信任的當事人,所以你的做法或說法,較難被接受或傾聽理解,反而由第三方的 專業者協助,比較可以幫她探索一些議題,或她較願揭露內在的一些思緒。 5.雙方的覺察與溝通方式: 若當事人的不安,只來自於目前的感情對象,過去交往時都不會想查別人,那代表雙方 在互動、溝通與信任上,是可以一起努力的;但若當事人的不安,是和任何對象交往都 想查,而且查了後會限制對方的交友、甚至造成更多溝通誤解上的衝突,那我認為這就 不是對方做好報備、手機給看就能解決的事,當事人需要尋求諮商協助,才能協助你/妳 探索一些影響自己很深、卻不被你/妳發現的議題。 就原po的例子,因訊息不夠多,我無法得知你們平常的溝通模式為何,但若你們倆靜下 來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問你太太,是什麼原因讓她那天一定要看你的手機? (不要用為什麼做開頭問句),看看你太太願否思考你的問題,倘若她仍不願思考,只 是一昧的認為【我就是要看】,那我想你要根本解決此議題會較難,讓她跟心理師談談 吧(若她想瞭解自己的話)。 : 想請教一下,到底我做錯什麼了嗎?為什麼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我可以理解不被信任者的感受,而這種不被信任又不被尊重的感覺,其實在兩人關係裡 是很大的傷害,有時不一定是你本人做錯了什麼,甚至你若覺能做該透明的都做了,還 是不被信任、不被尊重,久了就會感覺到疲累,這對關係很耗能。 有人說,手機給看久了,對方就不會再看了,這其實不盡然,因為每個查勤者的背後原 因都不同(晤談後,有人發現原來是原生家庭影響;有人是沒自信的議題;有人是控制 欲;有人是不安全感;有人甚至不知為何要這麼做,但就是這樣堅持做了很多年等等)。 倘若,查勤者的議題是來自於深層的內在,那麼另一半做再多的努力(斷絶和異性互動, 每天報備、有問必答)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我認為沒有信任的關係其實很不健康, 唯有查勤者有自覺願意求助、或另一半願意協助其求助,找到問題根源,才有可能讓兩 人的關係長久、並健康的持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2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498293618.A.C8B.html

06/24 17:04, , 1F
同意這篇 再親密也要尊重對方跟拉出一些界線
06/24 17:04, 1F

06/24 17:24, , 2F
大推阿!每個情緒動機的背後都是有原因的,不能一言以蔽之
06/24 17:24, 2F

06/24 17:59, , 3F
可是我看美國的影片 很多都會提到查手機 不知道你所提的文
06/24 17:59, 3F

06/24 17:59, , 4F
化差異是哪裡來的
06/24 17:59, 4F

06/24 18:11, , 5F
06/24 18:11, 5F

06/24 18:14, , 6F
如果單純就文章來看,文化造成較注重個人隱私,是不是也是
06/24 18:14, 6F

06/24 18:14, , 7F
這種文化造成離婚率較高?
06/24 18:14, 7F

06/24 18:32, , 8F
世界離婚率最高的國家好像是美國耶
06/24 18:32, 8F

06/24 18:38, , 9F
不解樓上兩位的邏輯 此篇提及的文化和查手機一事 與離婚率的
06/24 18:38, 9F

06/24 18:39, , 10F
關聯性可以成為因果推論?那你們知道台灣離婚率也是亞洲最高嗎
06/24 18:39, 10F

06/24 18:40, , 11F
離婚率的高低 需更多因素集結探討 而非因單一文化作歸因吧
06/24 18:40, 11F

06/24 18:40, , 12F
如果雙方都認同完全透明化 那算是我們有問題但沒自覺嗎?
06/24 18:40, 12F

06/24 18:40, , 13F
很好奇以專業的眼光來看這種關係 是不對的嗎
06/24 18:40, 13F

06/24 18:41, , 14F
文中的第3點已回答樓上的問題了
06/24 18:41, 14F

06/24 18:47, , 15F
雙方都認同的話那表示你們對個人自由的界線也有共識,兩個人
06/24 18:47, 15F

06/24 18:47, , 16F
都講好自然沒問題啊!
06/24 18:47, 16F

06/24 18:49, , 17F
06/24 18:49, 17F

06/24 18:58, , 18F
我用的是疑問句喔! 我也不肯定啊... 我一直很好奇,夫妻保有
06/24 18:58, 18F

06/24 18:58, , 19F
自己的空間不允許對方踏入,又或著對方想踏入任何空間都ok,
06/24 18:58, 19F

06/24 18:59, , 20F
那一種婚姻比較容易走得長久? 當然每個人都不同,但如果有大
06/24 18:59, 20F

06/24 18:59, , 21F
規模的調查那就太好了。
06/24 18:59, 21F

06/24 19:02, , 22F
其實我覺第3點可回答樓上的問題 重點在雙方的共識 今天把不能
06/24 19:02, 22F

06/24 19:04, , 23F
踏入自己空間 換成金錢觀等差異 重點不在不同 而是雙方共識吧
06/24 19:04, 23F

06/24 19:14, , 24F
其實沒有回答到問題,雙方的共識會隨著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06/24 19:14, 24F

