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性向與憂鬱症的關係

看板bi-sexual作者 (反皮草 拒絕血腥時尚)時間16年前 (2008/05/16 13:45), 編輯推噓1(109)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6 (看更多)
※ 引述《KurobaKaito (i need not to know)》之銘言: : 但據數個變性手術後追蹤報告所顯示, : 此症患者在術後仍有5%-16%之自殺機率。 ^^^^^^^^^^^^^^^^^^^^^^^^^^^^^^^^^^^^^ 變性手術應該是基於當事人的心理需求吧, 但動過手術不代表他真的能「完全地」以新的性別活著, 社會可能還是不承認他的性別, 這樣還是有缺撼呀,也難怪還會憂鬱了。 http://gsrat.net/library/lib_post.php?pdata_id=59 破蛹成蝶-林國華追悼文(2003-05-14)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敬輓 正當SARS風潮嚴重衝擊台灣的時刻傳來林國華自殺的訊息,令我們沈重的心情更為陰鬱。 想到她一個人在旅館房間中孤獨的面對死亡時的決斷,更是令我們又哀傷又憤怒。 自小就在困苦家境中掙扎的林國華,曾經為變性人的處境在媒體和立法院公聽會中大聲疾 呼,請求社會不要再歧視性別異類,給變性人一點生存的空間。她承受過媒體的窺視和挑 剔,也勇敢的但是孤獨的走過人生。不管她打造生命的歷程被視為怎樣的驚世駭俗,這份 想要改變社會的心卻是炙熱得讓我們所有人都覺得慚愧的。 面對SARS,我們束手無策,因為我們不了解這個病毒,我們不知道要怎樣消除它以挽救那 些被病毒攻擊的垂危生命。可是面對明顯可見的社會成見和歧視,面對被成見啃噬得傷痕 累累的生命,我們發現很多人竟然袖手旁觀,竟然冷酷得不願意容讓一點點空間給選擇不 一樣人生道路的靈魂。 更可怕的是,那個落井下石的醫師還說,當初就是因為林國華情緒不穩,因此沒有通過精 神評估,逼得林國華不得不遠走泰國做變性手術。現在醫師又說,就是因為林國華把變性 後的世界想像得太美好,因此她手術後適應不良是可以預見的後果。 多可怕的先見之明啊!而更可怕的是,這位醫師說的根本就是大錯特錯! 很多跨性人的情緒不穩根本就是因為國內的性別嚴厲二分,使得跨性朋友在讀書的時候沒 有安定的校園生活,找工作時也因為本身的性別狀態而找不到合適的門路,連在日常生活 的每件小事上都時時受到排擠和歧視。醫師沒有去想怎樣消除這個充滿壓力的環境,消除 情緒不穩的根本原因,反而怨怪林國華條件不好,不適合變性手術。原來這位醫生的工作 就是倒果為因,替這個社會的不公不義塗脂抹粉。 老實說,不是林國華把手術後的世界想得太美好,而是大多數人都像這位醫師一樣,早已 喪失了能力去想像、去願景、去打造一個更公平更自由的世界。更可怕的是,他們這種封 閉了的眼界還總是化為多數的暴力,綁死了林國華以及更多像林國華一樣的跨性人的願景 。 說真的,夏天的蟲怎能理解冬天的冰雪?緊閉的心靈有什麼權利禁錮振翅欲飛的靈魂? 三年前葉永誌離奇死亡的事件凸顯了跨性別所承受的身體暴力,現在,林國華的困頓自殺 進一步凸顯了歧視和侷促的莫大無形壓力。但是我們不會忘了林國華,她用生命寫出來的 高亢控訴,將作為我們繼續積極改變社會歧視的炙熱動力。 : 足見接受變性手術並非解決此症之唯一方法, : 足見此症患者不論是否接受變性手術, : 仍需長期接受精神科之追蹤治療。 -- 表揚!立報聲明拒絕歧視廣告http://lihpao.shu.edu.tw/phpbb/viewtopic.php?t=27 性別/同志新聞比例最高的好媒體,出櫃前給家人性別洗腦之必備良藥。 立報官網http://lihpao.shu.edu.tw/ 電子報是簡略版,官網/紙本才有性別新聞 立報電子報http://paper.udn.com/ZOPE/UDN/PapersPage/papers?pname=POF000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1.58.207

05/17 03:41, , 1F
其實從這篇描述到的文字我無法確定那位醫師的心態,
05/17 03:41, 1F

05/17 03:41, , 2F
但有沒有可能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既知目前的社會就是充滿歧視,
05/17 03:41, 2F

05/17 03:41, , 3F
醫生一己之力也不可能改變廣大社會,
05/17 03:41, 3F

05/17 03:41, , 4F
所以希望林國華不要選擇辛苦的道路?
05/17 03:41, 4F

05/17 03:42, , 5F
也許醫生只是"陳述"事實,並非合理化大眾的歧視?
05/17 03:42, 5F

05/17 12:41, , 6F
我個人認為醫生的陳述沒什麼錯的。而且要醫生改善社會的
05/17 12:41, 6F

05/17 12:42, , 7F
歧視根壓力根本是強人所難。
05/17 12:42, 7F

05/17 12:43, , 8F
自殺本來就是一種適應不良的表現,對吧?
05/17 12:43, 8F

05/18 10:18, , 9F
我同意以上2位的看法
05/18 10:18, 9F

05/18 15:48, , 10F
同意上面幾位的說法
05/18 15:48, 10F
文章代碼(AID): #18BH-BXH (bi-sexu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8BH-BXH (bi-sex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