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論壇] 台灣出版寒冬

看板eslite作者時間18年前 (2006/02/11 15:0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台灣出版寒冬             (2006年2月11日星期六 自由論壇) ■ 林家成 「第十四屆台北國際書展」在二月七日隆重開幕了。媒體一如往年熱情報導,然而 走一趟書展場,除了「主題館」、「國際書區」可以讓人了解外國出版形態及文化 交流以外,「國內書區」其實乏善可陳。 綜觀去年台灣的出版狀況,起碼有兩件事情值得探討:一是假手中國地區編輯,或 直接以簡體字轉換為繁體字的書籍逐年增加;一是書的定價明顯提高,甚至在排版 時灌水,很多非專業的通俗書其定價簡直讓人不敢領教。 探討台灣圖書高定價的因素,追本溯源,其實是某些出版社與連鎖書店業的「惡質 串聯」。兩大連鎖書店業者為了爭食市場,濫發貴賓卡,反過來向出版社壓低進書 折扣,要求以寄售方式付書款,甚至以各種理由延付帳款。目前出版社對連鎖書店 的未收帳款及已收而未到期支票累計至少上百億台幣,這些資金形同被凍結,並且 成為出版社的壓力和風險,而吳清友先生竟還奢言到上海推銷所謂的誠品經驗。 另一項因素就是連鎖書店間為了競爭,唯恐因缺書形成營業空窗讓其他業者撿到便 宜,乃要求出版社大量舖貨充實賣場,卻又不包銷,出版社只好把成本價格轉嫁到 消費者身上。 三、四十年前,「徐氏基金會」等出版業者大量翻譯積體電路等電子專業書籍,造 就了近年來台灣在這一方面的人才與產業,今天台灣的國民所得提升了,尊重智慧 財產權是國民應有的知識與義務,合理的給付是必要的。出版品的著作權費用是按 定價之比例來給付的,而出版業者為了滿足連鎖業者以折扣搶奪市場抬高定價,這 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國人除了付出更高的著作權費,造成外匯存底的耗損,相對 的也讓台灣淪為次殖民地,更會導致貧富差距拉大,降低台灣的社會力。 以代理圖書為業的「農學社」由於無法滿足連鎖業者的條件,已經中箭落馬,會不 會兔死狗烹見仁見智。目前海峽兩岸尚未全面三通,台灣的書價是簡體字版的三到 四倍,且外銷市場嚴重萎縮,一旦三通,台灣的出版業如何自保?沒有了文化產業 ,台灣還有什麼競爭力?詹宏志告別出版職場,「大樹出版社」結束營業,是不是 一記警鐘,關心台灣出版生態和文化產業的人士實應深思! (作者為信義書局資深店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218.254 ※ 編輯: ecologi 來自: 218.34.218.254 (02/11 15:21)

02/11 20:47, , 1F
推這篇 寫的很好
02/11 20:47, 1F

02/14 00:03, , 2F
不懂原po訴求為何?控訴壟斷的書店?呼籲出版社該降價?
02/14 00:03, 2F
文章代碼(AID): #13xOlVcK (esli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xOlVcK (es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