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甚麼中國能統一文字?

看板ask-why作者 (怎麼啦)時間14年前 (2010/01/08 21:59), 編輯推噓3(3012)
留言1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45 (看更多)
※ 引述《danny0838 (道可道非常道)》之銘言: : ※ 引述《Oikeiosis (怎麼啦)》之銘言: : : 德語、荷語、英語的語法差異 和 官話跟吳語、粵語的語法差異 : : 要說誰的差異大 這本身並不明顯 : 英語和德語是超爛的例子。 : 你去看德文的文法(德語的語法)和英文的文法, : 單複數、變格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不同, : 歐洲人學拉丁語文,難學的根本不是聲韻的變化, : 而是極端嚴格複雜又與自己語言不同的一套語法文法。 : 相反的,北京語和閩語的語法差異真的是有夠小。 : 你說雙方差異不明顯實在非常牽強。 你可以查閱一下中文維基的吳語的條目 裡面提到吳語有跟普通話不同的完成體、存在體、結果體、定量詞等等的語法 粵語也有某些語序改變的不同語法 各漢語方言之間的語法差異 恐怕比你想的大一點 而你自己也提到了最主要的問題 歐洲各種拉丁語文 聲韻根本就差異不大 語法結構也是由拉丁文簡化而來 中國各方言的聲韻差異更大 語法結構也許差異有限 但也沒有到有夠小 德語跟英語是大家都知道的語言 同屬西日耳曼語 在幾個主要語言中關係最近 真的要說德語跟英語的歷史關係 可能是到八百年前才分道揚鑣 吳語跟官話絕對要更早個幾百年就各自發展 這個例子是不是很爛 我只能說很遺憾 反正看不懂的例子當然是很爛 : : 當然吳語粵語跟官話有同一語源 但是日耳曼語也有同一語源 : : 會荷蘭語的人學英語德語的訓練遠少於漢語官話的人學粵語 : : 所以英語德語的差異是子分支間的差異還是語言間的差異? : : 簡化字是中文 草書跟甲骨文當然也是漢字 : : 但是這些不同的系統 彼此是同類不表示他們是同一個系統 : : 比如說 日本的假名有現在的平假名片假名 但是也有萬葉假名這種漢字假名系統 : : 萬葉假名也是日文 但是這能說萬葉假名是和平片假名同樣的文字嗎? : 「同一種」「文字」本來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因為「種」是泛稱,特異性很低。 : 比方我和美國人同不同種,有人認為同種,他用的種是生物學上的「種」; : 有人認為不同種,他用的是黃種人白種人這個「人種」, : 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就不一樣。 : 如果你說那是中文的「種」不精確, : 那我把問題改成「我和美國人一不一樣」。 : 我從來沒說簡化字和正體字完全沒有差異, : 但在文字上也是一樣, : 對於我和一些版友而言, : 同種或不同種「文字」談到的層次不是簡化字正體字這個層次。 : 分類是為實用服務,我認為簡化字和正體字的差異, : 和英文德文的差異,和英文印度文的差異,是不同層次上的, : 而習慣上認為簡化字和正體字的差異相對不大, : 所以不把它們當二種文字,只當作一種文字下的不同分支。 : 我不在意我們對分類的意見不同,那只是背後觀點不同而已, : 重要的是分類方法背後的依據有沒有理。 : 我認為「依你的看法,簡化字和正體字為不同種文字」是對的, : 但我同樣認為「依我的看法,簡化字和正體字為同一種文字」也是對的。 : 只有你非此即彼,認為只有你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回歸一下原點 我同意分類背後依據很重要 我也樂意接受所有各種分類法則 但是我要講的是你強調「中國跟歐洲不同」是根據不同的標準 : : 文讀是文讀 念文言文是文言文 這是兩回事 : : 念文言文時 往往有傳統的念法 如果是韻文還有叶韻的念法 : : 這不是文讀 就算是發音類似文讀也不是文讀 : : 文言文的發音是方言使用者依據聲韻學的記載而規定的念法 : : 有時後跟文白讀都不同 就算很大部份跟文讀的發音近似 : : 那是因為發展背景近似 不是文讀就是念文言文的發音 : 你講的是因為現代北京語保留的文讀讀音已經不太齊全了,而且很多是為了刻意復古。 : 古人讀同一時空的文章(當時多半用文言文寫),仍以文讀為主, : 我不認為會像你說的叶韻還幹麻,除非他是刻意仿古復古。 我們不知道古人如何念文言文 我們只能從古人的韻書記載的反切來推測 而當時科舉考試用的標準平水韻 其實是跟當時實際用的所有方言、官話 都不完全合韻 (甚至一直有嘲笑用錯韻的笑話) 你認為古人用什麼心態念文言文 如果你有其他的資料可以佐證 那極好 因為你的研究方法 將會超越過去百年來中國聲韻學的研究方法 十分令人期待 : 之所以拿文言語和白話語, : 是因為我要強調古代漢字文獻多半是文言文, : 並不能有效記錄各種語言的日常用語, : 所以一些人以為文言文能夠保留方言是不合適的。 : (一大堆日常用語的客體、語法都沒記載) : 而全世界現在除文言文以外的書寫系統都是白話文, : 都能夠記錄對應語言的日常用語(只要文獻齊全)。 香港人、吳語使用者應該都可以告訴你 他們有「口不同書」的習慣 即使現在都是白話文了 他們仍然沒有我手寫我口 : 在語言學上,德腔X腔拉丁語都歸在拉丁語,屬同一種語言, : 不管讀白話文還讀文言文,粵語、閩語、X語,都歸於不同的語言; : 存在獨立的拉丁語,但不存在獨立的「文言語」。 : 這是我的分類方式,我的論述都是根據這個; : 你的分類呢?從之前的文章實在看不出來。 如果獨立的文言語不存在 那獨立的拉丁語也不存在呀 大家都知道 拉丁語是個「已死」的語言 千百年來拉丁文都是一種書面語 一個死的語言 當然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發音 所以各種腔調的拉丁語 只是某些約定俗成的發音方式 而隨著不同的使用對象有不同的發音 同樣的 文言文在古代有官方編修的韻書規定「標準」的念法 但是這些「標準」的念法 隨著時代改變 在方言中仍然演變出不同的念法 (我的分類方式? 我的原則就是文言文如何分類 拉丁文就如何分類) : : 用現代語言念文言文 現代人是很難聽懂的 : : 我們會認為我們聽得懂 是因為我們受過教育 看得懂文言文 : : 所以如果義大利人念拉丁文 : : 他會不會被義大利受過教育的人認為是「外語」 這真的很難講 : 我打賭一定當外語。 : 義國人受過教育的都懂英語英文,他們還是認為英語外語英文外文; : 義語我雖不確定,但對於許多種歐洲語言, : 拉丁語之於X語的差異多半遠大於英語之於X語, : 你可以把X代入像「法」、「西」等等。 : 既然英語都是外語了,差異更大的拉丁語沒理由不是外語。 話可不能這麼講 義大利幾乎所有字幾乎都可以找到拉丁文字源 比例比日文的漢字還高 日本人不會認為「漢字」是外來語 拉丁語跟義大利語發音相似 主要的拼法也類似 (甚至有人覺得義大利語就是簡化的拉丁語) 最主要收藏拉丁文典籍的梵蒂岡更位在羅馬 光光用聽的 瑞士義大利語可能還比義腔拉丁語更像外語 英語對很多國家都是外語 但是拉丁語是不是外語 這可沒這麼簡單 : 不同的,我們無論能否完全理解, : (完全理解其實也不是癥結,同一種語言的東西本來就常不能互相理解, :  只要雙方知識領域不同) : 從來不認為文言文是外文,「文言語」是外語。 : 而且我們認為「國語文言語」之於「國語白話語」之差異, : 小於「閩語」和「國語白話語」之差異, : 所以我們認為前二者歸為同一種語言是合理的。 : 照你這樣說,那英文英語和拉丁文拉丁語也沒啥不同, : 英文就是現代的拉丁文, : 大家都共用文字,然後用各自台灣腔漢語拼音腔日腔德腔非腔美腔來唸, : 也差不多嘛。 現在還有三億人是母語英語 語言學裡面「母語使用者的習慣」就是王道 如果今天這些母語使用者死光了 英文當然就是現代的拉丁文沒錯 : : 不要說粵語閩語了 : : 你就算用國語出去跟人說:「平旦日雨,願市一簑。」 : : 你覺得會有人聽得懂嗎? : : 義大利人念義大利語跟念拉丁語的發音是很像的 : : 聽得懂的人就是因為懂拉丁文 所以聽得懂 : : 而聽不懂的一般人 也會覺得他在講聽不懂的義大利話 : ^^^^^^^^^^^^^^^^^^^^^^^^^^^^^^^^^^^^^^^^^^^^^ : 我不同意。聽不懂的把它當外語,聽得懂的人則把它當拉丁語。 ^^^^^^^^^^^^^^^^^^ 有人用國語跟你講 「汝將奚為?」 你聽不懂時也不會以為人家跟你講外語吧 : : 用國語跟文言文來講也是這樣 : : 你去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個大家都懂 因為大家都學過 : : 去講「平旦日雨,願市一簑。」 大家沒聽過 沒學過 就聽不太懂 : : 但是大家還是會覺得你在講國語 只不過是聽不懂的國語 : : 這情況用閩南語也是一樣 學過就聽得懂 聽不懂就認為是聽不懂的閩南語 : : 同樣都是一樣的狀況 這時候說文言文跨語言 拉丁文不能跨語言 : : 我想是雙重標準的 : 我早就說過我承認且同意這兩者在你說的層次上很像。 : 但我講的這個分類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 而我認為這差異確實有現實上的意義,是make sense的。 : 為什麼這麼像的東西會有不同的分法,我還要再整理一下,所以我寫了以下三句, : 不過如果你死不承認且認為這種分法毫無道理只是雙重標準,我也沒辦法。 : 什麼都不給好像不太好,我先大概列幾項: : 1、語法的差異及其辨識力(孤立語、屈折語) : 2、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 3、語音的辨識程度(音節長度) 從這幾樣我實在是猜不出來有什麼顯而易見的差異 恐怕得麻煩你整理出有現實意義的分法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85.27