06/24 19:14, , 25F
我後來想一想,如果把問題簡化成隨著智慧型手機跟通訊軟體的
06/24 19:14, 25F

06/24 19:14, , 26F
普及,會不會造成離婚率的上升呢??
06/24 19:14, 26F

06/24 19:16, , 27F
06/24 19:16, 27F

06/24 19:25, , 28F
"雙方的共識會隨著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完全不解此句的邏輯 你可
06/24 19:25, 28F

06/24 19:26, , 29F
以詳述嗎?我的第3點已說明雙方的共識和兩人文化不同有何衝突
06/24 19:26, 29F

06/24 19:26, , 30F
不同的文化,會讓雙方容易傾向的共識不同,這樣子形容對嗎?
06/24 19:26, 30F

06/24 19:27, , 31F
西方的文化,讓他們容易傾向保留個人的隱私,視為理所當然,
06/24 19:27, 31F

06/24 19:27, , 32F
所以比較不會有你所說的查手機的事,東方則反之....
06/24 19:27, 32F

06/24 19:29, , 33F
離婚率上升我已說不能單一歸因 所以無法回答你的問題簡化..
06/24 19:29, 33F

06/24 19:30, , 34F
所以看起來你的解讀有誤 我講的雙方是兩個人 不是兩個國家 來
06/24 19:30, 34F

06/24 19:31, , 35F
照這樣子的邏輯,大概只有在實驗室裡才能只改變單一變數吧?
06/24 19:31, 35F

06/24 19:31, , 36F
自同個國家/文化者 兩人也會有不同的觀念;反之不同國家/文化
06/24 19:31, 36F

06/24 19:32, , 37F
的伴侶 也可能有相似觀念或看法 重點不在一開始的同與不同 而
06/24 19:32, 37F

06/24 19:32, , 38F
我的解讀應該沒有錯,來自同樣國家的兩個人,的確有可能有不
06/24 19:32, 38F

06/24 19:33, , 39F
同的觀念。 但如舉台灣跟美國好了,在台灣的夫妻,跟美國的夫
06/24 19:33, 39F
還有 62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6/25 07:38, , 102F
不覺台灣人比較幼稚 而是儒學教育失敗
06/25 07:38, 102F

06/25 07:39, , 103F
人大抵是差不多的 而是文化底蘊形塑的社會太爛
06/25 07:39, 103F

06/25 07:41, , 104F
比方說洪蘭放在歐美文化下早爛掉了 還可放聲教教養 XD
06/25 07:41, 104F

06/25 08:39, , 105F
06/25 08:39, 105F

06/25 10:31, , 106F
你在寫論文嗎?
06/25 10:31, 106F

06/25 10:42, , 107F
推,奇怪第一段完全在講文化差異,沒說孰優孰劣啊
06/25 10:42, 107F

06/25 13:37, , 108F
我通常會說對自己沒自信的女人才會老是查勤看手機
06/25 13:37, 108F

06/25 18:22, , 109F
06/25 18:22, 109F

06/25 23:12, , 110F
你可以去看一下完美陌生人這部電影
06/25 23:12, 110F

06/26 00:28, , 111F
請教U大,文中提到"不要用為什麼做開頭問句",原因為何呢?
06/26 00:28, 111F

06/26 00:29, , 112F
例如,"為什麼你那天一定要看我的手機呢?"。這樣的問法,
06/26 00:29, 112F

06/26 00:29, , 113F
會有甚麼負效果呢?
06/26 00:29, 113F
其實你問了一個好問題,也有看到我留心下寫的註明 :)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可以感受我以下問的兩個句字,看看被問者的你,感覺如何? A:"為什麼你一定要上ptt呢?" B:"是什麼原因讓你想上ptt呢?" 你可以把感覺寫在推文裡,或許你會有答案(我也可以最後再解答)

