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中國古兵書,能流傳的會不會是不重要的

看板historia作者 (las)時間2年前 (2022/06/04 15:58), 編輯推噓5(5015)
留言20則, 7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0/14 (看更多)
※ 引述《dreambreaken (小滅滅)》之銘言: : 我比較好奇 : 中國軍事幾千年的歷史 : 怎麼好像沒有流傳任何資料文獻? : 比如坎尼會戰 : 漢尼拔使用半月戰術 : 現在wiki上面基本都還有 :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B1%89%E5%B0%BC%E6%8B%94 : 希臘的方陣被羅馬學去 : 到後來維京人也在使用 : 現在戲劇上基本都有忠實呈現 : 反而中國基本甚麼戰術好像都沒有? : 韓信被講成戰神 : 結果歷史上也只有一句嘴砲多多益善 戰術部分怎麼排兵部陣那些其實都是在基層流傳, 就算有斷絕也會立刻生一套相關規則, 有一段時代流行的陣圖概念,作為上層瞎指揮的疑慮還蠻重的。 但其實問題可能在於,什麼是我們期待的兵法? 一個名將一生能打幾場會戰,每一場都有不同條件,不同部下編成,不同敵人, 總結出來的東西對自己都不一定有用。 產生一些籠統的陳述告訴你大概該怎麼做,但又附加一些但書說什麼情況是例外, 但具體怎麼判斷,光是一個兩軍交戰會發生什麼,就是個只能預測的東西。 由於每個人親身經歷的量都不足以構成太有效完整的數據, 所以某種程度上,這種類型的理論,反而可能更根植於不準確的歷史故事/通論。 在這方面,希臘羅馬的軍事描述細節,給予的優勢很大, 而這得益於尚武精神,還有知識菁英跟軍事菁英之間常常同一群體。 某種意義上等於是寫歷史的人就負責傳述了一些, 關鍵性的軍事概念,歸結一場戰鬥的勝敗因等等。 所以光是讀歷史,就容易產生一套戰爭邏輯的理解, (就好像三國演義多看幾遍大家也都變成兵法家, 細節是編的,但那也是一套論述。只是實戰可能出各種問題。) 我們認為那些是兵法,並且期待, 在更專業更親身經歷的人士身上,有更完整系統化的論述。 但一個可能性是,可能其實真的沒有。 所以早期西方最接近兵法的東西,維吉修斯的軍事科學, 寫的重點在於訓練與士兵選拔。(這點頗類似紀效新書) 在後勤和攻城戰上面也容易生很多細節來寫,但戰陣相關終究只能模糊。 到約米尼的戰爭藝術這種,有更多細節了, 但除了兵力數字以外,關鍵的概念他也只能強調一個抽象化的內線作戰。 盡量把握後勤和集中兵力等能數字化的觀念等等, 而會戰始終是靠天才的靈感指導。 現代的"兵法"可以分成兩類, 往抽象化的無可避免範圍越包越廣,一路通到戰略與政治,而且用詞越來越模糊, 最後還會遇到孫子兵法在那邊等著。 往具體化的變成類似教條與教範,除了科技兵器需要技術性知識以外, 往往建立在對自己與敵軍充足的情報, 最後構築出一套該怎麼做的兵法,但即使如此, 也會發生預測失準,或拿上一個時代的教範打仗的尷尬。 不管哪條路都會面臨沒用的質疑,不然就是最後變得不像"兵法", 因為說到底,我們對兵法的幻想就很刁鑽。 : 我印象忘了在哪看過曾國藩曾說過 : 中國歷史上的兵書全部都沒有用 : 至少他使用起來都沒有用 : 所以他才會在那邊打呆仗 : 有沒有哪本書有詳細解說中國歷史戰役 : 還有中國軍隊使用的戰術有甚麼? : 怎麼可能打了幾千年結果任何兵法戰術都沒留下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7.59.1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54329508.A.BDF.html

06/04 16:06, 2年前 , 1F
我覺得你說的比較對,翻譯的原因,以前教育就是兵書
06/04 16:06, 1F

06/04 16:07, 2年前 , 2F
兵法,大家認為就是計謀很厲害這樣,實際上基本是沒
06/04 16:07, 2F

06/04 16:07, 2年前 , 3F
最後真的實際上操作的就是戚繼光寫的那種
06/04 16:07, 3F

06/04 16:08, 2年前 , 4F
比如西方的封建,跟春秋戰國的封建是兩件事情
06/04 16:08, 4F

06/04 16:15, 2年前 , 5F
樓上這是什麼神鬼解讀... [扶額]
06/04 16:15, 5F

06/04 16:17, 2年前 , 6F
孔明"治戎為長" 我也覺得重點在訓練與士兵選拔 已經很夠了!
06/04 16:17, 6F

06/04 16:18, 2年前 , 7F
說的東西就是西方的兵書說的是怎樣訓練,我們定義的
06/04 16:18, 7F

06/04 16:19, 2年前 , 8F
兵書是36計那種東西,阿就沒有的東西我們硬要說有
06/04 16:19, 8F

06/04 16:19, 2年前 , 9F
西方19世紀兩大兵書--戰爭論和戰爭藝術的重點也不在
06/04 16:19, 9F

06/04 16:20, 2年前 , 10F
怎樣訓練吧
06/04 16:20, 10F

06/04 16:34, 2年前 , 11F
只要能確保軍隊戰力的水平 則毋須靠啥計謀 亦能使敵方畏懼
06/04 16:34, 11F

06/04 17:10, 2年前 , 12F
為啥東方定義的兵書就是三十六計啊?
06/04 17:10, 12F

06/04 20:39, 2年前 , 13F
因為他定義的就是東方啊
06/04 20:39, 13F

06/04 20:39, 2年前 , 14F
他總不可能說東方定義要按照太田順也的標準來定吧(
06/04 20:39, 14F

06/05 00:22, 2年前 , 15F
東方世界的兵書發展其實有點像是從需求面來搞的,漢書對於
06/05 00:22, 15F

06/05 00:24, 2年前 , 16F
兵家也分四類: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需求是哪個方
06/05 00:24, 16F

06/05 00:24, 2年前 , 17F
向就會著重在哪發展了吧?
06/05 00:24, 17F

06/05 00:27, 2年前 , 18F
就像兵技巧有列蹴鞠25篇,踢球也是可以當上百夫長的.(喂)
06/05 00:27, 18F

06/05 07:05, 2年前 , 19F
宋徽宗以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為太尉...傳說高某就是球技好
06/05 07:05, 19F

06/05 07:05, 2年前 , 20F
收到皇帝賞識而擔任軍方高層職位
06/05 07:05, 20F
文章代碼(AID): #1Ycn2alV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Ycn2alV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