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納智捷與華創車電的研發費用?

看板car作者 (免驚)時間6年前 (2018/06/24 03:05), 6年前編輯推噓6(191337)
留言69則, 3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4/11 (看更多)
※ 引述《Sturmvogel (Schwalbe)》之銘言: : ※ 引述《ctchens (ctchens)》之銘言: : : 標題: [問題] 納智捷與華創車電的研發費用? : : 時間: Sat Jun 23 18:24:56 2018 : : 身為一個納智捷抖動熄火車主的好友 : : 昨天逛01時突然發現一篇 : : https://ez2o.co/863Tb : : 簡單說就是因積碳抖動熄火的車主 : : 遭到網軍的無情霸凌譏笑與嘲諷 : : 車主非常不爽於是肉搜網軍 : : 這一搜不得了,發現有個廣告公司老闆 : : 跟裕隆高層有著30年的交情 : : 正因如此納智捷的整合行銷全包給他 : : 然後又發現裕隆2017年的財報中 : : https://i.imgur.com/sjrgwRv.jpg
: : 推銷費用佔了92.83億 !! : : 研發費用佔了2.83億 ?? : : 納智捷跟華創車電是裕隆旗下集團 : : 所以應該是合併財報吧?有錯請指正 : : 不禁令人想起納智捷做電動車的新聞 : : 電動車補助高達百億元?裕隆:非事實 : : https://ez2o.co/663gN : : 研發只花了2.83億?這到底是 : : -- : : → findme: 我覺得有些人很奇怪耶,自己不願意看清楚財報或是看不懂, 06/24 0 0: : 30 : : → findme: 還去嗆人說"啊不是很會看財報,怎麼回答不出來" 06/24 0 0: : 31 : : → findme: 人家2201公開的財報就是不含華創啊,華創的財報又沒公開, 06/24 0 0: : 31 : : → findme: 請問除非內部人,否則誰有能力回答華創的研發費用有多少? 06/24 0 0: : 32 : 我是真的看不懂財報 : 所以我就去看了財報 : https://imgur.com/Euht9eK.jpg
: 全部一百三十幾頁 : 我看到第69頁 : https://imgur.com/H1NG127.jpg
: SUV 台灣出:14億 大陸出:64億 : https://imgur.com/IOGnT1B.jpg
: MPV 台灣出:67億 大陸出:1.4億 : https://imgur.com/cPmVu8y.jpg
: S5 台灣出:6億 大陸出:40億 : U6 台灣出:4億 大陸出:24億 : https://imgur.com/duqgLHK.jpg
: S3 台灣出:4.8億 大陸出:27億 : https://imgur.com/jUjLLQB.jpg
