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何重機都做檔車不怕賣不好?

看板biker作者 (Life)時間3周前 (2024/05/14 21:08), 2周前編輯推噓17(21439)
留言64則, 30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摩托車不一定要CVT變速. 自動換檔的車型還有DCT雙離合器變速箱, 和VW DSG與保時捷PDK同原理的. 不過DCT據我知道只有本田有做. 本田750系列:Forza 750和X-ADV 57.8hp. 本田Rebel 1100 DCT 79hp 美式機車座高很低好跨乘, Rebel日系美式機車騎姿感覺和速可達比較接近. CB650R 2024有E-Clutch會自動做離合器操作, 只要踩打檔就好, 相當於半自動變速箱. 但本田的方向燈和喇叭按鈕配置有點討厭吧. You Meet the Nicest People on a Honda. Good Things Happen on a Honda. 現在很多中排氣量檔車有進退檔電子快排, 行進中直接踩打檔桿就可以換檔, 不用操作離合器. 速可達和彎樑車早期是設計給女性可以簡單優雅駕駛的車輛. 速克達有CVT自動變速比較容易上手自然容易被接受. 台灣又先有禁止150cc以上摩托車, 後有禁行機車,絕對大大限制摩托車市場發展. 台灣是比較特別愛10吋速可達, 輪胎小然後覺得路很爛. 可能是有強制待轉區軸距短小的車比較好轉進去吧? 排氣量比較大的摩托車, 車主一般會希望外型好看, 性能好, 加速, 操控好. 聲浪好聽. 外型我自己覺得運動街車/現代街車更好看, 有些人會覺得大型速可達看起來不夠像(狹義的)重機. 操控性MotoGP和WSBK已經比賽驗證幾十年以上, 跨騎的檔車操控是比較好的. 大型速可達坐姿舒適重心比較高, 適合長途巡航. 人只是坐在車上, 不是真正騎在車上. 可固定性低, 人和車輛的結合度低. 像是遇到橋梁伸縮縫, 人會被顛起來. 做成檔車型式的車, 引擎馬力是有潛力做到更大. 做成速可達形式的車, 引擎馬力比較小, 就算是用了水冷. Jet SL 125 12.9ps和檔車差2匹 XMAX 125 14.28ps MT-125 15ps GSX-S125 15ps (比速可達高16%馬力) 150級: GSX-S150 19.2ps (比速可達高23%馬力) MT-15 18.4ps DRG BT R 排氣量做到158馬力15.6ps, 還是差3匹左右. 250級: STR250 24ps Tigra251 25.5ps KTM 250 Duke 31ps 馬力多21%~29% (250和390可以選配離心式離合器) 再弄上電子快排也是半套半自動換檔了 MT-25 35ps 雙缸 大型速可達我看到只有做單缸和雙缸車, 外形是否好看?看個人感覺. 單缸車才有大置物空間, 聲音是最單調的單缸CVT, 只有排氣量大低沉一點. 因為引擎傳動還是連著整個和懸吊上下作動, 避震器性能可能不是很好. 操控我自己感覺是穩定, 沒有650cc運動街車好. 離心式乾離合起步有可能會抖動. 180kg車重, 比同級重10kg以上. 雙缸車一般是做旗艦速可達TMAX, AK550, SYM-TL. 有固鎖式引擎, 獨立的單槍後懸吊, 操控會比較好一點. 使用濕式多片離合器處理起步問題. 45.6~51ps 同步雙缸聲浪比較綿密好聽, 但是油耗比較差. 置物空間普通. 220KG的車重, 重了20~30kg是明顯有差的. 這樣大改造的旗艦速可達已經和普通速可達有很多不同之處. 為什麼不做更大排氣量或更多缸的大型速可達我也很好奇? 也許車架放不下吧. 像是Maxsym TL雙缸引擎已經有凸出來到腳踏板部分. TL這類車 0~100大概6~7秒. 乾式離心式離合器可能不適合比較大的馬力. V型皮帶的變速器和傳動效率比較低因此會發熱,可能也不適合比較大的馬力. 對V型皮帶馬力越大可能磨損會越快吧. CVT自動變速可能是在機車上要緊湊又要便宜的選擇. DCT應該會比較貴,只有本田做. 同級的檔車彈射起步0~100 Z400 大概5秒, MT-03大約6秒內. CVT變速和傳動的車, 傳動效率比較差, 約80%左右. 檔車和鍊條傳動效率可能是90%, 體感上引擎動力傳遞真的很直接. 300cc 28ps的速可達0~100加速大概10秒. CB300R 30hp 不算很有加速性的車, 彈射起步0~100大概8秒. 650cc中排氣量街車彈射起步0~100大概4秒左右. 我們買的到可以接受價格的量產車大部分是市場需要的, 市場妥協下只需要這樣的產品. 也許大部分人不需要更大馬力的速可達. 引擎是車輛的靈魂, 大排氣量的檔車可以有很多形式的引擎. 並列三缸, 並列四缸. V-Twin(包含縱置和橫置的); V4 並列六缸 BMW K1600 水平對臥雙缸 BMW 水平對臥六缸 本田Goldwing 1833cc (中國長城汽車據說要做水平對臥8缸的摩托車) 目前汽車很少手排車, 顯然因為自排很方便. 不用離合器, 車輛操作門檻降低, 起步很簡單. 自排汽車出現讓台灣大量汽車普及, 現在很多汽車也是CVT. 性能車會有人買手排車, 如WRX, FocusST, 86BRZ/GR86, MX-5, CivicType-R, GRYaris, GRSupra. 一些做成CVT的性能車表現往往不好. 或250~300ps配AT的轎車頂多只能算是大馬力車不是性能車. 甚至高性能車會有人特意買手排版本 (BMW M2 M3 M4) 保時捷718, 911. 內燃機還可以製造的時間可能只剩下10~15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4.70.2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715692137.A.7FB.html

