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2D semantics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yaya)時間17年前 (2007/02/08 22:51),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3 (看更多)
記得你以前曾問過我哲學家和哲學工作者有何區別, 我想可以從這邊討論起。 每個人接觸哲學或研究哲學的原因和理由來自四面八方, 有的純粹喜歡哲學,有的哲學對他而言只是過站, 我知道有人喜歡欣賞哲學,走馬看花,做蜻蜓點水式的接觸。 基本上,我無權置喙,除非我是招收學生的老師。 不過我個人不喜歡百科全書式淺淺地吸收哲學, 固然難以提煉新意,不過我的理由主要不是這個, 而是這種態度和我的生命沒有關聯。 這是什麼意思?一個笑話? 也許吧,像我不是很能理解為何有人如此瘋同人誌、迷角色扮演。 哲學對我來說是個態度,不完全是認真與否的態度, 而是它對我來說重不重要,重要通常伴隨著認真。 當然,哲學作為一個學位、作為一個工具有其重要性, 唯有作為一個反省、反思的態度才真正和我的生命有所連結。 像是Decartes當初在寫沈思錄時,懷疑起外在世界的存在, 儘管教科書常將他的這種懷疑當作方法論的懷疑, 但我從他的寫作中卻深刻感受到他是真的徬徨, 怕外在世界不過是場魔鬼的騙局, 他的行文中不斷地提,若真是這種結果,該怎麼辦? 他是真正關切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對他而言是重要的,就生命而言。 若某個人對哲學問題沒有熱情,則一個對哲學問題和他的生命沒有關聯。 乍看之下,他會提出很多很多的問題,有的也許滿深入的, 一旦給他真正想要的,例如工作完成或分數或專家的答案, 他就會很滿足,而不再進一步追問, 他會「忘記」問題,除非再度因為好奇或其他原因而問。 然而,若該問題對他的生命有所關聯,他會充滿熱情, 即使他回答不出來,但他總是不斷地試圖找尋回答。 思考哲學常會提出問題, 若只是試圖找出他人的破綻,而對問題本身沒有關懷, 充其量不過是個哲學工作者的作為。 有的人想當哲學家,有的人只想當哲學工作者, 這本來就是價值選擇。 最後,我不同意你的是, 你似乎將整天搞翻譯看作是哲學工作者, 而(希望)登上國際期刊看作是一名哲學家的必要條件。 我認為工作內容不是重點, 儘管刊登於國際期刊和哲學家的正相關性, 可能比刊登於國際期刊和哲學工作者的正相關性來得高。 換言之,一個不在學院內發表期刊的人,可能是個哲學家。 我同意你所提的做哲學的方式,不要只是繞著外圍打轉, 這基本上做任何學問不都是如此?要深入阿。 一個具有哲學關懷態度的人也許還不是個哲學家, 卻已經走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 ※ 引述《A1Yoshi (我是妖西)》之銘言: : ※ 引述《realove (realove)》之銘言: : : --- : : btw,對於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 : : 有沒人有研究 或有興趣討論滴哩.. : : anyway..這幾個issue在哲學上都十分重要 : : 但也不太好處理 所以希望有同好可以一起討論囉:) : : 有興趣者 請回mail到我信箱 或在板上回文也行 thanks. : 你之前問我覺得該怎麼搞哲學。事實上搞法很多種。不過,針對 : 你這種我有些看法: : 對各種哲學問題有興趣,肯定是好事。不過,只留在興趣層次, : 東摸一塊西碰一點,我想是不夠的。 : 理想的情況是,一個主題清楚的讀書會後,有後續的發表或發展 : 。否則,走馬看花式地「瀏覽、欣賞、觀摩」哲學名作,我個人 : 除了看到某種個人的心理滿足與安慰外,看不到其它更有意義的 : 東西。 : 而我其實懷疑,這種方式如何可能訓練出好的哲學家。因為,我 : 的感覺是,哲學要變成身體的一部份,而不能當作某種客體、作 : 品般欣賞而已。除非哲學對你來說本來就只是副業,只是玩具, : 那麼你這麼做無妨。 : 所以,如果是想當哲學家,我覺得最妥當的作法其實不是這樣東 : 看西看,而是你有一個核心的問題,由那個問題出發,等需要時 : 再觸及其他議題。如此一來,一方面不容易忘,一方面,得到的 : 東西才會真的是自己的(因為自己主動組織過,用自己的方式、 : 自己的理解)。 : 也就是說,學哲學應該是垂直樹枝狀的,而非水平網狀沒有起點 : 的(其實不只哲學,每一個領域都類似)。 : 我深信,一個熟知各種哲學議題與文獻的人,和哲學家,兩者之 : 間是有差異的。前者只是文獻整理員而已。或,換種方式說,前 : 者是大學生幹的事,研究生不能幹這種事。我大學時也聽一堆課 : 東看西看看了些東西。不過那只適用在那階段而已。 : 後者不斷寫有創意的書,前者,只能不斷地翻譯或背書解說而已 : 。了不起一點的,也許可以寫教科書就是。 : ---- :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在講屁話。不過看看我們的老師輩,先不論發 : 國際論文的能力,這點我嘲笑過很多次;有幾個出過幾本真的好 : 哲學書(教科書、翻譯不算)? : 若沒有或極少,大家不妨想想,原因在哪兒? : 而想完這個,更請接著想:大家只想變成那種水準的哲學家(匠 : )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34.200

02/08 23:12, , 1F
中肯推
02/08 23:12, 1F

02/09 00:42, , 2F
外行人請教一個問題: 如果充滿熱情不斷尋找答案的人正走
02/09 00:42, 2F

02/09 00:43, , 3F
在成為哲學家的路上, 那要怎麼樣才算真正成為一個哲學家
02/09 00:43, 3F

02/09 00:44, , 4F
呢? 是已找到答案的人嗎? 或是能說服別人他找到答案的人?
02/09 00:44, 4F

02/09 00:46, , 5F
以前修傅佩榮的通識,他講過一句話讓我印象蠻深的:"不必擔
02/09 00:46, 5F

02/09 00:50, , 6F
心會問倒我 所有你們想得到的問題 我們哲學家都已經準備
02/09 00:50, 6F

02/09 00:51, , 7F
好答案了~ 不過會這樣講 大概也因為修課的都是非本科生吧
02/09 00:51, 7F

02/09 04:15, , 8F
傅佩榮....-.-|||
02/09 04:15, 8F

02/09 09:46, , 9F
不問態度,而問實績的話,能成一家之言的人才有資格稱
02/09 09:46, 9F

02/09 09:47, , 10F
哲學家吧,至於傅先生,演講費好像賺很多
02/09 09:47, 10F

02/10 02:11, , 11F
咦?原來傅佩榮講話這麼沒格調嗎??
02/10 02:11, 11F
文章代碼(AID): #15opa5PT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opa5PT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