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從西方角度看晚明遼餉效能 [6]

看板Warfare作者 (想飛的魯蛇企鵝)時間6年前 (2018/03/09 19:17), 編輯推噓8(8076)
留言84則, 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11 (看更多)
※ 引述《innominate (innominate)》之銘言: 事實是,崇禎元年魏忠賢倒台後,明朝政府恢復財政緊密管理的政策,一度把軍費壓到較 低,財政缺口也有逐步彌補的機會,只是在己巳之變後逐漸無法挽救。如果天啟年間可以 不要中斷以財政出發的國策,未必會走到崇禎年間的地步;甚至如果能夠透過教會人士如 孫元化等人逐步取得西洋技術,軍隊的實力只要沒發生兵變就能有增強的可能。 當然這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只是指出明朝確實有這樣的可能性而已。 關於崇禎年間的財政政策,可參考〈崇禎朝薊遼兵變與餉稅重整〉。 : : 1.當時的人根本不知道確切人口數,明朝官方紀錄還停留在八千萬。 : : 2.後金幾乎戰無不勝,和談只不過是外交策略而已,又不是劣勢求和。 : : 你一廂情願的認為皇太極沒信心沒鬥志,問題是絕大多數研究都不是這樣解讀, : : 難道松錦之戰後他一度與明朝談判,也是因為認為打不贏嗎?這也太悖離實情了吧。 : 可我看的研究大部分都這樣解讀 哪些研究? : 就像你說的 : 當時的人怎麼知道人口數? : 後金又怎麼知道明朝的能量有多大? : 他們認知的是明朝很大 : 明朝可以打輸了又來,他們敗一場就要亡了 : 若和事果成,則何必爭上下?但各據其國,互相贈遣, : 通商貿易,斯民俱得力田生理,則兩國君臣百姓,共享太平之福矣! <清太宗實錄> 你一直迴避滿清入關前從沒大敗過這個事實,如果真的那麼害怕戰敗,還會向明朝要求那 麼多、那麼嚴苛的條件?這根本就不合理。 〈論努爾哈齊與皇太極對明朝軍事戰略戰術之異同〉:「崇德七年......皇太極很好地利 用講和,把握戰機,積蓄力量製造輿論,贏得民心。」 「後金與明雙方其實一直都無意講和,講和只不過是雙方軍事戰爭的一種輔助手段。從一 開始皇太極利用明朝假意講和,順水推舟,向天下百姓表明自己不是戰爭的始作俑者,以 爭取民心,為後來攻打明朝做輿論前提。」 「所以明朝為避免兩面作戰,提出講和,以作為緩兵之計,打算先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 回頭再攻打後金。後金統治者看出明的意圖,決定繼續攻打明朝。」 : 隆慶和議後,蒙古有沒有打?有啊,但有沒有大打出手?沒有 隆慶和議的背景是什麼?明朝掌握了對方的重要人物。後金有碰上什麼非得要求明朝的因 素嗎?明朝又沒有人質,也打不贏,人家為什麼一定要談? : 賴建誠的書中就提到這一點 : 邊鎮糧餉的結構對應於俺答 : 在嘉靖25年以前,年例銀未超過百萬兩 : 嘉靖中葉因為跟俺答作戰,年例銀上升到600萬兩 : 到隆慶後下降至250萬兩 : 到萬曆因為遼東戰事又升到500萬兩 : 你說隆慶議和有沒有幫助? 《邊鎮糧餉》裡面明明就有提到把年例銀當作軍費開支是錯誤的方法: 「可以明白年例銀只是邊鎮經費的一部分,根本不夠用,還要靠鹽引、漕運、民運等各種 管道來補充。」「年例銀只是邊鎮糧餉中的一部分」 從第二章的內容可以知道那些數字都不能盡信,而且萬曆年間只有五年、21年、30年太倉 歲入大於歲出,只看歲出的話萬曆年間也沒有比先前出現顯著下降,年例佔太倉的比例在 萬曆五、六年或者18、28、29、40、45年也全都不比先前低。隆慶議和造成明朝的支出降 低完全不符合該書提供的內容。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73.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0594226.A.BDA.html

