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民國初年不重視軍工業的原因?

看板Warfare作者 (KAU)時間12年前 (2012/03/03 03:20), 編輯推噓12(12033)
留言45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44 (看更多)
日本陸軍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是使得他們的武器越改良越走回頭路的一大致命傷,而採用霍 奇克斯機槍與其保彈板概念,更是使得後世日本輕兵器長達三十年光陰都在原地踏步的罪 魁禍首。 相對於可以選用彈鏈與保彈板兩種供彈方式的法國原裝貨,日本在國產的三年式(6.5子 彈)與九二式(7.7子彈)等後繼的國產重機槍全是使用30發保彈板設計。在此給不懂槍 械的人們解說一下吧,所謂的保彈板便是一種功用類似彈匣、但只是給一排子彈托住便利 進彈的薄片,簡單地想像成類似栓式步槍的彈莢片那樣捆住30發步槍彈編成一排的裝置, 就應該能容易理解了。 http://img5.itiexue.net/1295/12953069.jpg
如附圖,保彈板與保護套 日本這邊的理解是,早年機關槍連續射擊時將導致過熱甚至膛炸的問題,不僅浪費子彈而 且危險,所以使用保彈板裝填的話,就可以強制限制機槍射手的連發射擊,在換彈之際自 然使槍管冷卻了。同時,相對於馬克沁式的布製彈鏈容易因為折痕、濕氣與污泥而導致進 彈故障,或是金屬彈匣的高單價成本與冗重,使用保彈板不但節省材料、輕便而且又相對 地高信賴度。 這乍聽之下似乎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保彈板式構造當然也有它的一筐子缺陷。與可以保 護子彈免受泥沙混入的密閉式彈匣不同,保彈板因為是開放構造所以也一樣會吃沙受潮而 發生卡彈問題,因此得使用紙製的保護套包裝起來,或是裝進彈藥箱裡,到要用時才撕開 包裝紙進行裝填。而這就在戰場上造成了非常漫長的裝彈空檔,顯然不是實用的設計。雖 說理論射速有每分450發,但考慮到連發射擊時平均每4.5秒就要更換一次保彈板,就算再 純熟的射手也需要2~3秒時間拆去包裝紙或是打開彈藥箱裝上彈藥,若要發揚火力則一分 鐘最多可能會裝填八至十次───所以顯然是不太可能達到理論上的最大射速。 不管是面對國府的二四式機槍,乃至美國的M1919白朗寧、英國維克斯等可以使用彈鏈行 連續射擊、而且擁有水冷套筒以延長槍身過熱限界的重機槍對手,這種只能使用30發保彈 板、裝填漫長、持續火力貧弱的重機槍,顯然都不是理想的面壓制火器。 這是因為日本陸軍基本上不把重機槍當作別國的重機槍使,實際上日本使用重機槍的方式 更像是集中編成的一個砲兵連那樣使用。相較於可以兩人運用的MG34、M1919白朗寧,或 是三人運用的M2五零機槍,日本給他們的重機槍班編制的十分厚重───需要用上11名士 官兵與兩匹馱馬,才能運用這麼一挺重機槍。 雖然這是種只能打三十發的重機槍,但考慮到含腳架在內近60公斤的可怕重量,那用上這 麼大一個班只為了操作一挺機關槍倒也挺合理的。搞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的東西出來,持 續火力貧弱,運用困難,到底能有什麼好處? 