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證明a=b,then b=a

看板logic作者 (窄宅)時間10年前 (2013/12/22 02:09), 編輯推噓1(109)
留言10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3 (看更多)
很抱歉,不是很懂您回的內容,感覺有些其他的問題在裡面,似乎可以寫得更清楚或聚焦 些;我試著整理看看:根據「完構語句」(wff, well form formular)的規則,從「公理句 式」(axiom schema)可以得到「公理」(axiom),只要,該公理句式是「邏輯真」的語句, 也就是,無須前提即可自我證明/推導的語句;而(2):"for all x, for all y, if x=y, then Fx iff Fy",雖少寫了「述詞量詞」('for all F')、不成「完構語句」,但由於它 的個例們可來自「公理句式」,所以仍是個「公理」,「Fx」用「x=a」代入,是其中的一 個個例。 你說他簡化而不提「axiom schema 和 axiom」的分別,用「大家都直接抓到重點」的(2) 來證明,似乎有失邏輯或數學的「嚴謹性」;然而,至此,我不太認為他有「簡化」的意 思。 我的意見為,參考所上老師的講法,「等同項不可分辨律」(LL1: (x)(y)(F) [x=y → (Fx≡Fy)])屬二階邏輯,述詞量詞「(F): for all F」是可用「=a」代入的,因為「等同 」也是一個「性質」(除非某人認為等同不是一個性質),只不過,代入後,「Fx」便是個 「二位述詞」(two-place predicate),理由是,「x=a」有兩個元項(instances/entities ),這是後話;萊布尼茲等同律(LL)是二階邏輯句,二階邏輯是「不完備的」,表示,並非 所有的二階邏輯公理(或定理)都「必定有」邏輯的證明,所以用LL證明「a=b, therefore b=a」有疑慮,而,這也關連到要問您的問題:您說(2)、或(2)的「axiom」,是「公理的 句式」(schema)、或「公理句式」(axiom schema),可以給(邏輯上的)證明嗎,說某句子 是個公理(axiom/axiom schema),一定可以給出「證明」吧。 其實,證明「a=b, therefore b=a」不必「萊布尼茲等同律(LL)」。先舉個類似的證明: 1(1) Ha P1 2(2) a=b P2 1,2(3) Hb (1), (2) I(law of identity) Q.E.D. 同樣地(I: law of identity),證明「a=b, therefore b=a」: 1(1) a=b P. (2) a=a I 1(3) b=a (2), (1) I Q.E.D. 註:這是問過趙之振,認為可以的證明。 (參考資料:林正弘,《邏輯》,三民,頁373-389、尤其381) ◎後記:感覺像是繞了一圈,原來證明這樣地直接。 以上,謝謝。 ※ 引述《zoneline (人來人往)》之銘言: : 我說數龜提到的第二條 axiom : (2) for all x, for all y, if x=y, then Fx iff Fy : 其實是axiom schema,因為這條裡面的「Fx」和「Fy」其實可以代入任意性質, : 「F」是後設語言的符號。 : 先做個類比,你可能見過類似這個 wff 的定義: : (a) Every sentence symbol is a wff. : (b) If α and β are wffs, so are ~α, α&β, αvβ, α→β, α↔β. : (c) No express is a wff unless it is compelled to be one by (a) and (b). : (Enderton (2001). A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Logic. p.16) : 「α」和「β」都不是語句邏輯的符號,而是後設語言的符號,可代入任何語句 : 邏輯裡的符號。你可以用這三條規則來判斷「P&~Q」是不是語句邏輯裡的 wff , : 但這三條規則並沒有用到語句邏輯裡的符號。 : 另一個例子是語句邏輯的 axiomatic proof 一般會包括的三條 axiom schemas , : 以第一條為例, : (d) φ→(ψ→φ) : 當中的「φ」、「ψ」都不是語句邏輯的符號,因此「φ→(ψ→φ)」本身不是 : axiom ,(d) 在語句邏輯裡也沒有真假可言。不過,「φ」和「ψ」可以替換語 : 句邏輯的 wff ,例如可以換成「P→(Q→P)」、「P→((~QvQ)→P)」等語句邏輯 : 的 wff ,每個替換個例都會是 axiom ,所以才說 (d) 是 schema (架式) , : 我們可以在推論的任意一行加入 axiom schema 的替換個例,因為我們可以在推 : 論中隨時加入axiom。 : 回到數龜提的 (2) ,他在第3步用了這條 axiom schema 其實是把「Fx」這個後 : 設語言裡的符號換成述詞邏輯裡的符號「x=a」。所以,你說他不是「邏輯上合法 : 的代入規則」,有一半是對的。對的部分是,(2)不是二階邏輯的 wff ,沒有全 : 稱量詞拘束性質「F」,它不是在一階邏輯的系統內用全稱例化從「Fx」換成「x=a」 : 。不對的部分是,(2)本來就不是系統內的 wff ,它是 schema ,雖然每個個例 : 都是 axiom,但是它本身不是 axiom。 : (BTW, 這一招 Saul Kripke 也常用,見 Vacuous Names and Fictional Entities, : in Philosophical Troulbes, p.55 ) : 最後我說他簡化,是指他故意不提 axiom schema 和 axiom 和分別,因為,如果 : 提問的人連「a=b」和「b=a」的分別都看不出來,再提 schema 只會令對方更混亂 : ,反而用他寫的(2),大家都直接抓到重點,不是嗎? : 如果你看完還是不知道我在幹嘛,那應該是我講太糟,關於axiom schema,更好的 : 參考文獻是: : Sider, Theodore (2009). Logic for Philosophy. : 第二章的axiomatic proof,或者 : Hunter, Geoffrey (1973). Metalogic, p.72. : 第二本很經典。 : 順帶兩提 : 一、我沒說「你說」他說自反性就是等同性。但是你第一段講得他好像有這個暗示, : 我才強調一下,就跟你在第一段強調「自反性不是等同」一樣。 : 二、萊布尼茲定律最早出現確是雙向的,不過因為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有 : 太多爭議,而 indiscernibility of identicals 相較之下少很多爭議,所以用現在 : 有不少書都會直接將後者叫做萊布尼茲定律。 : 例 Loux, Michael (1979). The Possible and the Actual. p.42. : ※ 引述《susophist (窄宅)》之銘言: : : 自反性(reflexivity, "(x)Rxx")不是「等同性」,雖然,「等同性」是自反性的一種, : : 另一個自反性的例子是:__是__的子集合。 : : 萊布尼茲等同律(LL),包含有「等同性」的內容之外,多了,對事物「性質」的討論, : : 萊布尼茲等同律是「二階邏輯」,它對「性質」(述詞, e.g. 'F')進行了量限: : : LL: (x)(y)(F) [x=y ≡ (Fx≡Fy)] : : 事實上它包含兩個部分: : : (x)(y)(F) [x=y → (Fx≡Fy)],「等同項之不可分辨律」,這是你用的公設(axiom); : : (x)(y)(F) [(Fx≡Fy) → x=y],「不可分辨項之等同律」。註:這在哲學界有爭議 : : 您的證明中,「Fx」用「x=a」代入,怪怪的;這似乎,不是邏輯上合法的(代入)規則。 : : 若用LL證明,其步驟如下: : : 1(1) a=b P. premise : : 2(2) ┐(b=a) A. assumption : : (3) (x)(y)(F) [x=y ≡ (Fx≡Fy)] LL. : : (4) a=b ≡ (Ga≡Gb) (3) x/a, y/b, F/G 「/」表示,用__代入 : : (5) b=a ≡ (Gb≡Ga) (3) x/b, y/a, F/G : : 1(6) Ga≡Gb (1), (4) MP 前斷律 : : 1(7) (Ga→Gb) & (Gb→Ga) (6) '≡' equivalent 等同律 : : 1(8) (Gb→Ga) & (Ga→Gb) (7) '&' commutation 交換律 : : 1(9) Gb≡Ga (8) '≡' equivalent : : 1(10) b=a (9), (5) MP : : 1,2(11) b=a & ┐(b=a) (10), (2) Conj 連言律 : : 1(12) b=a (2)-(11) IP (矛盾)歸謬法 Q.E.D. : : 註: : : 項式前面的號碼('1'or'2'or'1,2')係「前提號碼」,「空格」代表空集合、 : : 表示「從邏輯定理而來」;述詞邏輯的推導證明,用前提號碼來標示: : : 結論「純」由前提而來,以避免UG、UI、EG、EI之不合法的代入/量限化使用。 : : 以上,謝謝。 : : 參考資料: : : http://www.scu.edu.tw/philos/97class/97-2%20peng/L-logic/12.pdf (彭孟堯講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18.67

