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孔子到底要怎麼祭?

看板gallantry作者 (枕草子)時間15年前 (2008/10/07 17:00),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8 (看更多)
  不管六佾到底有幾個人在跳舞……   我比較想聊的是古書解釋的幾個「方法」問題,尤其是論證的過程。   以下分成幾點來說明:(我想問題的關鍵點在三) 一、未經證明前,應"視假設為假設",而不可視假設為真。 此回應Foxness「當史料缺乏的時候當然可以有假設」一句。 二、未被推翻的說法(「說得通」),只代表「有可能為真」,要帶上問號。 如由「八音克諧」講到「每列八人」,這個講法   在沒有證據證明其「必不然」時,   絕對是說得通的,是「有可能」的──但這不代表它是正確的。   因為它並無排除掉其他的可能。   當數種說法皆有可能時,   似不應以「於義為允」之主觀臆斷,認某一說為真。 三、事實與論點間的「鏈結」。   佾舞「節八音而行八風」,和「每列人數為八」,   這兩點之間的「鏈結」如何建立,這才是問題關鍵所在。   我一開始推文時已針對此點,   可惜在Foxness好心的解答中尚未解決,僅限於反覆斷言如此。   後來不知何故扯到「八風」的解釋。   應知八風的解釋在此無關緊要,因為無論「八風」的意思為何,   皆無從證出「要每列八個人,才能行八風」。    四、前人注釋和內部證據的參看。   前人注釋可能正確,可能錯誤。如六六三十六,與六八四十八,未知孰是。   由文本來看作者的意思,「節八音、行八風」一句,   只用來說明「天子羽數為八」的理由,並未用來說明每列人數為何。   若果有「每列人數」之證據,必出於其他典籍。   故知,六六三十六,與六八四十八,此二說在文本中可能性不相上下,   並沒有孰優孰劣。 故正字通「舞以節八音,故止以八人為列」出於臆想,而非出於左傳。      「自上以下,降殺以兩」在襄公二十六年,同在左傳這部書,   典型的內部證據,配合上下文,可知「自八以下」的詁訓並無疑義。    五、未經證明但「合理的懷疑」。   例如:天子的羽數可以用八,諸侯以下避開這個數字,表示貴賤有等,   那「每列人數」又為什麼不避開天子的數字八呢?      又如:Foxness云「太過寒酸」,正字通云「止有四人豈復成樂?」,   是非常合理的懷疑。   然古今殊俗,今人之寒酸,未必即春秋時代之寒酸,   是以仍只在「合理的懷疑」階段,尚不可用為證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76.103 ※ 編輯: plwbook 來自: 218.175.76.103 (10/07 17:00)

10/08 10:40, , 1F
10/08 10:40, 1F

10/14 16:49, , 2F
MRZ和Majestic月工月工女子,禾斗禾斗.
10/14 16:49, 2F

10/14 16:49, , 3F
plamc和tingan月工月工女子,禾斗禾斗.
10/14 16:49, 3F
文章代碼(AID): #18woKXlS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woKXlS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