結果日本陸軍的答案是給它加上光學瞄準鏡當狙擊槍用。確實,近60公斤的重量可以吸收 所有後座力不成問題了,彈道穩定性想必非常優秀───但事到如今,還有人記得這是把 機關槍嗎?擔憂浪費彈藥、過度強調一擊一殺精度的日本軍於是交出了這麼一份答案。 相較於德國的MG34/42給出的簡單答案:縱使它擁有每分1200發的驚人射速,但也僅僅是 加上一個可以單發點放的次扳機,就使得一切浪費彈藥的困擾迎刃而解了。連續射擊時的 過熱,則可以用快換槍管克服;同樣地,它也擁有光學瞄具,要拿來作長距離狙擊一樣勝 任無礙,不含腳架11公斤、含三腳架也僅30公斤而已。 於是我們看到了相對於德意志的「合理主義」,日本式的兵器研發有更濃厚的「堅持自我 」特色存在,面對彈藥不足的困擾,他們並不是用改善後勤來開源,而是限制本身的彈藥 消耗量去節流,從而造成了整體攻擊力與作戰效率的受限。雖然是說想要省錢,但是考慮 到霍奇克斯、三年式與九二式重機槍一挺要十幾來人扛著牽馬拖驢的操作,這並沒有節省 到哪裡去啊? 一把槍爛或一種武器差可以說是偶然的不幸───例如德國人也弄出過G11無彈殼步槍這 種昂貴又會自爆的囧槍;法國人有過史上最爛輕機槍朽朽;俄國人有過沒有保險的托卡列 夫;美國人有過像TBD這種除了當靶以外想不出什麼更好用處的爛飛機。 但如果是連續幾十年一整個系統的武器樹全出了問題,從老槍到次世代的新槍都明顯有著 嚴重的缺陷,那這就不是偶然或以偏概全,而是整個研發體系乃至背後的運用哲學必然有 著什麼非常可怕的疏失。 而戰後自衛隊採用的豐和六二式笨蛋機關槍,與六四式解體步槍出問題的原因,據日本那 邊的陰謀論指出,是由於政府希望扶植國產軍火廠家,但自衛隊員額又鐵定不夠滿足廠家 的市場需求,日本又不可能出口軍火───於是就演變成設計時刻意增加零件的數量,增 加精密複雜度與製造工時成本,延長交貨時間,如此一來就可以花上二十年時間來換裝一 型步槍還換裝不完,完全足夠撐到自衛隊開始打算換下一型步槍綽綽有餘,工廠員工們就 不怕失業啦! ───雖然僅僅是個日本軍迷之間流傳的謠言,但套用同樣的邏輯到九0式戰車或是F-2 支援戰鬥機上,卻又突然顯得合理好解釋所有關於日製武器為何價格高、產量少、換裝慢 的種種質疑了。當然,不管怎麼樣苦了的都是在第一線操作這些東西的兵,不是後方作這 些決策的官。 最後我要特別為自己和日本辯護一下。雖然我乍看之下經常發一些黑日本捧美帝的文章, 但我其實是很熱愛日本的。沒有日本我就沒新番看、沒ACG可以享受、也沒有(洋人做的 )幕府偷偷窩可以玩───我只是基於在課堂上、書本裡、網路中對日本的瞭解,加上一 點個人的研究,所以會對日本的問題提出一些愛之深責之切的評語罷了。 同時,戰後的日本有戰後的問題,但這已經比起戰前的日本要好上幾萬倍,我完全是願意 承認戰後日本擁有獨步的技術力,比如電子科技、精密加工與微型化技術等方面,均有非 常傲人的成就。HONDA的引擎贏過好幾次F1賽車、而中國、韓國大多數所謂的國產車引擎 蓋底下,也都塞的是日本製造的引擎。 但日本還是喜歡搞獨自規格、喜歡研發一些實際上無三小路用的東西、總是搞一體均霑人 人有獎的分贓式競標案…呃,好處與壞處、光與影總是一體兩面的嘛。 總之,發這些文章是希望大家更能客觀地、輕鬆地去看待實際上存在的那個日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9.241.141