05/14 21:33, 3周前 , 1F
能不要把空格或換行當標點符號用嗎?
05/14 21:33, 1F
補上標點符號.

05/14 21:36, 3周前 , 2F
本田DCT還有非洲雙以及金翼有用
05/14 21:36, 2F
沒有說是因為兩台車都很貴, 非洲雙是比較高的多功能車, 金翼是幾乎是最大最重的車, 兩台車都非常適合洲際長途旅行.

05/14 21:41, 3周前 , 3F
本田左開關配置真的爛到流湯
05/14 21:41, 3F

05/14 21:45, 3周前 , 4F
幫我畫一下這篇的重點
05/14 21:45, 4F
沒有重點, 隨便閒聊. 本來釣魚的問題就聊一聊.

05/14 21:52, 3周前 , 5F
習慣問題跟爛不爛一點關係都沒有好嗎
05/14 21:52, 5F

05/14 21:52, 3周前 , 6F
本田方向燈位置還比較符合大拇指位置勒
05/14 21:52, 6F
的確是習慣問題, 主要是80%的車是上喇叭下方向燈.

05/14 21:55, 3周前 , 7F
重點:每種車都有人喜歡so車廠做出很多種車
05/14 21:55, 7F

05/14 22:25, 3周前 , 8F
方向喇叭配置只是與眾不同,不到爛吧
05/14 22:25, 8F
本田的車很棒, 只是方向燈喇叭配置要習慣, 小心不要錯按到喇叭. 路怒症的汽車駕駛會很生氣.

05/14 22:27, 3周前 , 9F
cub車系會被歸類到哪邊?
05/14 22:27, 9F
彎樑車吧. Cub車系換檔很方便, 怎麼不做比較大的排氣量呢? 也許也是整體沒那麼適合吧.

05/14 22:39, 3周前 , 10F
Underbone
05/14 22:39, 10F

05/14 22:42, 3周前 , 11F
重點:速克達是設計給女性騎的,台灣
05/14 22:42, 11F

05/14 22:42, 3周前 , 12F
大多數都是娘炮
05/14 22:42, 12F
速克達有CVT自動變速比較容易上手自然容易被接受. 台灣又先有禁止150cc以上摩托車, 後有禁行機車,絕對大大限制摩托車市場發展. 國產檔車野狼,KTR,酷龍,T1 T2以及一直做檔車的哈特佛,後來就沒幾台了.

05/14 22:48, 3周前 , 13F
沒重點
05/14 22:48, 13F
我們買的到可以接受價格的量產車大部分是市場需要的, 市場妥協下只需要這樣的產品. 也許大部分人不需要更大馬力的速可達, 像前面開題發文的原PO可能只是問問而已.

