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人類早期沒有因為近親繁殖滅亡

看板historia作者 (las)時間1年前 (2022/07/09 17:46), 1年前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2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school5566 (千年大嫌者)》之銘言: : 現代人類近親繁殖容易一堆疾病, : 那為什麼早期人類沒有這樣滅亡, : 最早應該是一群甚至可能只有兩個人而已, : 他們的兒女一直到基因突變前一直都是近親阿 : ----- 這篇可能比較不歷史。 但其實想整理一下這背後的概念。 在講近親繁殖導致疾病時, 背後是這個近交衰退的概念。 但是這些疾病或衰退本身,其實不能直接對應到滅亡。 因為只要先想一下,就算衰退了/疾病比例提升了, 其實只是降低競爭校率並增加滅亡風險, 真正把近交衰退與滅亡聯想到一起, 是因為最小種群數這個概念。 但他考慮的是一個,環境中存在各項基礎天災變化風險, 以及現有生態系中存在著,相應的掠食者/同類食物競爭者。 在這前提下,低於這個最小種群數,近交衰退導致效率的降低, 會讓物種惡性循環,更加不能承受風險以及被取代。 考慮完這個概念,應該可以理解。 假如一個物種的繁衍仍然是有大優勢的, 他就算數量被弄到極低,導致近交衰退, 仍然可以在後續繁衍中重新占據生態系的位置。 但這種死灰復燃,存有一個隱患, 就是種群瓶頸,可能大幅傷害了原本物種具備的多樣性。 這個傷害在常規的最小種群數環境下或許可以存活, 但如果把時間拉長環境變化加劇, 就能看到這樣的物種有比較高的滅亡風險。 說回人類,其實可能不用到智人, 更早期的人種就已經占據了生態鏈頂端, 這種情況下就算氣候劇變等等,也很難滅亡, 到最後真正導致滅亡的,高機率是因為其他人種的競爭。 (也可能部分融合) 所以討論人類時,若使用解釋一般物種的生物學概念, 很容易產生一系列誤導,要拆解回原本意思,才能清晰理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7.59.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57359967.A.327.html ※ 編輯: fw190a (203.77.59.115 臺灣), 07/09/2022 17:47:47

07/09 17:57, 1年前 , 1F
智人在多峇巨災後得到了尼安德塔人等其他近親物種的基
07/09 17:57, 1F

07/09 17:57, 1年前 , 2F
因,可能也是脫離基因瓶頸的原因。
07/09 17:57, 2F

07/09 17:59, 1年前 , 3F
不過即使是瓶頸到像獵豹,也一樣撐到今天還未滅絕,覺
07/09 17:59, 3F

07/09 17:59, 1年前 , 4F
得近親繁殖就等於一定很快滅亡這種思維實在太像當然了
07/09 17:59, 4F

07/09 17:59, 1年前 , 5F
07/09 17:59, 5F

07/09 21:55, 1年前 , 6F
海百合在大死亡事件中死了98%的物種也一樣活到現在
07/09 21:55, 6F
文章代碼(AID): #1YoKvVCd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oKvVCd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