06/26 00:48, , 114F
會不會變成質疑對方,而不是想理解原因?
06/26 00:48, 114F

06/26 02:30, , 115F
做了幾十年的史蛋福監獄實驗 國民性格有趣也是應該的
06/26 02:30, 115F

06/26 02:35, , 116F
看不懂樓上想表達什麼 完全不知所云
06/26 02:35, 116F

06/26 05:13, , 117F
看不懂也無所謂 廠
06/26 05:13, 117F

06/26 12:54, , 118F
今天正常上班,上面D大幫我問了,為什麼給人質疑感,什麼
06/26 12:54, 118F

06/26 12:55, , 119F
原因比較有瞭解的感覺
06/26 12:55, 119F

06/26 13:04, , 120F
請用媳婦版邏輯思考問題
06/26 13:04, 120F

06/26 17:50, , 121F
06/26 17:50, 121F

06/26 19:32, , 122F
感謝U大回應. 細想的話,為什麼的"質疑性"好像強了一些?
06/26 19:32, 122F

06/26 19:32, , 123F
但是我無法再細分出從"為什麼"到"什麼原因"之間的語詞情
06/26 19:32, 123F

06/26 19:32, , 124F
緒差異為何,能否請教您這中間的語詞到情緒之間的轉折呢?
06/26 19:32, 124F

06/26 19:32, , 125F
會想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個,一: 根據U大的說法,
06/26 19:32, 125F

06/26 19:32, , 126F
多數人接受到'為什麼',會感到較不舒服. 但以我為例(工程師
06/26 19:32, 126F

06/26 19:32, , 127F
背景), 邏輯上會把這兩種用法視為全等. 這是因為我對言語
06/26 19:32, 127F

06/26 19:32, , 128F
的敏感度較弱嗎? 二: 用英文溝通的話,也需要區分這兩種
06/26 19:32, 128F

06/26 19:32, , 129F
表達方式嗎?例如,"為什麼"用why表示的話,"什麼原因"要
06/26 19:32, 129F

06/26 19:32, , 130F
改用 for what reason之類的呢?
06/26 19:32, 130F
你的問題,應該是先問你自己,當你被質疑時,你感覺如何?當你的主管或另一半問你, "為什麼你剛剛沒接電話?" "為什麼你請假沒和我說?"你覺得你自己會有什麼反應和 情緒?這種當下思緒反應都是很直接的,一般人聽了會防衛或覺被誤解等等,我不認為 你聽了會舒服;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是用邏輯去分析句意的,所以表達上,除了用詞 的表達,口氣和態度當然也很重要。 若在英文裡,我們不用for what reason, 而是what。例如:"What made you not answer the phone?What made you get on PTT?"(搭配溫和好奇或想瞭解的口氣)盡量不用why. 我會分享這個,是我們專業上與個案間的晤談都會留意,不管在中文或英文,都會盡量 避免用為什麼(why)做問句開頭。 【說話】的目的是使聽者聽起來感覺舒服,而不是防衛或感覺差,即使想表達的意思一 樣,但就只是裡面的用詞和口氣不同,就會使聽者感覺很不同,而一旦聽者感覺差,即 使你個人覺得你問了一個很合理的問題,也會使聽者因感受不好,而回話的口氣也跟著 不好,若你因此只看到對方的回話口氣不好、或覺莫名,你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話是 否也讓對方聽了不舒服(或是讓對方解讀起來,覺得是被質問、被責備、被誤解等等), 因此口角和衝突就容易出現,最後會發現,讓兩人爭吵的,不是講話的 "內容" 本身, 而是 "表達方式"。 這類的例子在婚姻版多的是,看看下面文章有人提到和另一半在車上的口角就是其一。 希望我上面的說明有解惑你的疑問,若仍不解可以再提出沒關係。

06/27 01:36, , 131F
認同
06/27 01:36, 131F
※ 編輯: UYC (114.39.216.153), 06/27/2017 02:54:48

06/27 19:31, , 132F
為什麼 跟 什麼原因 前者主詞是受話的對方 後者主
06/27 19:31, 132F

06/27 19:31, , 133F
詞是他者 我想主詞是受話方是否感到被質疑的關鍵
06/27 19:31, 133F

06/28 00:35, , 134F
推這篇很受用
06/28 00:35, 134F

06/28 00:48, , 135F
衷心的建議板友別看鍵盤專家落落長的專業文章
06/28 00:48, 135F

06/28 00:48, , 136F
性別對調保證又換一套專業說法
06/28 00:48, 136F

06/28 00:55, , 137F
我也衷心建議樓上 你有實例證明你的保證再說話 否則不具意義
06/28 00:55, 137F

07/01 14:33, , 138F
大推
07/01 14:33, 138F
文章代碼(AID): #1PJYLooB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JYLooB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