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如果征韓加入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雲淵)時間14年前 (2010/05/13 12:0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27 (看更多)
※ 引述《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之銘言: : 我的小看法... : 明朝真的是個很恐怖的例子,說穿了最大的問題是地區性,一個非現代,橫跨許多不同地 : 域的大國,又要以中央集權的手段來維持的情況下的困難在明朝上面嶄露無疑。 : 在早期,明朝採取的是用勞力+物資 作為主要的徵稅條件,這個方法不要說非常的"原始" : 而且一來無法有效的轉換資源(米收了能幹嘛? 放久就爛了) 二來對非農民不適用,因此 : 才想到要徵收貨幣,而明朝的中國缺銅(挖光了) ,所以明朝一直對於政府大量發行銅幣 : 有保留,然後又因為奇怪的"正統" 觀念而不去回收前朝的銅幣重鑄。(而且還承認他們的 : 合法性),所以自己發行的貨幣只好用紙鈔。 明代的中國並沒有缺銅,因為沒有大量需求,銅幣的發行不算多主要是因為:1.開採問題。 2.白銀與寶鈔的使用。白銀的使用讓錢幣的大量鑄造發行成為非必要的事情,但明代仍然 有10個皇帝鑄過年號通寶過。 但到了清代,情況就不一樣了,康熙23年以後,開始開採滇銅,在之前的銅一方面從民間 收取,一方面是由日本進口。康熙40年以後則完全禁止銅自由買賣,政府控制原料,之後 開始大量鑄造。 : 但紙鈔的相對基準是什麼? 是銅幣,銅幣有多少流通? 沒人知道 --b .. 那這個基準如 : 何維持? 無解。 因此到了憲宗的時代 這個問題已經離譜到一定要去解決,結果憲宗 : 的決定是。.. 原來一貫寶鈔 = 1000 文銅幣的規定 (朱元璋定的) "直接" 變成 : "每鈔一貫,收錢肆文" ...... 貶值 250% ... 而且這個規定還是比當 : 時市價好 (北京的市價大約是 1:2) 洪武時一共印了694萬錠(一錠=5貫),政府無限制的印行。 AD1376年是一貫=1000文。但洪武9年到23年,寶鈔就貶值到剩1/4。洪武27年就只剩1/6 (約160文),1448年是一貫= 5文,到了明末的1618年,是一貫換0.1文。 : 當時的寶鈔只剩下兩個功能... 一個是發薪水一個是商人過關卡實後徵稅需要用,結果 : 這個現實的命令一下第一個囧掉的當然就是官員(尤其是京官,地方官還可以徵調民力養活 : 自己),所以馬上就通過了加薪的法令,而這實際上等於是大幅增關稅 250% 導致長江中游 : 的商業整個停擺,接下來幾年許多內地地區出現貨物不流通的的大問題。 : 給官員的薪水整個洪武朝一直在轉換,永樂後是米鈔皆發。但除了給官員的薪水外,還有 皇宮的開支、皇戚俸祿、軍兵月鹽、鹽戶工本等。其中鹽戶工本的支付是大明寶鈔流通的 最大渠道,這部分你沒有提到。 此外寶鈔的也不只在商人過關時用,你說的只是船料的部分,其他如戶口鹽鈔、門攤稅、 蔬地果園稅、店舍稅、驢車騾車稅、罰鈔等,就要使用寶鈔。寶鈔都不值錢了,但明代仍 不斷發行,這主要是貨幣回籠問題與政府的規定。一般人不收無用之寶鈔,但交稅卻一定 要用鈔,必須到鈔店去換來用以交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只好又承認關稅不用寶鈔,可用銅錢,結果又開始出現私鑄氾濫的 : 問題。 而且好笑的是明朝倉庫滿山的銅錢,卻不能花,因為他們的帳面上價值跟市面 : 上價值差太多。 : 這一連串的窘境搞到最後就是乾脆通通放棄,最後一條鞭法就是等於完全承認明朝實際 : 運行的貨幣只有白銀,因為白銀完全不是明朝控制的所以也沒有帳面 vs 市面的問題。 : (例如說在"經略復國要編"裡面 宋應昌不論是從北京提領的資金或是所有花費的規劃跟統 : 計都是用白銀在計算) : 但是,這也是末日的開始,因為白銀"完全"不是明朝控制的,所以就是按照地區自由 : 分配,那不用想也知道結果就是北京跟東南地區集中,長江中游也也還ok, 內陸地區卻 : 很缺乏。 導致地區之間的物價差異很大,因為收稅的標準還是一樣,可是在江南一白銀 : 可能只是普通的支出,在西北卻是天價。 等於是間接的放大了地區的貧富問題。 窮的地 : 區的稅負反而更重,再加上個天災,就不難想像為何最後西北變成人間煉獄 (李自成,張 : 獻忠都是從西北開始打出去的) 但是南明到了江南卻還有不小的支持。 收稅標準並沒有說完全一樣,稅的名目極繁,這部分先不談了,但正役的徵收基本上會看 戶等,分為九等,以這標準來徵收,制度上是這樣,但實際上在中央給的額度下,各地是 有差別的,而明代賦稅最重的是在江南。 一條鞭法在各地的情況也都完全不一樣,他不只是一個稅收制度,也是一個幫助地 方政府運作的制度。至於貧富差距的問題,主要還是各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不同,有西。。。,北從 來就是貧窮之地,災荒一起,糧收受到影響,就算稅再低,還是繳不起。 : 這些問題如果是一個相同區域的小國家就都還滿好解決的,但是一個橫跨很多不同區域 : 的大國,卻又要維持中央集權一統性,而沒有現代的經濟知識的國家,卻是很大很大的 : "鈔不行當,而人有必須用鈔之處。"在祖宗成法不可變的觀念下,寶鈔就算已經貶值到不 行,但仍然直到明亡。 大明寶鈔一開始就是國家財政的問題,而不是貨幣流通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1.49

05/13 18:26, , 1F
soga, 感謝捕稱
05/13 18:26, 1F

05/18 09:21, , 2F
感覺印鈔救市有此前車之鑑XD
05/18 09:21, 2F
文章代碼(AID): #1BwtcJ_R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wtcJ_R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