: U5 台灣出:1.7億 大陸出:9.5億 : 搞得好像是大陸研發的車 : 裕隆對囚牌的控股是百分之百 : 東風裕隆是50% : 裕隆對華創控股是41% : 中華車對華創是20% : 按照財報裡的說法 : 囚牌委託裕隆代工,裕隆找華創開發車子 : 然後裕隆再把這些當無形資產買回來,逐年攤提掉 : https://imgur.com/lXRiz5Y.jpg
: 看下大陸投資資訊 : 好像都是幾十億的匯出去 : 幾十億的列損失 : 華創不只中華跟裕隆有投資 : https://imgur.com/joDG8G4.jpg
: 台元創投也有 : https://imgur.com/1FGM3Tq.jpg
: 裕隆其實對華創車電的持股控制到61%了 : 不過因為直接的持股只有40% : 所以大家才會說不用合併財報 : 這樣說對不對? 比例多少的與要不要財報我是不懂。 來講講裕隆自有品牌歷史好了。 這也能部分說明,為什麼嚴董要搞這些左手右手出來。 早年裕隆汽車以「裕隆」品牌,推出了飛羚101車款。 雖然骨子裡是Nissan Stanza懸吊,加上青鳥引擎, 但為了做這部車,裕隆仍然花了超過1/3資本額。 然後很得意的跑去日本東京車展參展, 還搞了大攤位、超高調, 結果合作夥伴日產火大,要跟裕隆拆夥! 裕隆董娘挫咧等,只好把在美國的兒子叫回來, 也就是叫嚴凱泰回來收爛攤子。 在此之前,裕隆在台灣的車都是掛裕隆logo的。 雙方鬧翻後,裕隆沒有技術,沒有關鍵零件, 只好乖乖回去跟Nissan攤牌 而裕隆手上什麼籌碼都沒有,攤牌結果當然是一面倒, 自此後裕隆品牌消失,車輛全部掛回Nissan logo。 在這段期間裕隆也差點被日產整死, 所以有所謂廠辦合一等等,而後成功搞出大受歡迎的Cerfiro 與 March,裕隆才總算復活 。 為了避免再被Nissan 掐著脖子, 嚴凱泰開始把集團往類似晶圓代工廠的方式走。 也就是把裕隆做為生產基地(晶圓廠), 各品牌分別由子公司來做(design house)。 因此成立了裕隆日產汽車、裕隆通用汽車、中華汽車、裕隆酷比汽車、納智捷汽車等等的 子公司。 透過此種操作,試圖將技術來源分散,以降低單一技術母廠的限制。 同時也避免母廠對於代工廠同時又是競爭對手的疑慮。 這個過程說來簡單,但其實非常艱辛,好不容易搞出來的夥伴,還不見得能打。 例如自己掛點的通用、快掛點的三菱兩位豬隊友。 繞了半天,最後總算站穩腳步搞出納智捷品牌, 而且中華車也以自有品牌銷售發財車、廂型車、三噸半。 至此國產汽車的最大代表也總算是站穩腳步(?) 雖然版上對嚴凱泰的評價很糟, 但其實他的確成功把裕隆從破產邊緣救回來, 以多品牌代工策略,來發展自有品牌,也還是有成果的。 手機排版請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44.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29780756.A.7A4.html ※ 編輯: leemingjing (223.137.244.25), 06/24/2018 03:07:13 ※ 編輯: leemingjing (223.137.244.25), 06/24/2018 03:21:25