03/09 19:25, 6年前 , 1F
到此為止吧,你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
03/09 19:25, 1F

03/09 19:26, 6年前 , 2F
但我建議你可以把賴明誠的書完整讀完
03/09 19:26, 2F

03/09 19:27, 6年前 , 3F
但如果讀完後你還是這樣想,哪就這樣吧
03/09 19:27, 3F

03/09 19:28, 6年前 , 4F
至於和談與否,歷史上崇禎就沒有正式去談
03/09 19:28, 4F

03/09 19:28, 6年前 , 5F
剩下的都是後人自己的解讀,各自表述罷了
03/09 19:28, 5F

03/09 19:29, 6年前 , 6F
的OD確,真的不認為後金能滿足止於遼東。議和後金也會怕明
03/09 19:29, 6F

03/09 19:29, 6年前 , 7F
休養積蓄力量反擊不是嗎,停戰對雙方都是戰術上喘息之用
03/09 19:29, 7F

03/09 19:30, 6年前 , 8F
但感覺樓上的說法說服不了誰啊XD
03/09 19:30, 8F

03/09 19:32, 6年前 , 9F
推針鋒相對的理性討論,反觀隔壁版金門王 XDD
03/09 19:32, 9F

03/09 19:33, 6年前 , 10F
Oswyn,你不想討論可以不要討論
03/09 19:33, 10F

03/09 19:33, 6年前 , 11F
我沒有要說服你,你也不能代表其他人
03/09 19:33, 11F

03/09 19:34, 6年前 , 12F
進來酸言酸語的,你不想看可以左轉
03/09 19:34, 12F

03/09 19:36, 6年前 , 13F
但一堆問題樓上都選擇迴避,如糧如何賣至後金、誰有餘糧
03/09 19:36, 13F

03/09 19:37, 6年前 , 14F
光就個全國有餘量的數字就想像過多而無實際能執行的方式啊
03/09 19:37, 14F

03/09 19:38, 6年前 , 15F
一開頭的論點就有問題了,後面不都只成想像嗎
03/09 19:38, 15F

03/09 19:39, 6年前 , 16F
如樓上舉的賴明誠書中是否有通商後賣糧、如何實行的內容?
03/09 19:39, 16F

03/09 19:40, 6年前 , 17F
哪跟俺答怎麼通商的?那些商人都是憑空想像的?
03/09 19:40, 17F

03/09 19:40, 6年前 , 18F
你可以去查隆慶和議,俺答通商
03/09 19:40, 18F

03/09 19:41, 6年前 , 19F
商人可以跟蒙古通商,就不能跟後金通商?
03/09 19:41, 19F

03/09 19:41, 6年前 , 20F
蒙古難道比較近?
03/09 19:41, 20F

03/09 19:42, 6年前 , 21F
你要看誰有餘糧,請看梁方仲的書
03/09 19:42, 21F

03/09 19:42, 6年前 , 22F
不認為那時的蒙古跟後金能作比擬,參考價值何在
03/09 19:42, 22F

03/09 19:43, 6年前 , 23F
討論到這裡我覺得已經夠了,再下去也不會有結果
03/09 19:43, 23F

03/09 19:44, 6年前 , 24F
你覺得沒有就沒有
03/09 19:44, 24F

03/09 21:10, 6年前 , 25F
掩答汗有野心勃勃與一路大贏嗎?
03/09 21:10, 25F

03/09 21:10, 6年前 , 26F
我記得它只是跟妹控孫子爭奪
03/09 21:10, 26F

03/09 21:10, 6年前 , 27F
幼齒
03/09 21:10, 27F

03/09 21:10, 6年前 , 28F
正妹,娶來當小三補眼睛的老人。
03/09 21:10, 28F

03/09 21:10, 6年前 , 29F
雙方也沒發生大型戰事導致明朝連敗
03/09 21:10, 29F

03/09 21:10, 6年前 , 30F
這跟皇太極征服蒙古擊敗朝鮮打爆明朝
03/09 21:10, 30F

03/09 21:10, 6年前 , 31F
意志心態上應該是沒啥可比性。
03/09 21:10, 31F

03/09 21:13, 6年前 , 32F
皇太極八成會用戰事優勢要脅大量銀糧
03/09 21:13, 32F

03/09 21:13, 6年前 , 33F
然後更多資源造重砲,很快再次翻臉
03/09 21:13, 33F

03/09 21:17, 6年前 , 34F
朝鮮也曾經戰敗被迫送錢又互市,
03/09 21:17, 34F

03/09 21:17, 6年前 , 35F
沒幾年皇太極又找理由再次打爆征服它
03/09 21:17, 35F

03/09 22:31, 6年前 , 36F
各有各的論點吧 各自都有所本
03/09 22:31, 36F

03/09 22:41, 6年前 , 37F
講的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麼
03/09 22:41, 37F

