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看板Warfare作者 (carsen)時間1年前 (2023/05/02 18:22), 1年前編輯推噓3(3037)
留言40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helldog (媽寶地狗)》之銘言: : 許多明朝城池有外圍工事,不代表大凌河城也有;直到8月初,大凌河的 : 主體才勉強完工,根本沒機會做外圍;當皇太極從8月開始圍城挖壕溝時, : 期間無任何戰鬥行為,也沒無須拔除明軍城外據點,所以你不能用 : 「明朝城池外有外圍工事」這樣的"通論來"討論大凌河城的防禦。 [圖]清軍從八月七日到八月十三日對大凌河的多次戰鬥。 https://i.imgur.com/fybsCvq.png
出處:《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三)。 https://bit.ly/44ggzwZ  「見七十騎出城,追擊我採薪人,汗命擺牙喇兵下追,生擒明都司一員」 雙方小規模接觸戰,清軍捉捕明軍低階軍官,詢問城內情報。  「帶我放炮漢人,炮擊城西隅」 清軍砲擊城牆,向明軍展現其擁有遠程火力。  「汗命侍衛等往擊出城明兵,斬十一人」  「明馬步兵約百人出城,鑲白旗布顏圖、譚拜親隨擺牙喇追之,斬三十餘人」  「明馬步兵約五百人出城,額駙達爾哈率八十人擊之,斬五人,追至城壕」 雙方交戰,清軍追擊到大凌河城的明軍城壕。  「明兵誘惑,圖賴進戰,額駙達爾哈繼進。見兩黃旗進,八旗兵亦進戰,   兩藍旗兵抵城下,捨騎步行,於壕內鏖戰,   時立於壕內明兵、城上明兵炮矢齊發,   副將孟坦、革職副將屯布祿、備御多貝、侍衛戈里陣歿,士卒十人歿於陣」 清軍被明軍引誘,進攻大凌河城的明軍城壕,清軍官兵陣亡。  「以紅衣炮擊城南西隅一台,穿其垛牆,擊死一人,台明兵驚降」 清軍用西洋大砲拔除大凌河城的外圍工事。  「列車盾於所獲台下,以紅衣炮、大將軍炮擊城之南面,壞其垛牆四、樓二」 清軍攻克了外圍工事之後,推進重型火砲攻擊大凌河城的垛牆、敵樓。  「我漢軍以炮擊毀城東隅一台,擊死台上六人,其餘明兵棄台夜遁」 清軍用火砲拔除大凌河城外的明軍據點。 可以看到雙方有多次的戰鬥交鋒,大凌河城的明軍有挖掘城壕並設置火炮, 外圍也有明軍的堡臺工事以掩護大凌河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59.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83022947.A.B89.html

05/02 18:38, 1年前 , 1F
我在主文有說過軍突圍過5次。
05/02 18:38, 1F

05/02 18:38, 1年前 , 2F
你說的明軍在壕內,大淩河牆上火炮齊發,我ㄧ直認
05/02 18:38, 2F

05/02 18:38, 1年前 , 3F
為那是明軍攻入
05/02 18:38, 3F

05/02 18:38, 1年前 , 4F
清軍的壕溝,並不是窩在自己的戰壕理。
05/02 18:38, 4F
 「兩藍旗兵抵城下,捨騎步行,於壕內鏖戰」 清軍進攻到「城下」的明軍壕溝。

05/02 18:40, 1年前 , 5F
「以紅衣炮擊城南西隅一台,穿其垛牆,
05/02 18:40, 5F

05/02 18:40, 1年前 , 6F
擊死一人,台明兵驚降」、跟你更前面貼的炮擊城西
05/02 18:40, 6F

05/02 18:40, 1年前 , 7F
隅,我都覺得是
05/02 18:40, 7F

05/02 18:40, 1年前 , 8F
攻擊大淩城本體。
05/02 18:40, 8F
 「以紅衣炮擊城南西隅一台……台明兵驚降……   列車盾於所獲台下,以紅衣炮、大將軍炮擊城之南面」 清軍在「所獲台下」以重型火砲攻擊大凌河城的垛牆、敵樓。

05/02 18:42, 1年前 , 9F
那種出來砍柴被清軍砍死、抓到的,不能算軍事行動
05/02 18:42, 9F

05/02 18:42, 1年前 , 10F
吧。
05/02 18:42, 10F
斷絕敵方補給不算是軍事行動?捕捉敵軍詢問情報不算軍事行動?

05/02 18:47, 1年前 , 11F
所以城池本體一個台被打死人,上面的兵會出來投降這樣...?
05/02 18:47, 11F

05/02 19:07, 1年前 , 12F
那可能是攻擊城外好幾里遠的章台呀,大淩城週邊有
05/02 19:07, 12F

05/02 19:07, 1年前 , 13F
上百個類似的章
05/02 19:07, 13F

05/02 19:07, 1年前 , 14F
台,總不能這些哨所、章台都算外圍工事吧。
05/02 19:07, 14F

05/02 19:50, 1年前 , 15F
如你所說,這個台是大淩河城的外圍工事好了,那這
05/02 19:50, 15F

05/02 19:50, 1年前 , 16F
個台,週圍又有
05/02 19:50, 16F

05/02 19:50, 1年前 , 17F
壕溝又有別的工事,可算是明軍的控制範圍呀,裡面
05/02 19:50, 17F

05/02 19:50, 1年前 , 18F
的兵不跑回大淩
05/02 19:50, 18F

05/02 19:50, 1年前 , 19F
河城,不跑到其他的工事去躲避,反而向外走幾百公
05/02 19:50, 19F

05/02 19:50, 1年前 , 20F
尺,去向清軍投
05/02 19:50, 20F

05/02 19:50, 1年前 , 21F
降,不覺得怪異嗎
05/02 19:50, 21F
你所在的堡臺正被列陣虎視眈眈的清軍以火砲攻擊,城堡與其他工事的明軍 都無法救援。你建議應該要離開堡台,在開闊地眾目睽睽之下跑個幾百公尺, 不管敵軍火砲、弓箭射擊或騎兵追擊…… 我覺得這種建議真是怪異。   ※ 編輯: carsen (114.44.59.133 臺灣), 05/02/2023 21:08:08

