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震怒] 希特勒當年為什麼要進攻俄國 …

看板Warfare作者 (新的operation)時間17年前 (2007/02/05 21:5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160 (看更多)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 引述《heinkel (新的operation)》之銘言: : : 首先,1941年蘇聯在德軍一擊之下,光是鋼產量就損失了58%,而到了1944年, : : 德國的煤產量仍多蘇聯1.6億噸,鋼鐵多2300萬噸(3500 vs.1230) : : 德國的工業實力高於蘇聯是毫無疑問的 : : 至於英美,比德國要高是無庸置疑的,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武裝了一支龐大的空軍. : : 三支龐大的陸軍---英.美.蘇,沒有美國,蘇聯仍會擁有全球最龐大的裝甲部隊, : : 但只能靠牛車補給及靠旗語指揮!---再加上一支超級強大的海軍(總噸位接近 : : 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摧毀德國地面交通線,那最後登陸及會戰的結果將不問可知 : : 而聯軍的策略將非常簡單:用無限制物資優勢一壓再壓,反正砲彈砸到你頭上, : : 我又不會痛! : Common Sense--丟炮彈過去﹐自己也會痛﹕丟炸彈下去﹐會有高射炮 : 和敵方飛機打上來﹐丟炮彈過去﹐對方也會有炮彈飛回來。要丟炮彈和 : 炸彈到德國人頭上﹐美國人不用死傷? 物資最終是要"人"去丟的﹐拜托~~ 我丟了200顆砲彈你只有10發可以丟回來,我再怎麼死傷,只要我不是蠢D, 要比你多還真困難 : 設定﹕蘇聯在1941年底沒扛住德國攻擊﹐簽訂布列斯特條約第二退出戰爭。 : 德國在1942年夏天就可以丟四到五個裝甲師到北非給隆美爾﹐調幾百架飛 : 機給凱塞林﹐配上1942年末突尼斯行動那種規模的補給﹐在夏天敲掉馬耳 : 他和托布魯克﹐掃盪地中海沿岸的英國海軍基地﹐把坎寧安和奧金萊克趕 : 出埃及﹐在阿拉伯人配合下派一個分遣隊去搞掉英國在兩伊的油田。這時 : 候邱吉爾還能不能象史實那樣以400:25熬過不信任投票﹐就不太好說了。 : 羅斯福在1943年的國情咨文中說過﹕軸心國也知道﹐他們要贏戰爭就得在 : 1942年--雙方都知道﹐1942年是美國的戰爭潛力動員而未充分發揮階段﹐ : 遮天的飛機﹐蔽海的軍艦﹐幾百萬的大兵﹐都還在制造、列裝和訓練過程 : 中﹔沒有蘇聯咬住德國﹐英國人1942年在中東就死定了。 : 接下來也許會有1942年的媾和﹐畢竟希特勒也不那麼想毀滅大英帝國﹔如果 : 邱吉爾被不信任掉﹐英國也有哈利法克斯。更多的可能是英國人繼續挺 首先,德國人在1940年就已經得到結論:派往北非的兵力以4個裝甲師左右為宜, 再多難以補給 所以,再增調2個師也就差不多了 再多2個師能幹啥?的確,德國人很可能會殺進開羅,也就如此了, 以這樣薄弱的軍隊想長期控制中東是辦不到的! 英國會不會接受談和?!要是1941年中遇到這種狀況,還有點可能,1942年?! 英國人要是接受談和了,他們連老蔣都不如啦! 而縱使讓德國奪取了中東又如何?!不如何,德國沒有資源也沒有人力更沒有時間 建立"大北非長城",於是盟軍照樣能在1942年登陸北非開始踢德國人屁股! 要能避免盟軍登陸北非除非德國取得大西洋海權,我相信我不用解釋,任何人 都能理解這是個天方夜談 是的,這樣一來,1943年盟軍仍將在北非作戰,要收復北非可能要等到1944年--- 阿拉伯人?!那是標準的"風派",哪邊贏自然會倒哪邊---於是,義大利得等到 1944才能進攻,重返歐陸至少得等到1945年 : 下去﹐等著1943年。 : 那麼﹕西線的防御﹕沒有了蘇聯﹐希特勒並不會丟200個師去大西洋壁壘﹐ : 而是會裁減1/3的陸軍兵力﹐把東線的"人力"丟回工廠和高射炮位﹐把東線 : "物力"丟更多的資源給新潛艇和飛機的研發﹐把西線的地雷和工事加厚個 : 幾倍。XXI和XXIII型潛艇也許能提前一年交付(這玩意其實比V彈和Me-262更 : 有意義些)﹐Me-262也會成熟得更快。再把東線的空軍‧全‧部‧拉回西線。 : 這種情況下﹐英美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在客場搶到西歐天空的制空權﹐要花 : 多少時間才能二次奪回大西洋之戰的主動權? 