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全世界使用相同稱呼的物品有哪些?

看板ask-why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1/13 13:02),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PrinceBamboo (竹筍王子)》之銘言: : 世界各地 各國 各語言 : 都一律用原始發音作為名稱 : 不管走到哪裡 叫出他的名字都能通 : 像是: 吉他 咖啡 豆腐 : 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這樣的呢? : 有沒有什麼共通點因素 導致他們都能一個稱呼行遍天下呢?   當該物品或文化被輸入國或種族中不存在有相似功能的「 親戚」時,由於生活經驗並沒有相似詞彙可以去表意,便只好 採取表音的方式來命名,習慣上我們叫外來語。   那如果有相當多的地區對此物的命名皆為外來語的時候, 意謂著此物在世界上相當多的地區都是初次被人類使用,很有 可能是根本沒有其原料可以製造,也有可能是沒有技術製造。 《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物種可能會在 同一地或不同地被多次馴化,但也有可能因為地理環境因素而 只在某一地被馴化,甚至完全無法馴化。我認為這個可以回答 你的問題,舉例來說,咖啡最早是在衣索比亞的高原地區被馴 化的,後來被衣索比亞人帶進阿拉伯世界,然後才在15世紀後 在歐洲廣泛傳播,最後由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帶到世界各地。 在這之前,咖啡並沒有被非洲或是南美洲等地的人給大規模馴 化,因此當歐洲人把他帶到這些地方時,對這些人而言都是初 次見到這種食物,便有極大的可能會採取外來語的方式來命名。   另外推文中有人提到「媽媽」,或者進一步說「爸爸」也 是,目前有一些人類學家發現在幾千種不同的語言中,這兩個 詞都有相似的發音,推測這是因為這兩個單詞是人類最早學會 的發音,最初並沒有母親和父親的意思,但是因為母親和父親 是小孩成長過程中相處時間最長也最親近的人,慢慢演變成這 個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114.238

11/13 23:38, , 1F
很合理的說法... 不過大多數的外來語都不是這樣
11/13 23:38, 1F

11/15 10:29, , 2F
蠻有趣的,其實「爸爸」有另一組 t 開頭的發音,像是
11/15 10:29, 2F

11/15 10:32, , 3F
古日語的 titi, 日語的とうさん,英語的 Daddy,
11/15 10:32, 3F

11/15 10:33, , 4F
中國北方的"爹",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關連就是XD
11/15 10:33, 4F

11/15 10:47, , 5F
可能要問專業的語言學家才知道了~~~
11/15 10:47, 5F
文章代碼(AID): #1Elq-3JC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lq-3JC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