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如果征韓加入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我是善良老百姓)時間14年前 (2010/05/04 12:24), 編輯推噓8(8013)
留言2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27 (看更多)
※ 引述《MerinoSheep (美麗奴羊)》之銘言: : 可想而知小說、日劇和遊戲對現代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啊,也難怪很多人對日本和明朝國力 : 的認知上和實際上的對比會有那麼大的誤差了。日本和明朝國力上的差距並不是在同一個 : 等級上的,用遊戲來比喻,一個還在封建時代,一個已經進入後帝王時代了。 : 大家不要被小說某某大名幾十幾百萬石嚇到了,明朝隨便一個府稅收就有幾十萬石,而且 : 明朝田賦極低,一般還不到三十分之一而已,日本各諸侯國的田賦至少是百分之五十起跳 : 的,到百分之七八十都常見。 : 明朝的賦稅資料在各地方志都記錄得很清楚,我提供一個手邊上有的資料,江西南昌府, : 在萬曆十四年的調查,秋糧共收米481427石6斗2升2合8勺,南昌府算是稅率較重的地區, : 但仍然還不到十分之一,算算一府的田產至少有五六百萬石以上的實力。 : 如果還是不清楚這個數據的意義的話的話,那稍微提醒一下,這代表明朝一個府的經濟實 : 力就差不多抵得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最強大的時候,德川幕府的直轄領地都還不如這個 : 數字,當然這比日本戰國時代任何一個諸侯都還強大得多。 : 上杉謙信、武田信玄?他們最強的時候領地差不多只有五十萬石到八十萬石,指揮的部隊 : 也只有一萬到三萬人左右的水準而已,以明朝的水準來說,這根本就只是一個縣令和一個 : 參將的等級罷了。 : 何況這兩人時代還早了點,他們並沒有真正對決過「天下人」,更從未指揮過那麼強大的 : 力量,那才是真正夠水準的武力,即使這兩人參戰朝鮮,誰能保證他們能表現得比其他歷 : 史(遊戲?)評價遠低於他們的二流角色來得好? : 遊戲可以很好玩,小說精彩與否完全是說書人的功力,即使不是那麼起眼的故事也有辦法 : 鋪陳得精彩刺激引人入勝,就像水滸傳根本就只是強盜和地主的械鬥而已,但讀起來絲毫 : 不比三國演義遜色,甚至文學筆法上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把小說和歷史實況混淆,那就是 : 非常要不得的事了! 但我個人認為您(和版上諸位)的這種理論,又是修正主義過頭的講法 @_@ 首先要回歸原題,我們要討論的是在朝鮮戰役中明軍與日本軍的戰鬥力孰優孰劣 而在這件事情上,很多人主要的誤謬在於用農業生產的國力來直接換算戰鬥力 這種算法用來跨國計算戰力老實說一點都不中肯.... 就算在工業時代,產多少戰車產多少飛機要換算成各國戰力都還要再手動加減修正 更別說非常依靠個人肉體與精神力量的冷兵器時代 日本國內由於社會體制條件類似,AB兩位大名的動員力可以用石高來比較 但是要跨國計算完全不同.... 在此我要再次推薦我的愛書萬曆十五年,明帝國本身是一個難以有效集權的巨大帝國 到了萬曆時代,國家體制早已破敗不堪,前線部隊缺餉嚴重,火器妥善率比國軍還慘 大後方的軍隊則是承平日久,軍籍散失,浮報嚴重,毫無戰力可言 明嘉靖年間的傳奇故事:倭寇72人從浙江嚴州、衢州一路繞過江西饒州,經過徽州等地 進行大縱深的單隊突破,路過的防區明軍人數有十萬之眾,卻毫無指揮系統與戰力可言 零散各自接敵,明軍無一能敵,全部被擊破,最後全部閉門不出任憑倭寇劫掠 最終打到南京,守軍接戰,被殺了八九百人,倭寇不折一人而去 明軍腐敗的國力與戰力由此可見一般 相對而言日本戰國久經亂世,農民兵常被動員戰爭,因此日本的農兵素質遠遠高於 明帝國後方真的只會農耕不會打仗的的農兵 因此用農業力換算戰力根本無甚意義,明帝國的所有堪戰的精銳部隊就是擺在前線 的那些,如果明的抗日援朝義勇軍在朝鮮全滅,那麼明帝國就幾乎沒有預備隊了。 後方的只是肉球,根本不是戰力,這也是為何在明末,北京的主力部隊被闖王殲滅 山海關集團又降清之後,明朝會迅速崩潰的原因,因為後方部隊根本就不是戰力 (明鄭也不是正規軍而是海賊王) 用這種國力來計算戰力的思維,是我們後世犯的標準錯誤 因為我們處在現代國家,政府運作有效,戰爭大量依賴國力與物量,因此有唯物思維 但事實上並不是那麼一回事 回到題目,明軍與日本軍到底誰比較強 本人在此以幾個觀點切入分析: 武器裝備:明軍勝,但事實上火器妥善率不高,而且在火器作為一種戰術防禦性武器 偏重的時代(大砲難以移動,多用來守城,火槍難以裝填,多用於反衝鋒 第一次齊射後依然多要肉搏),對兩方而言都不是本國且難以補給的朝鮮 戰場,實影響有限,因此兩方五五波,差距不大。 人力素質:這也要分兩方面來看。首先日本軍的單兵戰鬥力與小隊戰鬥力勝過明軍。 這是由於日本戰國長期的戰亂競爭。但是也是因為日本戰國的分裂,讓 日本軍很少有大部隊整合的經驗,因此常見日本軍缺乏協調整合與戰略 規劃,相對而言巨大國家的明軍戰略素養較佳。 也就是說:以排,連,營等級的戰術戰鬥,日本軍勝。以團,師,軍團等 級的指揮藝術,明軍勝。可參見諸多戰史。 個人結論總評:所以如果要論明軍與日本軍強,我認為朝鮮發生的一切就是最有力的 說明,以及一個已經被驗證的結果。那就是:"互有勝負,不相上下" 朝鮮事實上是一個很公平的戰場,兩方都是遠征,明軍的堪用之兵 大半出盡,日本軍的動員極限也幾乎出盡。因此明與日本我認為都是 軍事上的總力戰爭,明軍輸光了就沒了,他後方不算是部隊。 (西北邊防軍集團與北京軍集團有各自敵人,無法移動,非預備隊) 因此歷史上的結果說明了一切。我自己的結論就是:日本的軍事力 有巨大帝國明同等級的水準,以一個小島國而言,可說是非常強大, 人才輩出,遊戲小說的背景其來有自。 而日本最終在朝鮮沒達成戰略目的,則有統治集團自己在政治外交 與戰略上的誤判失誤,怨不得人。 明雖然是巨大國家,但在農業社會,巨大有時就是包袱。這是政治體 制與社會體制的天然極限,明帝國沒有很多板友說的那麼強,以AOE 來講,他也不是後帝王時代。盛清與晚清才有後帝王時代的水準。 明也只是封建時代而已。所以我要在此提出修正主義的修正主義 XD 結論就是:以國家戰鬥力而言,我認為:桃山日本,明帝國末,以及 建國號清的時代的女真,這三者是同等級的。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64.165 ※ 編輯: ZMittermeyer 來自: 123.193.64.165 (05/04 12:25)

