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

看板car作者 (莫對惡人慈悲)時間7年前 (2016/12/21 14:13), 編輯推噓6(606)
留言12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 (看更多)
講這麼多有用嗎? 每月的汽車銷售量拿出來就一清二楚,台灣人到底重視的是什麼。 就像版上有人還會抱怨會什麼要去酸買安全配備不足車輛的車主, 如果酸一次可以多讓一個潛在車主覺醒,何嘗不是功德一件。 ※ 引述《yamatobar (747-8I)》之銘言: : 國產車商不願說的秘密》一個氣憤的車主:為何車側氣囊不能選配?防打滑也不是基本配 : 備? :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77878 : 一直以來,多數人對於汽車市場的刻板印象,就是進口車比較高級,而國產車應該要比較 : 實惠,所以國產車總帶有廉價感。但隨著這幾年國產車每年調漲,價格已黃金交叉,直逼 : 入門級距的進口車,真正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地方在於,行車相關的安全配備卻始終乏善可 : 陳。 : 有人會自怨自艾,覺得反正就是買不起進口車啊,只好「將就」開安全性比較差的國產車 : 了。我在這裡要為各位破除這種自貶的迷思。 : 首先,要提到的是,許多汽車安全配件的製造成本並不高,怎麼說呢?我們來看最近一些 : 國產車車商的規格售價表,我這裡選用國內最熱門的Toyota Corolla Altis,也就是俗稱 : 的「神A」的規配表來分析一下。(見圖一) : 我們看到入門款車種,只要加價3.3萬元就可以安裝循跡防滑與車身穩定系統。再來就是 : 經典款加3萬元就可以有六顆安全氣囊與其他內裝提升的配件。以一台車價70萬的國產車 : 來說,加個安全配備的售價只在車價的1成以內。 : 我再來進一步分析,假設Altis豪華款其他的配件拿走,我們可以粗估六顆氣囊價格應該 : 要在1.5萬以內。由於國內很少估價車種來比較,我們去日本TOYOTA購車網站,我找了日 : 本Vitz(台灣Yaris)的車款(見圖二),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日幣43200含稅。以日幣對 : 台幣匯率0.27來估算,日本加裝車側氣簾價格是11,664元。所以我估計台灣加裝氣廉價格 : 在1.5萬以內是合理的估計值。 : 所以,我是要跟你說,國產車要加裝循跡防滑、車身穩定以及6顆安全氣囊,其實價格在 : 4.5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但是,國產車車商偏偏每次都要你加3萬買多合一影音DVD,或是 : 要你花1萬元去裝那些會發光的LED燈或是空氣動力套件,價格幾乎一樣的影音DVD跟LED裝 : 飾套件會比循跡防滑或6顆安全氣囊還重要嗎? : 安全配備有多重要? : 也就是說國內汽車市場在安全配備部分的銷售與裝配非常的薄弱。首先要講的是6顆安全 : 氣囊,是屬於車側車窗碰撞時的「保護氣簾」,他除了保護後座乘客,其實也會保護駕駛 : 本人。根據美國IIHS的研究,安裝「防側撞簾式氣囊」的車輛,致死率減少高達37%,尤 : 其是車身較高的SUV車款,致死率更因而減少了52%。而且不管美國IIHS或是歐洲NCAP的側 : 面撞擊測試,沒有車側氣簾的車種不是只能得到Poor、就是側撞0顆星的結果。 : 總之,在國外的車種,沒有車側氣簾就不能得到高分,這早就是國際共識了,2016年台灣 : 國產車還在玩2顆安全氣囊,然後國產車賣得比美國當地、日本當地還要更貴(這不是黑 : 心,什麼才是黑心呢?) : 再來就是循跡防滑,這個只要新台幣3萬元,在美國是2012年早就全面標配的安全配件, : 台灣要到2018年政府才要車商強制安裝!好吧,沒有循跡防滑會怎樣?我在網路上找到一 : 個影片,請看48秒之後的畫面: : 這是一輛國產休旅車,當時售價約90萬元,在國道2號機場線,在桃園匯入國道1號匝道時 : ,車主稍微閃避就失控撞壁了。匝道上也開不快,看起來時速也不到每小時100公里,也 : 不是激烈駕駛,只是變換車道時左右晃動,這樣就撞壁,你買一台90萬很帥氣的國產車, : 然後得意的飄去撞壁,你說冤枉不冤枉?如果你早知道要撞車,你會不會花3萬元去加裝 : 循跡防滑? : 如果早就告訴你車身側簾可以降低37%車禍死亡率,循跡防滑可以讓你減少自走撞壁,你 : 願不願意花4.5萬去加裝安全配備?我認為正常的男人都會願意,但車商根本不賣給你。 : 因為國產車車商,根本不提供「選配」這個選項給你加裝。要嘛就是全車系偷氣囊,要嘛 : 就是要你多加十幾萬買頂級車款,才可以享有安全。但是我們想一想,安全配備為什麼不 : 是基本配件?