12/22 03:28, , 1F
感覺我會愈打愈多,我現在也沒辦法拿到林正弘的《邏輯》
12/22 03:28, 1F
參考資料、林正弘《邏輯》,只跟I推論有關。

12/22 03:29, , 2F
就先不回答你的問題。只有一個地方我必須要問,你說二階
12/22 03:29, 2F

12/22 03:30, , 3F
邏輯「incomplete」,指的是Gödel的incomplete還是
12/22 03:30, 3F

12/22 03:31, , 4F
semantically incomplete?可以給我這樣講的source嗎
12/22 03:31, 4F

12/22 03:31, , 5F
謝謝
12/22 03:31, 5F
兩者有何不同?如果都指呢,給出的證明會不一樣嗎?

12/22 03:33, , 6F
btw,你最後的論證是正確沒錯,因為那I規則其實是把數龜
12/22 03:33, 6F

12/22 03:34, , 7F
提的axiom 2改成推論規則。
12/22 03:34, 7F
如何改?

12/22 05:56, , 8F
哥德爾的不完備性是對一階邏輯也成立的,但是一階邏輯是
12/22 05:56, 8F

12/22 05:57, , 9F
語意完備。你說不完備應該是semantic incompleteness
12/22 05:57, 9F

12/22 05:58, , 10F
http://goo.gl/Wft74X 也就是連結裡三項當中的第二項
12/22 05:58, 10F
「哥德爾的不完備性是對一階邏輯也成立的」為何;兩者有何不同? ※ 編輯: susophist 來自: 180.176.200.225 (12/22 06:26)
文章代碼(AID): #1IjTbalA (log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jTbalA (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