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古寧頭戰功不應全歸於白團?

看板historia作者 (河豚生魚片)時間8年前 (2016/06/15 18:22), 8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seafood (河豚生魚片)》之銘言: : 介紹。然而,不只是根本博,就連當時國民黨部隊的 : 指揮官,同時也是根本輔佐的對象湯恩伯將軍,也沒 : 有任何相關記述。 關於湯恩伯和胡璉誰功勞較大的問題,上海師範大學洪小夏教授 寫過一篇論文,提出了一種看法。 〈關於金門戰役幾個史實的考證——兼論金門戰役的歷史定位〉 這篇論文提出了兩個問題: 1.湯恩伯和胡璉的指揮權交接是在何時完成的? 胡璉自己在1974年寫的〈泛述古寧頭之戰〉是這麼說的: 10月26日上午11時許到達金門後,顧不上吃午飯,即到湖南高地, 「並未顧慮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實施指揮權」。黃昏時分,戰事基本 穩定,羅卓英建議眾將領「暫回兵團部,研究後再定。」當場留下 十八軍副軍長在湖南高地督戰,羅卓英率胡璉、高魁元等人回到塔後 十二兵團司令部,「他(指羅卓英)稍事檢討後,即逕去(水頭) 湯總部。他此來的任務,布達命令,監督交接,至此已屬圓滿完成。」 這份自述把取得指揮權時間訂在26日中午,正式布達交接則是這天黃昏, 由羅卓英監督。 國防部在1975年出版的《金門保衛戰》裡面採信上述說法,但不完全一致: 東南軍政副長官羅卓英將軍率第十二兵團胡司令官,於十月二十六日上午 十一〇〇時到達金門戰場,布達命令,即由胡司令官接替指揮權,指揮金 門後期作戰。 胡璉說先指揮半天再布達交接,國防部說中午就一併交接指揮了。 洪小夏的論文則引用了1949年10月30日和31日的中央日報,報紙上頭 可不是這麼說的: 10月27日下午2時,東南軍政長官陳誠離開臺北,4時飛抵金門,立即 巡視戰場; 當晚住在金門水頭湯總部。 28日下午,陳誠召開師長以上高幹會議,宣佈湯恩伯調職,胡璉接任 金門防務,官銜為「福建省」主席兼新成立的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 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連同所屬部隊也同時調回臺灣。宣佈完畢散會, 陳誠當日飛返臺北。 作為歷史研究者,該相信戰事爆發幾天後的報紙?還是隔了25年後的 記憶?而且是「自述」? 洪小夏這篇還處理了另一個問題:胡璉上岸之前,主要是誰指揮作戰? 在胡璉的〈自述〉裡面,他盛讚自己的人馬高魁元,幾乎不提湯恩伯與 李良榮。而洪小夏則引用劉雲瀚,〈紀金門古寧頭之役〉,《戰史論集》 (臺北:華崗出版有限公司,1976)反駁這個說法。 洪也解釋了,戰鬥結束後湯和李馬上都被調回台灣,過程報告都交由 胡和高來處理,而且湯、胡兩人日後的盛衰發展天差地遠,所以就變 成了由胡、高獨攬全功。 其實,到底主要由誰指揮?靠記者或靠當事人數十年後的回憶,都只能 說是聊備參考,不可輕信或堅持。 假如哪天能挖出25日到26日的電話命令紀錄,才可能會有可昭公信的說法。 不過這大概比找到蔣介石寫給宋美齡的情書還要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162.1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65986122.A.205.html ※ 編輯: seafood (220.137.156.11), 06/15/2016 20:24:30

06/15 21:38, , 1F
06/15 21:38, 1F

06/15 22:02, , 2F
傳說中的KMT資料室說不定有
06/15 22:02, 2F

06/16 01:56, , 3F
誰不信任湯恩伯,是陳誠還是老蔣?
06/16 01:56, 3F
文章代碼(AID): #1NOInA85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OInA85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