而且搶到這兩個東西以後﹐ : 英美有沒有‧決‧心‧在地面戰鬥上死上一兩百萬人打進柏林﹐還是在登陸 : 後﹐在血流成河的法國原野上再次停下來﹐打出一個1918年停戰第二? 空軍你就不必作夢了 史實:1944年夏德國在東線只有不超過4個日間戰鬥機聯隊,另外14個日間戰鬥機 聯隊加上幾乎全部夜間戰鬥機聯隊全在西線跟南線 然後,那些"百戰普通飛行員"---擊落上百架的Ace畢竟是少數,這些"普通 飛行員"才是部隊的中堅---在1944年上半年就受到無法恢復的戰損,制空權 照樣易手! 東線的戰鬥機兵力本來就已經"幾乎全部拉回西線",仍舊沒改變什麼! 要改變史實除非德國在1944/1就有上千架技術成熟的噴射機及合格飛行員, 那你需要的是讓Me-262在1940年中就試飛才有可能! 同樣的,所有更佳的螺旋槳戰機,除非能趕在1943年底開始大量服役,否則他們的 影響力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跟蘇聯好像都沒啥關係,跟設計人員腦容量的關係說不定還大一些 我算要1年才能取得制空權已經夠給面子了 至於西線工事加厚1倍或是100倍,只要你失去了空優,一點都不會改變戰爭的勝敗, 改變的只是幾萬傷亡數字而已 為什麼?!啊!你每門砲每日就是只有不超過30發砲彈,機槍每日就是只有不超過 1000發子彈,所有運輸全面癱瘓,你要用啥打?! 你當然可以選擇在西線只擺20個師,他們就會有足夠補給量,然後一個班防守 1KM海防線,整個登陸區只有1個裝甲師做預備隊,同時希望盟軍只用2個師來登陸 啊!我就是彈藥不足,還是可以給你登陸部隊很大傷亡呀! 對!但盟軍高層對此是願意接受的,所以才會決定冒著惡劣氣候在1944/6/6登陸, 而且第一個明顯表態支持的就是對傷亡異常敏感的老蒙 事實上如果你在西線擺上120個師兵力---假設復員部分人力好了---盟軍為了 確保登陸成功會需要在第一波投入更多兵力,那就需要更多登陸艇.更多部隊, 延後6~12個月登陸也是合理的,這仍在前述"重返歐陸得等到1945"的容許範圍內 說到潛艇,這一定會有威脅,只不過提早1年開始服役,德國能夠提供足夠數量嗎? 數量不足---這一直是德國潛艇部隊的問題---你可以妨礙對方取得主動,減緩 兵力集中速度,但你無法取得主動並斬斷運輸! 我對數量是懷疑的,但是數量不夠仍會造成問題,這問題仍可包括在"重返歐陸 得等到1945"的容許範圍內 等盟軍上了陸,那就要苦戰了,只不過(不考慮原子彈)只要盟軍有制空權,德國 陸軍就只能延後失敗的到來,而不可能獲勝,也不可能打和 決心?!為什麼沒有?!只要能不停推進,就會有"決心"! 在法國血流成河?!像1918年?!這存在2個誤謬: 1.英.美人力資源是德國的三倍,真打成僵局,德國會先垮,但我不認為會產生僵局 2.為什麼不會僵?!一次大戰西線死人400萬一無所成立基於戰鬥是步兵vs鐵絲網+ 機關槍,而當坦克大量使用後就註定這種僵局不會再出現!自然,1945不會再現 是的,德軍會拼命抵抗,盟軍會損失慘重,進度不會太快,可是只要德軍失去空權, 他們的運輸就會被重擊,前線將領永遠只能以缺乏的物資去與敵周旋,你能撐多久?! 吃不飽餓不死的部隊,最容易被迫犯下愚蠢錯誤,導致兵力不斷失衡 而盟軍要做的就是蘇聯人幹過的事:不停的壓,遲早可以壓進柏林! 所以,晚1~2年盟軍打入柏林是合理預期 -- 戰爭就必須假設,甚至於我們可以說,一切偉大的領袖他們之所以偉大 在於他們永遠都在假設並總是終究命中目標 在沒有重要情報外洩且雙方物質差距不超過數倍的前提下, 勝利者之所以勝利總是在於他能夠比較正確的假設到對方的假設 而使他的假設能夠應付對方的假設,換言之如果沒有假設,那麼絕大 多數的戰爭便不會有勝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4.202

02/05 22:07, , 1F
推連老蔣都不如 XD
02/05 22:07, 1F

02/05 22:31, , 2F
如果是這樣真,邱吉爾真的連老蔣都不如了
02/05 22:31, 2F
文章代碼(AID): #15npRZsP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1 之 160 篇):
文章代碼(AID): #15npRZsP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