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困擾我很久的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會有" …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小斌)時間20年前 (2004/07/26 06: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69 (看更多)
※ 引述《reader (讀者)》之銘言: : 所謂的啞口無言,我想顯然只是某些觀者的形容詞吧。更多的應該是 : 不同領域之間,不易對話的情境。何況過往所謂的 AI 幾乎就等於是 : 自然語言處理,對於語言系統能否達致神經系統的等價關係,多年來 : 一直是被連結論者嗤之以鼻的事情,亦即 John Searle 只是用另外的 : 描述來論證這件事。 : 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兩個系統所能處理的複雜性,是否具有等價 : 關係,搞語法操作無法達成 Strong AI, 根本就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 真不知道是哪些人如此執迷不悟,搞到連外行人都看不下去。 : 現在的問題,其實僅僅在於複雜度是否要提昇到量子層次,一定得要 : 靠量子電腦才能達成而已。於是大腦運作是否運用到量子效應,就是 : 一個重要問題,如果被證實了,還得再確認它是否影響到基本的感知 : 能力和思考能力。這影響的主要是人工智能發展進度的評量,而不是 : 最終是否能夠達成的問題。 : 我們真正要面對的哲學問題,是人類如何對待人工智能的問題。例如 : 異結構的智能系統,即使溝通沒有障礙,是否能夠被視作人類,以及 : 人們要如何對待這樣的智能系統,特別是在有「失控」的危機時。 : 這是科幻作品常見的主題,美國人多半是危機感深重,而日本人則是 : 同情心泛濫,因為美國人想像中的人工智能,多數以男機械人的面貌 : 出現,甚或是巨大無匹的半神級超級智能,而日本則多的是美貌無敵 : 純潔善良的小女孩樣貌 XD : 其實關鍵根本不是標準和評斷,而是「認同」。但這個問題,則如同 : 人類如何對待異族,如何對待其他生物,特別是如何對待力量比人類 : 強大的生物一樣,要問人造智能研究者,不如先問問人類自己。 : 唯一跟人工智能研究比較有關係的,則是在技術倫理上,要怎麼處理 : 有可能造人類生存危機或人類尊嚴危機的研究,又要如何判定。 : 所以我說,很多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是有些人愛牽拖到別的地方去。 : 哲學家們分明可自行處理如何對待異結構的人工智能的問題,不需要 : 去問別人是怎麼做的。 : 也許我需要提醒的地方,則是原生的人工智能發生率恐怕甚低,純粹 : 機械體而不靠生物技術更是如此,最有可能出現的是人類與人造物的 : 各種形式結合,包括智能的部分或全部結合及完全或不完全的轉移, : 或者是由生物腦 (甚至就是人腦) 改造出來的智能。就不要老是想像 : 美國人喜歡的那類金屬機械人系統,純生物技術的智能製造或轉移, : 包括用人類胚胎或基因而改造製作的,也得考慮。 : Chinese Room Argument 真的很過時了。拜託有點新意吧。 我想外國 為什麼會啞口無言 應該不是你的意思 我想過度專業的台灣 才會產生你說的問題 不過這不是爭論的重點 我想你總是避開我最重要的問題 還有你一直誤解我的意思 我想問的是 單一系統 如人腦 這些感覺經驗的產生機制 我想 當然現在有許多有機制解釋記憶 但我不是想了解記憶而已 或是學習 現在我不是反對 兩個複雜系統是不是等同 而是更重要的 單一系統 為什麼有主觀"感覺經驗"呢?? 連科學家 都不敢 說這兩個系統 或是有理論可以解釋心靈 為什麼你有這麼強的信心呢?? 而且你為什麼不回答 到底什麼機制產了"感覺" 我唯一 希望你能把我解開這個謎題 因為 我對這個問題 很有興趣 既然你那麼強 是否可以幫我解開這個問題呢?? 我在說一次我的問題 為什麼客觀的物理系統 會有主觀的感覺呢?? 也就是所謂的心靈 或是感覺 經驗呢?? 而且 並不是什麼腦區負責什麼 而更是 物理世界跟主觀經驗的連結是什麼?? 還有我說過很多次了 你的意見 我不反對 你說的這些 我以前也講過一模一樣的話 但開始研究人的腦神經的時候 會發現 他完全無法解釋主觀經驗的產生機制 這些不是我講的 都是現在最前線 腦神經科學家說的 還有Chinese Room Argument 不是在單純說電腦 不能有複雜的系統 而跟人一樣 我認為他說的是 電腦沒有產生主觀經驗的機制 不過在這一點 我同意 John Searle並沒有回應說 為什麼電腦不能有 也是他目前理論 最有問題的地方 不過最後再說一次 我希望能知道 物理世界跟主觀經驗的連結是什麼?? 希望大家能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而不是單純的比較兩個系統的複雜度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64.230 ※ 編輯: darkbing 來自: 140.129.64.230 (07/25 22:15) ※ 編輯: darkbing 來自: 140.129.64.230 (07/25 22:22) ※ 編輯: darkbing 來自: 140.129.64.230 (07/25 22:23) ※ 編輯: darkbing 來自: 61.62.151.70 (07/26 01:10)
文章代碼(AID): #1112tQ-R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6 之 69 篇):
文章代碼(AID): #1112tQ-R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