06/24 03:34, 6年前 , 1F
他這樣算厲害??? 隨便撿一個四大生,都贏他
06/24 03:34, 1F

06/24 03:34, 6年前 , 2F
個人認為他實力 能力,都配得上___稱號
06/24 03:34, 2F

06/24 03:37, 6年前 , 3F
他只有cefiro和march那段真的會做事 這幾年真的很糟
06/24 03:37, 3F

06/24 03:40, 6年前 , 4F
確定cefiro是源自他嗎? 不是底下人嗎???
06/24 03:40, 4F

06/24 03:41, 6年前 , 5F
他如果當初是搞出cefiro,怎可能Luxgen爛成這樣
06/24 03:41, 5F

06/24 03:41, 6年前 , 6F
對他好一點啦 至少有可能是他做的 不然後面啥都沒有
06/24 03:41, 6F

06/24 03:41, 6年前 , 7F
早期厲害的工程師很多,國產IDF都沒問題了
06/24 03:41, 7F

06/24 03:42, 6年前 , 8F
如果是他搞出,那現在怎搞不出好車
06/24 03:42, 8F

06/24 03:42, 6年前 , 9F
cefiro是代工 後來真的要自己做(相對上)就破功了
06/24 03:42, 9F

06/24 04:21, 6年前 , 10F
廠辦合一到轉虧為盈是林信義那幫老臣 嚴凱泰的功勞
06/24 04:21, 10F

06/24 04:21, 6年前 , 11F
只有聽他們的話
06/24 04:21, 11F

06/24 04:29, 6年前 , 12F
聽過的傳說是吳舜文帶人到日產總社求和 然後進貢X億
06/24 04:29, 12F

06/24 04:29, 6年前 , 13F
皮廂才能繼續合作
06/24 04:29, 13F

06/24 04:57, 6年前 , 14F
嚴後來堅持要做納牌原因就是代工廠永遠被掐住脖子,日廠
06/24 04:57, 14F

06/24 04:57, 6年前 , 15F
給不給新車新技術都是老子說了算。現在納牌有點失敗但其
06/24 04:57, 15F

06/24 04:58, 6年前 , 16F
實業界知道這段歷史的老一輩是能理解他的堅持
06/24 04:58, 16F

06/24 05:51, 6年前 , 17F
如果早點"堅持"就好了呢 納牌出來之前都在混
06/24 05:51, 17F

06/24 06:10, 6年前 , 18F
還寧願裕隆倒一倒 救回來幹嘛?讓他爽領補助嗎
06/24 06:10, 18F

06/24 06:49, 6年前 , 19F
看看那精美的得力卡,日本又出新款了耶
06/24 06:49, 19F

06/24 06:55, 6年前 , 20F
顏色不正確是最大敗筆
06/24 06:55, 20F

06/24 07:14, 6年前 , 21F
06/24 07:14, 21F

06/24 07:23, 6年前 , 22F
搞品牌那麼多年 結果又快倒了
06/24 07:23, 22F

06/24 07:30, 6年前 , 23F
這時扯顏色只會讓人看破手腳,以得力卡為例子這種
06/24 07:30, 23F

06/24 07:30, 6年前 , 24F
車不改款要怪誰?然後他以前就有好好發展嗎?
06/24 07:30, 24F

06/24 07:40, 6年前 , 25F
顏色不正確難道是事實XD
06/24 07:40, 25F

06/24 07:41, 6年前 , 26F
青鳥事件被婊,算是活該,如果沒搞青鳥,至少貼牌也不錯
06/24 07:41, 26F

06/24 07:41, 6年前 , 27F
不是事實?
06/24 07:41, 27F

06/24 07:41, 6年前 , 28F
貼到後來,該牌起碼有些知名度
06/24 07:41, 28F

06/24 07:47, 6年前 , 29F
那他以前就有比較努力嗎?
06/24 07:47, 29F

06/24 07:49, 6年前 , 30F
根本就在那邊坐等而已,還在那邊顏色勒
06/24 07:49, 30F

06/24 08:18, 6年前 , 31F
聖光術
06/24 08:18, 31F

06/24 08:23, 6年前 , 32F
XDDDDD 有進步喔 好感動,我開始相信納智捷了
06/24 08:23, 32F

06/24 08:42, 6年前 , 33F
當初納智捷上市大家給過機會,那時買那牌很多
06/24 08:42, 33F

06/24 08:43, 6年前 , 34F
南部有陣子休旅都是他家的
06/24 08:43, 34F

06/24 08:43, 6年前 , 35F
但是車不耐也是大家背棄主因
06/24 08:43, 35F

06/24 08:44, 6年前 , 36F
台灣換車慢,大部分沒有人有錢到5年一換
06/24 08:44, 36F