01/08 23:06, , 1F
德語和英語雖同屬西日耳曼語,但一個是南日耳曼語,
01/08 23:06, 1F

01/08 23:08, , 2F
一個是盎格魯-弗里西亞語,分支得蠻早的(這維基寫的)
01/08 23:08, 2F

01/08 23:08, , 3F
而且英語受到法語諸多影響,變得跟原本日耳曼語差異不小
01/08 23:08, 3F

01/08 23:09, , 4F
不過確實是有語言學家認為,中國各方言之間的差異,
01/08 23:09, 4F

01/08 23:09, , 5F
比那堆歐洲語言還大......
01/08 23:09, 5F

01/09 00:16, , 6F
沒有固定念法吧 如我們現代念東ㄉㄨㄥ 而不按德紅切念
01/09 00:16, 6F

01/09 00:17, , 7F
ㄉㄨㄥˊ 韻書也只能寄載成書當時的念法而已
01/09 00:17, 7F

01/09 00:18, , 8F
舉個簡單的例子 現代人念韻書是用國語讀
01/09 00:18, 8F

01/09 00:19, , 9F
可是我祖父那時候的切韻分音皮跟音骨 是用台語去切韻
01/09 00:19, 9F

01/09 00:19, , 10F
所以音骨有八個
01/09 00:19, 10F

01/09 00:20, , 11F
台灣漢學私塾是這樣 那中國其他地方的私塾應該也類似
01/09 00:20, 11F

01/09 00:21, , 12F
用當地的話來切韻
01/09 00:21, 12F

01/09 00:22, , 13F
我其實不知道整體在吵啥 只是看到甚麼就亂入一下 勿怪
01/09 00:22, 13F

01/09 02:41, , 14F
音骨有八個? 是哪八個可以一說嗎? 聽來十分令人好奇
01/09 02:41, 14F

01/09 14:35, , 15F
那本書不在手邊 等放寒假回家再補上囉
01/09 14:35, 15F
文章代碼(AID): #1BHpf5dA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Hpf5dA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