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中文拼音化".請說說你的看法

看板ask-why作者 (怎麼啦)時間15年前 (2008/09/01 08:35),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7 (看更多)
※ 引述《INCAS777 (鏡中人)》之銘言: :   這算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了 注音文/破音字/中文拼音化 : 前面二部只能算是鋪梗.最後這個中文拼音化才是重點 : 有幾個問題請教.例如-- : 你聽過"中文拼音化"這個訴求嗎? : 中文拼音化這個想法的背景是由何而來? : 中文方塊字一字一音的優點以及缺點? : 中文拼音化可能產生的好處以及壞處? 可行性? : 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 中文拼音化跟漢字拉丁化是同一件事嗎? 比較有聽過漢字拉丁化說... 自帝國主義擴張後 東亞人一直想要趕上歐美列強 提出了各種方法跟策略 比較保守的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比較激烈的就是「全盤西化」、「脫亞入歐」 現在的我們當然已經沒有什麼這方面的爭論了 因為全盤西化論在中國勝利了 脫亞入歐在日本也勝利了 而全盤西化要徹底到什麼程度呢? 政府制度、法制、軍隊、以科學為主的教育 這些都西化 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曆法要西化嗎?衣著要西化嗎?文字要西化嗎?語言要西化嗎? 日本人將曆法跟衣著西化,文字跟語言都不西化 而發明了數量龐大的漢字詞彙來解決這種問題 但是中國的進步人士則認為中國之落後起因於中國什麼都比不上西方 所以要全面放棄中國的舊東西 其中漢字更是西化遇到的一大困境 所以漢字拉丁化變成了其中一項訴求 這些進步人士(包括傅斯年、錢學同、魯迅等人)主張: 1.漢字難記、難懂、難認、難寫、難念,要改革成拉丁文字才好學好懂。 2.漢字打電報困難,要經過複雜的轉換,不若拉丁文字科學。 3.中文文法缺乏邏輯,文字意義模糊,漢字改革為拼音後就能解決此類問題。 但是漢字拉丁化茲事體大, 這些進步人士光是要用哪種標音的方式標記漢字發音都有困難 所以有一派人主張,先進行漢字簡化,日後再進行拉丁化 於是在民國24年,教育部公佈了簡體字表(後來滯礙難行便暫緩) (接著就是漢字簡化爭論...跟拉丁化的關係就少了) 但是漢字拉丁化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同音字太多的問題 這點在韓國廢除漢字後 可以看到其不良的後果 (同音字太多,必須在專業書籍中加注漢字以區別,但是大多數人漢字量都很少) 其次 漢字在各地方言不同音的特色會使得 原來不同漢語方言的使用者能以文字溝通的局面徹底消失 漢語各方言會成為有文字意義上的各種語言 而且漢字拉丁化將無法完整把中國古典的知識記載下來 有太多意義負載在漢字的形音義中 這樣的改變會損失太多難以計數的文化斷裂 而漢字拉丁化的好處就是可以用26個字母的鍵盤輸入中文 要輸出中文也只要有26個字母即可 據說可以省下龐大的製造印模的費用 隨著電腦時代的進展,這個好處已經沒有太重要的意義了。 以我個人的看法 對於語言文字的任何革新、堅持 往往都是政治性的高於功能性的 對象都是使用語言文字的「人」而不是「語言文字」本身 當初「漢字拉丁化」要攻擊的對象是守舊的中國人 要強迫他們改用新的習慣來顯示他們有革新自己 這是顯示權力而不是真的要求什麼革新 同樣的 漢字簡化對我來說也是同一件事 「中國話」是講哪一種語言?「台灣話」是講哪一種語言? 這也是政治的問題 不是語言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28.205

09/01 13:27, , 1F
嗯,可以參考這個#18IqlWFG (IME)
09/01 13:27, 1F

09/01 13:28, , 2F
倉頡的發明人朱邦復寫的,他還有一套漢字基因理論,可是我
09/01 13:28, 2F

09/01 13:29, , 3F
看不太懂= ="他的論點好像是一個字的倉頡碼有他和字之間除
09/01 13:29, 3F

09/01 13:30, , 4F
了形之間的關係,意思就是你可以看倉頡碼知道這個字的意義
09/01 13:30, 4F

09/03 20:01, , 5F
在下不是朱邦復,這實在太抬舉了。
09/03 20:01, 5F
文章代碼(AID): #18kpZkd0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8kpZkd0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