03/03 03:30, , 1F
半導體業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爾必達算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03/03 03:30, 1F

03/03 03:30, , 2F
的象徵:日本是怎麼輸掉80年代高達八成的市佔率的優勢..
03/03 03:30, 2F

03/03 04:30, , 3F
因為沒賺頭所以不做了
03/03 04:30, 3F

03/03 08:28, , 4F
03/03 08:28, 4F

03/03 08:40, , 5F
日本獨特規格最有名的就是行動電話通訊標準,直到iPhone才算
03/03 08:40, 5F

03/03 08:42, , 6F
半攻破日本堡壘(據稱iPhone有些許功能在日本無法使用)
03/03 08:42, 6F

03/03 09:32, , 7F
不是怎麼輸掉 而是三星怎麼贏了
03/03 09:32, 7F

03/03 09:54, , 8F
抗戰初起時中國報紙宣稱日軍自動武器較多 噴錢也噴得比較大
03/03 09:54, 8F

03/03 09:54, , 9F
因此只要堅持抗戰 日軍非得噴錢噴到自己脫水而死不可
03/03 09:54, 9F

03/03 09:55, , 10F
看來日軍老早就預料到這個問題了 很有遠見 (大誤)
03/03 09:55, 10F

03/03 09:56, , 11F
駐印軍的美軍顧問:中國把你們送到緬甸來是要殺敵打勝仗的
03/03 09:56, 11F

03/03 09:56, , 12F
幹嘛要節省子彈? 給我打!
03/03 09:56, 12F

03/03 10:32, , 13F
03/03 10:32, 13F

03/03 10:40, , 14F
推,越熟日本其實就越黑日本XXD哈日之後是知日,知日之後是
03/03 10:40, 14F

03/03 10:40, , 15F
黑日XXD
03/03 10:40, 15F

03/03 10:41, , 16F
ㄟ都,相對於最低潮期一個師只有三千人的國軍,日軍一個機
03/03 10:41, 16F

03/03 10:41, , 17F
槍班一槍十一人真是OX的凱啊XXD
03/03 10:41, 17F

03/03 10:41, , 18F
這算是變形的拯救失業問題嗎XXD
03/03 10:41, 18F

03/03 11:45, , 19F
日本這思維,難怪最近某動畫會降低駕駛員性能以配合MS XD
03/03 11:45, 19F

03/03 11:54, , 20F
瘋狂的開發試作產品 但生產力真的也只有試作 無法規格量產
03/03 11:54, 20F

03/03 12:17, , 21F
等等,所以是從11人的重機槍班變成了11人的狙擊槍班?這...
03/03 12:17, 21F

03/03 12:27, , 22F
M2可以當狙擊槍喔
03/03 12:27, 22F

03/03 12:30, , 23F
但阿根廷人運用上沒有把這種作法當成定制吧...?
03/03 12:30, 23F

03/03 12:38, , 24F
就結果來說,後來日本陸軍的重機槍班完全喪失了機槍班的
03/03 12:38, 24F

03/03 12:39, , 25F
角色,因為口徑一樣裝彈一樣多(都只有30發)的話,那使用
03/03 12:39, 25F

03/03 12:39, , 26F
九六、九九式之類重量約十公斤的輕機槍合理多了。
03/03 12:39, 26F

03/03 12:40, , 27F
重機槍則完全成為陣地戰與碉堡中配備的固定武器。
03/03 12:40, 27F

03/03 12:46, , 28F
嗯,瞭解了
03/03 12:46, 28F

03/03 13:13, , 29F
意識型態的問題早就反應在當年手動與半自動模式的選擇了
03/03 13:13, 29F

03/03 13:23, , 30F
謝謝高仔的文章 這解答我的疑惑 因為據說當年霧社事件中
03/03 13:23, 30F

03/03 13:23, , 31F
賽德克人有擄獲日本的3年式重機槍 卻遺棄不用
03/03 13:23, 31F

03/03 13:23, , 32F
聽你這樣一講不用還頗合理的
03/03 13:23, 32F

03/03 13:27, , 33F
日本步槍不但生產慢 進步速度也慢,89式步槍生產了12年到
03/03 13:27, 33F

03/03 13:27, , 34F
2000年還是只有生產了11萬把, 到今天還在生產89步槍
03/03 13:27, 34F

03/03 13:29, , 35F
65k2步槍差不多同時間開始量產,現在都逐漸退出一線部隊了
03/03 13:29, 35F

03/03 13:29, , 36F
聯勤不但生產第二代的5.56步槍(t91)還可能搞第三代
03/03 13:29, 36F

03/03 13:30, , 37F
日本還在20年如一日的89步槍
03/03 13:30, 37F

03/03 13:33, , 38F
拉一打一準度好又適合伏襲,幹麼用又重又沒比較多的機槍XD
03/03 13:33, 38F

03/03 13:47, , 39F
給樓上:假如莫那魯道他們撿到的是MG39,他們會揀去用的
03/03 13:47, 39F

03/03 14:21, , 40F
可惜以當年的技術沒辦法做到跟毛瑟槍一樣好用的機槍啊
03/03 14:21, 40F

03/03 14:55, , 41F
其實日本戰前也有些不錯的獨門科技,雖說數量種類不多
03/03 14:55, 41F

03/03 14:55, , 42F
例如在新加坡"擄獲"的八木天線...XD
03/03 14:55, 42F

03/03 19:41, , 43F
03/03 19:41, 43F

08/13 07:21, , 44F
不是怎麼輸掉 而是三星 https://noxiv.com
08/13 07:21, 44F

09/16 03:31, , 45F
拉一打一準度好又適合伏 https://daxiv.com
09/16 03:31, 45F
文章代碼(AID): #1FKHsFpf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44 篇):
文章代碼(AID): #1FKHsFpf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