在車商眼裡,「你的行車安全」是這麼不重要? : 公司利潤在前,車主安全在後? : 2016年3月,國內車市龍頭和泰車宣布去年稅後純益97.76億元、年增率6.3%,創下歷史新 : 高,而且每股稅後純益(EPS)17.9元,成為汽車股獲利王。一家汽車國產車銷售公司, : 獲利快兩個股本,當你看到這個消息,你應該要納悶,國產車這麼好賺,利潤這麼高,為 : 什麼安全配備卻如此落後? : 喔,這是個好問題!這時候就來看看數字,我來去翻翻和泰車的年報,根據他們營運概況 : 中,和泰車說明目前自用車國產車款有CAMRY、ALTIS、VIOS、YARIS以及WISH。我就很雞 : 婆的找了這些國產車的銷售數字。 : 根據UCAR網站的資料,和泰車國產車車款在2015年全年銷售89929輛(見圖三)。我假設 : 因為市場過於競爭,消費者也非常重視安全,政府也嚴格規定的理想情況下,和泰車為了 : 維持競爭優勢,所有國產車全部無償加裝循跡防滑以及六顆氣囊,對於營運會有什麼影響 : 呢? : 根據我前文的推算,循跡防滑加上車側氣囊售價約4.2萬元,依照國產車加裝配件毛利約 : 50%的現狀,加上大量生產,我推估車商成本應該落在新台幣2.1萬元,再乘上89,929輛車 : ,得到總成本就是18.88億元,而和泰車股本為54億元,換算成EPS來說,和泰車會減少 : 3.496元,約占了EPS的2成。 : 你可能會想,哇,佔了EPS的2成?!難怪車商不肯吐出來。你這就完全錯了,我的意思是 : ,事情剛好相反,車廠把這3.5元EPS的利潤,優先性排得比「車子安全」還前面。 : 況且,如果車商開放選購加裝安全配件,它們很可能會「加價」賣給你,其實還會創造利 : 潤。只是他們頂級車款可能會賣得少一點而已。 : 我自己就開國產車,我不是那種會拿開進口車當炫耀的人,國產車有很多好處,說起來是 : 開進口車人的痛。進口車隨便保養就是萬元起跳,一隻雨刷1千塊,換個電瓶5千,輪胎一 : 顆6千,最慘的是維修料件等進口等上三個月,要不然要自己去對岸淘寶集貨自購,可能 : 還買到假零件……這些都是有錢人玩車人的痛。 : 國產車到處都可以保養,除了原廠零件還找得到更多國內工廠(不小心)流出的副廠零件 : ,品質就跟原廠的一樣好,而且還更便宜。但是台灣國產車不長進,氣囊給的少就不說了 : ,主動安全設配拔光光,防撞鋼材能細就更細,價錢還賣更高,國內廠商到底是什麼心態 : ?台灣商人黑心慣了? : 我話說得重,因為和泰車是國產車龍頭,有相當的指標與示範作用,它們如果改變方向, : 對台灣車市會有很大的影響力。而台灣嚴家第二大本土車商,上進心也不夠,是造成台灣 : 國產車又貴又不安全的共犯。 : 我們要如何避免台灣國產車車商,一直以來寧願給你裝3萬元的影音DVD,也不給你循跡防 : 滑;寧願給你加裝LED空氣動力套件,也不願意給你多兩顆安全氣囊,這樣的亂象呢? :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 我認為消費者對於安全配備的意識也要加強,台灣現在有個進口雙達,「日系馬自達,歐 : 系斯柯達(Skoda)」。當你準備要去買車的時候,記得去看看這兩家進口車商的車款, : 日系進口車馬自達全車系6顆氣囊與循跡防滑,或是斯柯達一系列歐洲五顆星碰撞成績的 : 進口車,60萬以上80萬以下就買得到相當安全的車種,你還會想要傻傻的買2顆氣囊又沒 : 有循跡防滑的國產車嗎? : 當然如果你最近要買車,如果能等,我會建議先等個半年,因為國產車2018年要強制加裝 : 循跡防滑,國內車商在2017年下半年都會推出各款全部標配循跡防滑的車種,所以只要能 : 等到那時候,你隨便買一台車都會有循跡防滑。 : 再來就是車側氣囊,我真的建議無論如何,你最好只買有車側氣囊的車款,對於那些國產 : 車商只提供2、4、6顆,或是低規2顆,頂規才有6顆的行為,請務必跟每一個業務表達不 : 滿。因為氣囊不貴,車子裡面也有空間可以加裝,憑什麼你去速食店點餐只能點套餐,卻 : 不能加點薯條或是可樂?請注意,我說的不是可有可無的配件,而是攸關你自己跟你家人 : 安全的配件。 : 其實要消費者對於品牌喜好轉向我認為是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也認同車商的品格有待提 : 升,你可以就近去家裡附近展間,看看車,然後跟他們的業務說,你需要可以各車系可以 : 選配循跡防滑跟6氣囊,然後留下資料,也不買車,車商發現成交數與來客數的比例下降 : ,或許總有一天國產車車商會「良心發現」,你說是嗎? : ==== : 這個各大汽車討論板早就吵N年了 : 問題是照樣有和泰親衛隊和嚴董親衛隊護航 : 只能說台灣的鯛民太多了,懶得罵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55.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482300806.A.898.html

