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產權 文林苑核心課題

看板Urban_Plan作者 (邀棋前請先知會)時間12年前 (2012/04/07 21: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1 (看更多)
※ 引述《xainbo (Abbo)》之銘言: : 推 coalar:我真想回說:笨蛋,問題不在產權。 04/06 11:39 : → coalar:但作者是我尊敬的華老師,所以先推一下 04/06 11:39 : → coalar:本案的核心課題應在是否值得為此種"公益"剝奪王家產權 04/06 11:42 這篇社論或許你會有興趣 而我也不清楚他所指為何 回應僅是為了資訊流通分享 都更未爆彈知多少?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7687 作者 吳庚 (退休大法官)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pages/吳庚/118795611538242 責任主編:王顥中 「文林苑」都更案爆發衝突成為近日全國注目的事件,其實台北市類似事件已爆發多起, 其中最為人熟知並經監察院糾正的就是位總統府後方之「一品苑」。至於尚未爆發但已爭 訟多時者,亦有不少。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立法者與執法人員對「公益」或「公共利 益」的認知錯誤。認為團體優於個體,公益較私益有更高的價值,乃我國傳統文化的特徵 ,也反映在現行法規或執法人員的思維之中。 《都市更新條例》所採的所有權人或樓版總面積的多數決以及強制排除的措施,都是基於 絕大數人的利益等同公益,少數個人則屬私益。殊不知當前通行的法學上見解,公益不是 整個社群或其中大部份成員利益的總合,而是「各個成員事實上利益,經由複雜的交互影 響過程,所形成理想的整合狀態」。在多元社會須持續的透過公開討論形成共識,而不是 由公權力主體片面決定,都市更新建設美好的景觀當然是增進公益,但在過程中社會秩序 保障個人利益,也是維護公益的一環。 第二項原因是過分重視文書作業,而與現實狀況不符,申請都更的建商須提數十種文書、 報告、繪圖等,表面看來似無瑕疵,但到現場看,並非如此。試舉目前沸沸揚揚,令市府 焦頭爛額的「師大商圈」都更計畫,已知某大建設公司取得建照的更新案,在師大校門對 面,將建成兩棟房屋包含地上三十八層,地下七層之巨型建物,與隔鄰樓房相距僅三、四 公尺,一但動工,鄰房傾斜龜裂可能隨時發生。建成之後平常堵車嚴重,又增加地下數百 停車位,造成交通打結,勢不可免。尤其出現一棟樓房狹窄,高聳入雲的龐然大物,不僅 非常突兀,景觀上不調和,附近居民的房屋安全,日照受損可想而知。浦城街上類似事件 亦然,住戶與商家以合法手段表達異論、陳情、訴願、訴訟據理力爭,希望市政府出面協 調,迄今無解,甚至傳出以反夜市商家之名私下與建商接觸都更之所謂「希望回復社區文 教氣息」的居民,與真心希望商家與社區共存共榮的居民屢有衝突。 許多爭議與居民陳情目的不是反對都更,而是希望市政府出面協調,如果有決策權的官員 到現場勘查一番並加以明確回應,即可發現住戶的陳情有理,避免日後類似王家事故再一 次發生而措手不及。  * 原刊載於中國時報,本文為未經刪節的版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43.208
文章代碼(AID): #1FW3um_e (Urban_Pl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W3um_e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