05/14 22:52, 3周前 , 14F
不是... 你要說速克達馬力比較小是沒差,
05/14 22:52, 14F

05/14 22:53, 3周前 , 15F
但你沒講到原因阿,就莫名其妙給結論了。
05/14 22:53, 15F

05/14 22:54, 3周前 , 16F
離合器、終傳形式的不同,都沒提到欸。
05/14 22:54, 16F
的確我對於速克達馬力小沒有完全了解. 所以我只能舉例125,150排氣量同級車馬力差異. 500cc的高階速可達只是市場目前有的產品,不是造成的原因. 看起來他們的引擎都是設計缸徑<行程,偏向扭力型的設計. 我自己猜測, 乾式離心式離合器可能不適合比較大的馬力. V型皮帶的變速器和傳動效率比較低因此會發熱,可能也不適合比較大的馬力. 對V型皮帶馬力越大可能磨損會越快吧. 另外舉例200~300ps的CVT汽車用鋼帶或鋼鏈, 在激烈操駕的情況比較容易有變速箱過熱的問題.

05/15 00:16, 3周前 , 17F
真的主要是傳動形式影響,像R15那
05/15 00:16, 17F

05/15 00:16, 3周前 , 18F
顆引擎放到與速克達最接近的Underb
05/15 00:16, 18F

05/15 00:16, 3周前 , 19F
one上性能還是很好
05/15 00:16, 19F

05/15 00:20, 3周前 , 20F
如果Italjet dragster500/599真的
05/15 00:20, 20F

05/15 00:20, 3周前 , 21F
出來,也會變成跟跨騎式檔車同等性
05/15 00:20, 21F

05/15 00:20, 3周前 , 22F
能的打檔速克達
05/15 00:20, 22F

05/15 00:23, 3周前 , 23F
聽君一席話
05/15 00:23, 23F
文章本是回覆問問哥的問題, 並不是開一個新的主題來談機械知識. https://i.imgur.com/2dR5CBr.jpg
https://i.imgur.com/1phWuNx.jpg

05/15 01:16, 3周前 , 24F
還真的補上去了,補推
05/15 01:16, 24F

05/15 01:41, 3周前 , 25F
福斯DSG=上課保證
05/15 01:41, 25F
DSG加速快 省油 聽說現在DSG比較好了?

05/15 02:22, 3周前 , 26F
曾經有一次遇到緊急狀況想按喇叭 結果
05/15 02:22, 26F

05/15 02:22, 3周前 , 27F
按到退檔XD
05/15 02:22, 27F

05/15 03:04, 3周前 , 28F
字太多太長 只能瞄過去 兩個寫錯的
05/15 03:04, 28F

05/15 03:04, 3周前 , 29F
05/15 03:04, 29F

05/15 03:04, 3周前 , 30F
①講小排氣量綿羊馬力比小檔車弱那
05/15 03:04, 30F

05/15 03:04, 3周前 , 31F
裡mt-25不適合 因為它雙缸 當然比其
05/15 03:04, 31F

05/15 03:05, 3周前 , 32F
他都單缸的馬力大
05/15 03:05, 32F
KTM 250 31ps單缸馬力已經明顯高6~7ps, 動力高2~3成. 檔車的車架和裸露的引擎可以置放更多不同形式引擎.

05/15 03:05, 3周前 , 33F
②"為什麼不做更大排氣量或更多缸的
05/15 03:05, 33F

05/15 03:05, 3周前 , 34F
大型速可達" 忘記850cc的srv850/gp8
05/15 03:05, 34F

05/15 03:05, 3周前 , 35F
50
05/15 03:05, 35F

05/15 03:16, 3周前 , 36F
839cc
05/15 03:16, 36F
多謝提醒, Aprilia SRV850是V型雙缸的引擎,大概已經是可買到最大排氣量的速可達. 他的曾經存在說明旗艦大型速可達是有可能放置除了並列雙缸以外的選項. 十年前推出的車款,他的知名度低,現在已經停產,可能是市場接受度和銷售差. 原本應該是四十多萬的車,2018年降價到36.6萬, 比TMAX還便宜,但是我沒看過SRV850. SRV850有76hp,但車重高達249kg. 整體配備不錯,但只有單三角台和前單碟. 雙缸檔車只要650cc可以做7x匹, 車重180~200kg. CB750 Hornet歐規馬力做到91ps,車重190kg. 有紅點設計獎 https://imgur.com/4v4NEU6
https://global.honda/en/topics/2023/c_2023-04-03eng.html