06/24 08:44, 6年前 , 37F
那牌不懂珍惜,也別怪後面國人不支持
06/24 08:44, 37F

06/24 09:11, 6年前 , 38F
哇~好棒棒~
06/24 09:11, 38F

06/24 09:18, 6年前 , 39F
Luxgen當初在台灣的編成根本跩的要死,完全不懂市場要什麼,
06/24 09:18, 39F

06/24 09:18, 6年前 , 40F
價錢也貴的亂七八糟,然後沒debug完就去對岸賣,那地獄般的妥
06/24 09:18, 40F

06/24 09:18, 6年前 , 41F
善率整個打爛品牌形象,一個好的經理人根本不會這樣幹
06/24 09:18, 41F

06/24 09:19, 6年前 , 42F
就沒遠見而已,如果早點自主研發 燒錢燒到現在也是堪用
06/24 09:19, 42F

06/24 09:23, 6年前 , 43F
被日產掐著脖子?!一掐就幾十年過去,掐到造車實力比中國還差
06/24 09:23, 43F

06/24 09:27, 6年前 , 44F
推一個
06/24 09:27, 44F

06/24 09:29, 6年前 , 45F
幾十年過去,底盤引擎變速箱沒掌握半樣關鍵技術,這算啥車廠?!
06/24 09:29, 45F

06/24 10:27, 6年前 , 46F
台灣保時捷耶,貴一點很正常的
06/24 10:27, 46F

06/24 10:34, 6年前 , 47F
沒倒可惜
06/24 10:34, 47F

06/24 10:35, 6年前 , 48F
當初拉屎君可是跩的很呢 現在這樣真的很可悲
06/24 10:35, 48F

06/24 10:53, 6年前 , 49F
你這樣子某人又要發一篇跳針廢文跟你戰了
06/24 10:53, 49F

06/24 11:08, 6年前 , 50F
是靠保護傘才勉強能活到現在 ,拉牌快滾
06/24 11:08, 50F

06/24 11:22, 6年前 , 51F
都馬靠領補助 然後說國產 賣自家賣得比外國還貴
06/24 11:22, 51F

06/24 13:47, 6年前 , 52F
有這樣雄厚的財力跟設備,卻造不出或拼裝不出像樣的車
06/24 13:47, 52F

06/24 13:48, 6年前 , 53F
,而且已經幾十年了,這真的不用找理由,多少獨立車廠
06/24 13:48, 53F

06/24 13:48, 6年前 , 54F
資本跟年資比他還弱的,做出來的車卻大多有自己的本事
06/24 13:48, 54F

06/24 13:48, 6年前 , 55F
在。
06/24 13:48, 55F

06/24 15:37, 6年前 , 56F
嗯,所以連底盤還在用2002年雷諾的?
06/24 15:37, 56F

06/24 19:41, 6年前 , 57F
嗯,所以不是
06/24 19:41, 57F

06/24 19:46, 6年前 , 58F
癌董還我里諾
06/24 19:46, 58F

06/25 07:12, 6年前 , 59F
次世代雷諾也可以經營得嚇嚇叫,羅馬尼亞dacia就是經典案例
06/25 07:12, 59F

06/25 07:17, 6年前 , 60F
橫掃整個歐洲的低階/入門/實用市場,妥善率比雙B高
06/25 07:17, 60F

06/25 07:18, 6年前 , 61F
雷諾母廠還在法國生產dacia的車
06/25 07:18, 61F

06/25 07:22, 6年前 , 62F
抱雷諾/psa大腿也比抱日產大腿好,psa在伊朗一直有技術授權
06/25 07:22, 62F

06/25 07:23, 6年前 , 63F
技術授權經營模範生是skoda,整個VGA靠他在拓展市場
06/25 07:23, 63F

06/25 07:25, 6年前 , 64F
歐洲廠至少有技術授權經營不錯的案例,日本沒這度量跟眼光
06/25 07:25, 64F

06/25 07:27, 6年前 , 65F
那蠻多參數是參考雷諾的,但私下參考不像dacia直接談授權
06/25 07:27, 65F

06/25 10:23, 6年前 , 66F
但是現在雷諾日產是同一家公司
06/25 10:23, 66F

06/25 10:49, 6年前 , 67F
需要換個老法高層XD
06/25 10:49, 67F

06/25 13:44, 6年前 , 68F
有一種裕隆抱錯大腿的哀傷
06/25 13:44, 68F

06/25 21:03, 6年前 , 69F
dhtsai應該不知道日產在九零年代就被雷諾收購了....
06/25 21:03, 69F
文章代碼(AID): #1RBfeKUa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RBfeKUa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