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何西方朝代都比中國久

看板historia作者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時間5年前 (2018/08/22 20:54),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2 (看更多)
※ 引述《dreambreaken (小滅滅)》之銘言: : 中國大該就三百年一個朝代換人當王 : 可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似乎都維持很久 : 威尼斯、拜占庭都是千年歷史 : 鄂圖曼帝國也有個600年 : 雖然是體制不同 : 可是沒有人想當王不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嗎? : 其他像英法也是差不多 : 似乎大部分改朝都是因為沒有繼承人 : 然後找旁支繼承才會改朝 : 基本上大體國家是沒啥大改變的 : 隔壁日本天皇也是一脈相傳 : 相對於中國沒事就篡位造反 : 中國在世界史上是不是個特例? : 歐洲中古史並沒有這麼熟 : 有錯還請指教 就拿拜占庭帝國當例子 從395年狄奧多西大帝死後帝國分割算起 狄奧多西王朝 395-457 創始 阿卡迪烏斯 狄奧多西大帝的長子 末代 馬爾西安 死後無子 絕嗣 利奧王朝 457-518 創始 利奧一世 被當時權臣誤認為是聽話的魁儡而擁立 末代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 死後無子 絕嗣 查士丁尼王朝 518-602 創始 查士丁一世 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禁衛軍長官 待其死後奪得皇位 末代 莫里斯一世 叛軍攻入首都被殺 福卡斯王朝 602-610 創始 福卡斯 代表叛軍殺害莫里斯一世 末代 福卡斯 被席哈克略發動叛亂殺害 席哈克略王朝 610-695 創始 席哈克略 老爸是非州行省總督 於北非發動叛亂攻入首都稱帝 末代 查士丁尼二世 被利奧提廢掉皇位並割掉鼻子 二十年中間期 695-717 共有六個皇帝 每個都是下一個推翻前一個皇帝 伊蘇里亞王朝 717-802 創始 利奧三世 本身是將領 但借阿拉伯兵攻入首都奪得皇位 末代 伊琳娜女皇 貴族發動宮廷政變 流放到小島 尼基福尼亞王朝 802-813 創始 尼基福尼斯一世 貴族擁立 末代 米海爾一世 被將領推翻關進修道院 亞美尼亞王朝 813-820 創始 利奧五世 政變推翻米海爾一世 末代 利奧五世 被人暗殺 福里吉亞王朝 820-867 創始 米海爾二世 利奧二世被暗殺後被擁立 末代 米海爾三世 被巴希爾一世暗殺 馬其頓王朝 867-1056 創始 巴希爾一世 本身是米海爾二世的共治皇帝 末代 狄奧多拉女皇 死後無子 絕嗣 米海爾王朝 1056-1057 創始 米海爾六世 本身為狄奧多拉女皇的寵臣 被指定繼承皇位 末代 米海爾六世 首都發生叛亂被推翻 被出家成修士 科穆寧第一王朝 1057-1059 創始 伊薩克一世 被首都叛亂擁立為皇帝 末代 伊薩克一世 被貴族逼退位到修道院去 杜卡斯王朝 1059-1081 創始 君士坦丁十世 被貴族擁立為帝 末代 尼基福尼斯三世 被權臣發動叛亂關到修道院 科穆寧第二王朝 1081-1185 創始 阿利克塞一世 伊薩克一世的姪子 發動叛亂登上皇位 末代 安德洛尼卡一世 首都發生暴動將其殺害 安格洛斯王朝 1185-1204 創始 伊薩克二世 首都暴動中奪權 末代 阿利克塞五世 被十字軍攻破首都後殺害 拉斯卡里斯王朝(尼西亞帝國) 1204-1261 創始 狄奧多爾一世 首都被十字軍攻破後 在他處被擁立 末代 約翰四世 年僅11歲被米海爾八世弄瞎雙眼 關進修道院 巴列奧略王朝 1261-1453 創立 米海爾八世 約翰四世的攝政 弄瞎約翰四世後獨掌大權 末代 君士坦丁十一世 被鄂圖曼土耳其攻破首都後陣亡 拜占庭帝國17個王朝 有12個王朝被政變/叛亂/暗殺推翻 2個被外族推翻 僅3個無子而終 而且只有馬其頓王朝 科穆寧王朝 巴列奧略王朝 國祚較長(100年以上)而已 沒有王朝是沒有政變陰謀的 特別的是 拜占庭 本身就含有貶意 也就是帶有陰謀的含意在 至於威尼斯本身是共和國 沒有什麼王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202.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34942480.A.D8B.html

08/22 21:02, 5年前 , 1F
那些創始和末代同一人的有種喜感
08/22 21:02, 1F

08/22 21:29, 5年前 , 2F
中國也有冉魏 新莽 譙蜀之類的一任王國(朝)
08/22 21:29, 2F

08/23 00:45, 5年前 , 3F
08/23 00:45, 3F

08/23 20:36, 5年前 , 4F
08/23 20:36, 4F

08/27 02:23, 5年前 , 5F
為何拜占庭一詞本身是貶意?暗批它本身並不羅馬嗎
08/27 02:23, 5F

08/27 17:48, 5年前 , 6F
羅馬在很多時候也具有貶意喔 跟秦一樣
08/27 17:48, 6F
文章代碼(AID): #1RVLqGsB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RVLqGsB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