05/15 08:29, 3周前 , 37F
本田按鈕習慣之後很好用啊
05/15 08:29, 37F

05/15 08:32, 3周前 , 38F
aprilia那幾台停產了吧
05/15 08:32, 38F

05/15 08:55, 3周前 , 39F
這篇包含很多知識和經驗心得,
05/15 08:55, 39F

05/15 08:55, 3周前 , 40F
能分享這麼多,的確不簡單。
05/15 08:55, 40F

05/15 09:13, 3周前 , 41F
Cb650r mt cp最高
05/15 09:13, 41F
中排氣量日本車很多不錯的車

05/15 09:34, 3周前 , 42F
推知識整理,各段加個標題就更棒了
05/15 09:34, 42F

05/15 11:00, 3周前 , 43F
講這麽多,鈴木機車買一買,夠了
05/15 11:00, 43F
SV650 , GSX-S750 , GSX-8S 鈴菌就該如此.

05/15 11:22, 3周前 , 44F
要性能自然的選擇
05/15 11:22, 44F

05/15 11:25, 3周前 , 45F
能量轉動能的效率好 變速系統的損失少
05/15 11:25, 45F

05/15 12:31, 3周前 , 46F
沒頭沒尾到底在說什麼
05/15 12:31, 46F
因為我的文章本來只是在回覆問問哥的內容, 並不是開一個新的主題來談機械知識. https://i.imgur.com/2dR5CBr.jpg
https://i.imgur.com/1phWuNx.jpeg
https://i.imgur.com/pX2qkZ6.jpeg
我的車輛機械知識很有限,如果高手願意多聊分享很好呀.

05/15 12:57, 3周前 , 47F
這篇分類就閒聊啊 又不是問題
05/15 12:57, 47F

05/15 17:03, 3周前 , 48F
moto gp 都用乾離 耐用度不是很好就是
05/15 17:03, 48F

05/15 17:03, 3周前 , 49F
05/15 17:03, 49F
增加知識了,DUCATI也是乾式離合器.

05/15 18:37, 3周前 , 50F
而且你列出來的馬力是軸輸出 看輪馬力差距
05/15 18:37, 50F

05/15 18:37, 3周前 , 51F
又大更多
05/15 18:37, 51F

05/15 19:03, 3周前 , 52F
杜卡迪不就乾離
05/15 19:03, 52F

05/15 19:10, 3周前 , 53F
05/15 19:10, 53F

05/15 19:11, 3周前 , 54F
最近去墨爾本的市區 路邊停車幾乎
05/15 19:11, 54F

05/15 19:11, 3周前 , 55F
都是大重 速可達不多
05/15 19:11, 55F
澳洲應該很適合騎車旅行, 忍者無尾熊很久沒更新,最近居然更新了.

05/15 22:28, 3周前 , 56F
最後一段講汽車那邊錯很大……CVT就算了
05/15 22:28, 56F

05/15 22:28, 3周前 , 57F
高階的AT或DCT完全不是平價車上那些能比的
05/15 22:28, 57F

05/15 22:28, 3周前 , 58F
ZF8、MCT或PDK的換檔反應已經屌打手排,耐
05/15 22:28, 58F

05/15 22:28, 3周前 , 59F
用度略不及但也足夠日常使用了。
05/15 22:28, 59F

05/15 22:28, 3周前 , 60F
甚至更高階的超跑,你可以去查一下牛、馬
05/15 22:28, 60F

05/15 22:28, 3周前 , 61F
麥拉倫最後一台有出手排的車型是幾年前。
05/15 22:28, 61F

05/15 22:28, 3周前 , 62F
性能車會有人買手排因為它是玩具,純手動
05/15 22:28, 62F

05/15 22:28, 3周前 , 63F
操控才有「玩」的意思,但要比可量化的性
05/15 22:28, 63F

05/15 22:28, 3周前 , 64F
能數據老早就慘輸了。
05/15 22:28, 64F
你超譯了. 我只有說有人特意買手排版本, 沒有說手排車比自排好. 文章主要是討論檔車和速可達. ※ 編輯: nrsair (125.224.67.31 臺灣), 05/16/2024 12:49:59
文章代碼(AID): #1cGs9fVx (biker)
文章代碼(AID): #1cGs9fVx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