12/21 14:16, , 1F
只能說佛渡有緣人
12/21 14:16, 1F

12/21 14:18, , 2F
現在資訊那麼透明了 進口平價車也越來越多 懂得做功課就懂
12/21 14:18, 2F

12/21 16:00, , 3F
結果酸一次可以讓87個護航惱粉覺醒。
12/21 16:00, 3F

12/21 17:50, , 4F
但到最後購車時 長輩的意見 出錢的意見 永遠大於這些聲音
12/21 17:50, 4F

12/21 17:51, , 5F
國產前面幾名 有六安+ESP的車款少之又少
12/21 17:51, 5F

12/21 17:52, , 6F
有的人明明知道卻不買 怪誰呢? 明知故犯呀...
12/21 17:52, 6F

12/21 17:56, , 7F
Y大不反串了xd?
12/21 17:56, 7F

12/21 17:56, , 8F
文章標題 文章內容
12/21 17:56, 8F

12/21 17:58, , 9F
拔草才能測風向
12/21 17:58, 9F

12/21 18:00, , 10F
阿~~~斯~~~~~~~~~~~~~~~
12/21 18:00, 10F

12/21 18:23, , 11F
推中肯~~消費者怎麻買~~車商怎麻賣
12/21 18:23, 11F

12/21 21:04, , 12F
但是你酸會被說沒禮貌XD
12/21 21:04, 12F
文章代碼(AID): #1OMXs6YO (ca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OMXs6YO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