03/09 22:41, 6年前 , 38F
講的是宣傳戰的一部份,做的才是實際所想
03/09 22:41, 38F

03/09 22:42, 6年前 , 39F
不是有餘糧就通的了商,政府的徵集調度能力跟相對應的交通
03/09 22:42, 39F

03/09 22:47, 6年前 , 40F
都要考量進去,既然都提到賴建誠先生了,賴先生有一篇寫
03/09 22:47, 40F

03/09 22:48, 6年前 , 41F
芬蘭大饑荒的文章https://goo.gl/B6ksh4
03/09 22:48, 41F

03/09 22:49, 6年前 , 42F
直接講重點:國內糧食的市場分隔性高(整合性低),運輸條
03/09 22:49, 42F

03/09 22:49, 6年前 , 43F
件極為重要,導致糧食價格無法單一化,江南有沒有糧?有
03/09 22:49, 43F

03/09 22:50, 6年前 , 44F
但江北一樣是大饑荒,為何?交通條件惡劣所致
03/09 22:50, 44F

03/09 22:50, 6年前 , 45F
這是政府失靈跟市場失靈雙重的打擊,不是糧食生產問題,
03/09 22:50, 45F

03/09 22:51, 6年前 , 46F
是分配問題,在明末政府還有這樣的能力維持嗎?
03/09 22:51, 46F

03/09 22:53, 6年前 , 47F
明末漕運如何?海運如何?
03/09 22:53, 47F

03/09 22:54, 6年前 , 48F
明末不是生產力出大問題,而是隨著政府的行政能力急速下降
03/09 22:54, 48F

03/09 22:55, 6年前 , 49F
分配跟管理還有交通出了大問題,這才是重點
03/09 22:55, 49F

03/09 23:42, 6年前 , 50F
阿勒坦汗跟皇太極還是不能比的 阿勒坦汗在蒙古史上的地位
03/09 23:42, 50F

03/09 23:43, 6年前 , 51F
是不比達延汗 更不用說其他有名的蒙古汗
03/09 23:43, 51F

03/09 23:45, 6年前 , 52F
他獨尊黃教其實傷害蒙古人很深 讓蒙古人的積極性消失了
03/09 23:45, 52F

03/09 23:46, 6年前 , 53F
整個民族把精力都投入宗教活動去了
03/09 23:46, 53F

03/10 00:36, 6年前 , 54F
朱由檢需要的是百萬具T-850
03/10 00:36, 54F

03/11 22:43, 6年前 , 55F
企鵝哥,那同時期歐洲軍隊的火力,營或旅的火砲有多少
03/11 22:43, 55F

03/11 22:44, 6年前 , 56F
你之前說英國人覺得野戰軍的理想火力,野戰軍是多少人
03/11 22:44, 56F

03/11 22:59, 6年前 , 57F
明軍重砲太少,但輕砲數量遠勝於歐洲,不能靠這彌補?
03/11 22:59, 57F

03/11 23:01, 6年前 , 58F
歐洲每2000人有6門3磅砲,但大明火器營有160門1磅砲
03/11 23:01, 58F

03/12 00:44, 6年前 , 59F
身短,藥少,放彈不遠,無照准而難中
03/12 00:44, 59F

03/12 00:45, 6年前 , 60F
明軍多數野戰火器仍是這樣的東西。
03/12 00:45, 60F

03/12 00:46, 6年前 , 61F
八旗厚木盾車已經足以抵擋舊式火器