05/04 13:06, , 1F
看了看你的火器和人力素質的評論
05/04 13:06, 1F

05/04 13:07, , 2F
我反而覺得以日軍的人數優勢應該要打贏萬曆朝鮮戰爭才是
05/04 13:07, 2F

05/04 13:11, , 3F
因為日本軍指揮藝術很差,無目的的展開戰線,將領會
05/04 13:11, 3F

05/04 13:11, , 4F
因為個人軍功與好惡決策,加上總體戰略不明政治宣傳
05/04 13:11, 4F

05/04 13:12, , 5F
失敗才會如此,所以我說日本軍只強在營級以下戰鬥
05/04 13:12, 5F

05/04 13:12, , 6F
而軍團級的整場戰爭落於被動打不贏也就不易外了
05/04 13:12, 6F

05/04 13:19, , 7F
這個論述看起來是夠大可以獨立出來外面做另一個面向了 @@
05/04 13:19, 7F

05/04 17:02, , 8F
你所謂的封建時代定義是?東西方傳統定義 則秦以後無封建
05/04 17:02, 8F

05/04 17:09, , 9F
中國沒有但日本有啊
05/04 17:09, 9F

05/04 19:07, , 10F
封建定義是AOE定義,這是閒聊請勿認真....因為AOE的
05/04 19:07, 10F

05/04 19:07, , 11F
後帝王時代有工業工廠可以一直生大砲XD 明沒那麼威
05/04 19:07, 11F

05/04 20:18, , 12F
萬曆是快速衰敗的開端,還有張居正的餘蔭,還沒那麼爛。
05/04 20:18, 12F

05/05 02:13, , 13F
但是倭寇侵擾南方之後,有戚繼光練兵、張居正變法。朝鮮
05/05 02:13, 13F

05/05 02:15, , 14F
戰役離張居正變法不遠,那時明軍應該沒那麼廢。而且我很
05/05 02:15, 14F

05/05 02:16, , 15F
懷疑,就算是南方倭亂的同時,北方戍邊的部隊是否一樣差
05/05 02:16, 15F

05/05 02:18, , 16F
當地衛所制破壞程度沒有內地大,而且還有蒙古不時冦邊
05/05 02:18, 16F

05/05 02:20, , 17F
至於小隊戰鬥力你是從萬曆十五年得出的結論嗎?其實「倭寇
05/05 02:20, 17F

05/05 02:21, , 18F
大多是中國人,跟攻朝鮮的是不同批人。南方倭寇那種小組
05/05 02:21, 18F

05/05 02:22, , 19F
自動伏擊明軍的基層凝聚力,反而在日本國內少見
05/05 02:22, 19F

05/05 03:30, , 20F
這時明軍是否使用三眼銃了?
05/05 03:30, 20F

05/05 14:42, , 21F
已經使用了
05/05 14:42, 21F
文章代碼(AID): #1Btw68rX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tw68rX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