05/02 21:34, 1年前 , 22F
明軍既然在守城,那為何要挖城濠?? 還是這城濠只是舊有護城
05/02 21:34, 22F

05/02 21:34, 1年前 , 23F
河??
05/02 21:34, 23F

05/02 21:35, 1年前 , 24F
這好像值得研究研究,更了解那時候明軍的戰術
05/02 21:35, 24F
城壕(池)即阻礙敵軍的護城河,當時大凌河城還在興建中,可能尚未引水。 [圖]明代守城兵書《金湯借箸》建議城壕既深且闊,讓敵方無法輕易填壕。    但城壕不能離城太遠,應在鳥銃的有效射程之內,以發揮遠程火力。 https://i.imgur.com/Ot1LzRq.png
出處:哈佛燕京圖書館,系統頁第44頁。 https://bit.ly/3VtgJgG

05/02 23:15, 1年前 , 25F
大清的步兵、騎兵離開壕溝的保護,在無視於大淩河
05/02 23:15, 25F

05/02 23:15, 1年前 , 26F
城的火力,大喇
05/02 23:15, 26F

05/02 23:15, 1年前 , 27F
喇穿過幾百公尺的空地,跑到一個被擊毀的一座碉堡
05/02 23:15, 27F

05/02 23:15, 1年前 , 28F
,捉住投降的明
05/02 23:15, 28F

05/02 23:15, 1年前 , 29F
軍,再走過幾百公尺,回到自己的陣地,然後週圍防
05/02 23:15, 29F

05/02 23:15, 1年前 , 30F
禦工事或城牆上
05/02 23:15, 30F

05/02 23:15, 1年前 , 31F
的明兵,一點反應都沒有,這樣很合理嗎?所以我才
05/02 23:15, 31F

05/02 23:15, 1年前 , 32F
會覺得,這個台
05/02 23:15, 32F

05/02 23:15, 1年前 , 33F
也是個城外N里遠的章台,早就被孤立了,城牆被打破
05/02 23:15, 33F

05/02 23:15, 1年前 , 34F
、週圍又全是
05/02 23:15, 34F

05/02 23:15, 1年前 , 35F
清軍,只好降了。
05/02 23:15, 35F

05/02 23:15, 1年前 , 36F
某天我軍用紅夷炮打爆了大淩河城外面的一個哨所,
05/02 23:15, 36F

05/02 23:15, 1年前 , 37F
隔日,又用紅夷
05/02 23:15, 37F

05/02 23:15, 1年前 , 38F
炮攻擊了大淩河的城牆,以語意來說,這兩句話並沒
05/02 23:15, 38F

05/02 23:15, 1年前 , 39F
有不合理吧。
05/02 23:15, 39F
大凌河之役簡單的說是清軍人數有限,雖然擅長打野戰,也帶來了重型火砲, 但是並不願意直接強攻大凌河城、損兵折將。此時八旗的甲兵僅一萬多名, 而助陣的兩萬蒙古部隊戰力堪慮,野戰只能打打順風戰,要攻城就更加免談。 因此清軍採取掘壕圍城的策略,一方面斷絕大凌河城的補給,一方面也隔斷 大凌河城明軍與救援明軍,便於運用其有限的兵力,等明軍出城再加以攻擊。 清軍帶來了大約40門左右的重型火砲,包含3門西洋大砲;而大凌河城內大約 有15門左右的重型火砲,包含2門西洋大砲。清軍在重型火砲方面佔有優勢, 因此開頭先砲轟城牆以展示威力,也多次用火砲攻克大凌河城外圍堡臺。 這些堡臺會干擾清軍的移動範圍和後勤補給,曾有清軍在割草餵馬與運糧時 遭到堡臺的明軍襲擊。大凌河城的明軍也試圖要奪回被清軍攻佔的外圍堡臺。  「明兵出城,攜梯三架來攻我所獲之台,豎梯戰時,鑲紅旗下擺牙喇營軍   追擊至壕內」  「大凌河城明兵來攻我所獲之台,   我漢軍參將排開籐牌,炮槍齊放,敵敗回城」  「大凌河城兵出,圍困我所得之台,豎梯攻時,兩紅旗、兩藍旗、鑲白旗、   蒙古二旗、擺牙喇、營兵齊進擊敗之,斬千餘」「使壅於門而掩殺之……   明兵因無馬乘騎,俱步行出城」   ※ 編輯: carsen (114.44.59.133 臺灣), 05/03/2023 00:48:34

05/03 01:33, 1年前 , 40F
了解,我知道了,這些台是外圍工事。
05/03 01:33, 40F
文章代碼(AID): #1aKEHZk9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KEHZk9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