03/12 00:46, 61F

03/12 00:49, 6年前 , 62F
後來碰上紅夷重砲才被震撼到。
03/12 00:49, 62F

03/12 00:51, 6年前 , 63F
早期冷兵器才是主力,舊式火器輔助用
03/12 00:51, 63F

03/12 00:52, 6年前 , 64F
破虜砲放散子,當然會被木盾車擋住,如果是1磅實彈
03/12 00:52, 64F

03/12 00:53, 6年前 , 65F
可能檔不住
03/12 00:53, 65F

03/12 01:15, 6年前 , 66F
nomic大的舊文章有提到確實打不穿
03/12 01:15, 66F

03/12 01:16, 6年前 , 67F
明軍車載輕砲對上滿洲的車盾
03/12 01:16, 67F

03/12 01:16, 6年前 , 68F
威力
03/12 01:16, 68F

03/12 01:16, 6年前 , 69F
遠遠不夠;需要數千斤等級紅夷砲
03/12 01:16, 69F

03/12 01:18, 6年前 , 70F
城上銃砲迭發,每用洋砲則牌車如拉朽
03/12 01:18, 70F

03/12 01:20, 6年前 , 71F
名稱應該是滅虜砲,不是破虜砲。
03/12 01:20, 71F

03/12 01:21, 6年前 , 72F
輕砲是對付沒盾車戰術的軍隊仍有優勢
03/12 01:21, 72F

03/12 20:39, 6年前 , 73F
彈重5-60g的重musket能打穿木盾,彈重一斤的滅虜砲打
03/12 20:39, 73F

03/12 20:40, 6年前 , 74F
不穿木盾,不覺得其論證是很怪嗎?除非滅虜只裝散子
03/12 20:40, 74F

03/12 23:26, 6年前 , 75F
厚盾車不是一般木盾。算是古代窮人版複合裝甲
03/12 23:26, 75F

03/12 23:26, 6年前 , 76F
一層牛皮一層鐵皮再加數寸厚木,過厚不留槍眼
03/12 23:26, 76F

03/12 23:26, 6年前 , 77F
跟在後面的士兵也是批甲的。一開始就為擋火器
03/12 23:26, 77F

03/12 23:26, 6年前 , 78F
跟明軍那種只擋蒙古弓箭的輕型木盾車差異很大
03/12 23:26, 78F

03/12 23:32, 6年前 , 79F
還有明朝的北軍火藥據說降規嚴重,
03/12 23:32, 79F

03/12 23:32, 6年前 , 80F
北方麻秸灰甚輕,但可人發藥,若作筒藥無力……
03/12 23:32, 80F

03/12 23:32, 6年前 , 81F
……柳灰者一寸厚板二層俱透;麻秸灰者透一層
03/12 23:32, 81F

03/13 00:01, 6年前 , 82F
goo.gl/Losc3D 以前討論也提過明軍愛用散彈
03/13 00:01, 82F

03/13 00:03, 6年前 , 83F
我想是因為虎蹲滅虜之類大量傳統舊式輕砲,
03/13 00:03, 83F

03/13 00:03, 6年前 , 84F
管短打不準,射程短,射速差。要增加命中機會
03/13 00:03, 84F
文章代碼(AID): #1QecqolQ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QecqolQ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