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科技新貴的年代有多爽??????消失

看板Tech_Job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5/15 17:08), 6年前編輯推噓14(17336)
留言56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1 (看更多)
: 其實主要的差別在於 : 那個年代的年輕人比較有用, : 現在年輕人程度好的也有 但是差的很多。 : 差的都以為自己很優,其實就廢物而已。 : 所以薪水會變少,年薪也是不多 怎麼2018年還會聽到這種言論? 當年竹科的產值其實不高, 現在絕對遠高於當年, 是能分少了 當年房價其實不高, 現在絕對高於當年, 是能買的少了 所以分不到的就是不夠優秀? 買不到的就是能力不夠? 不是呀, 這些都有數據可查, 有歷史可追的 看看當年很多人素質, 也不是什麼頂校或從Google/Apple挖來, 或是競賽得獎的 再看看當年很多人買房的, 相信很多人爸媽也不是什麼公司高層或企業主吧? 那關鍵是什麼? 工號, 還有入場時機 有幾間企業的工號, 幾號前, 幾號後, 直接畫出新貴時期還有現在 這個只要HR丟出資料, 絕對可以分析出KPI關聯性, 真的是最強100人嗎? 還是只是時機, 政策, 以及歷史背景? 而房價就幾個關鍵事件, 早期的70年代起飛, 後來的金融危機, 中韓崛起 台灣本土的SARS, 之後的各種炒房, 都可以列出一個個的大事件劃分 這就不用再多說了吧 出國? 大多喊出國的都是沒出國過的人, 你知道有VISA嗎? 身份限制為何越來越嚴格, 就是以前太多問題呀, 講得好像去跨縣市工作一樣 而在這些大關鍵影響下, 從強者到魯蛇都只是小小的螺絲, 個人影響力太小了 你問那些那些劃分前有賺到一大包的人是怎麼做生涯規劃的? 最好他們講得出來當年預測到的, 很多高層還說自己根本沒想那麼多 重點是, 在吵的, 挑起族群之間意識的, 也不是他們 老是吵幾年次, 能力這種的, 倒不如吵星座還比較有梗 你知道現在NBA路人都在做科學訓練投三分了嗎? 還在說以前多強現在多廢的 應該不管是基本質化還有量化的分析證據都沒有吧 要打破這件事, 首要就是不要在製造各種混亂是非的東西 現在各種資訊都已經爆炸了, 很多人只是發洩自己情緒po文而已 也不是真的有啥具體性建言, 把空間留給有想分享的人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198.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26375325.A.5F2.html

05/15 17:12, , 1F
講這麼多就是生對年代你就發達了
05/15 17:12, 1F

05/15 17:18, , 2F
能發達的就那一小群人
05/15 17:18, 2F

05/15 17:19, , 3F
二十幾年前 整個竹科就兩萬多人 也沒中科南科內科
05/15 17:19, 3F

05/15 17:24, , 4F
10多年前新聞雜誌標題一堆科技業窮的只剩下錢
05/15 17:24, 4F

05/15 17:35, , 5F
推這篇
05/15 17:35, 5F

05/15 18:01, , 6F
05/15 18:01, 6F

05/15 18:01, , 7F
一堆人在那早生20年,那種咖小早生20年大概也只有國中畢業
05/15 18:01, 7F

05/15 18:01, , 8F
還想去發哥領股票
05/15 18:01, 8F

05/15 18:18, , 9F
那個年代還沒人要出國呢 就算出國唸書也是趕快回竹科賺
05/15 18:18, 9F

05/15 18:49, , 10F
哪個年代去外商的也不多
05/15 18:49, 10F

05/15 19:08, , 11F
20年前碩士畢業進竹科的,早在十五年前就薪水加股票一
05/15 19:08, 11F

05/15 19:08, , 12F
千萬,夠買當時新竹兩間房子或是台北一間,光是增值現
05/15 19:08, 12F

05/15 19:08, , 13F
在就兩千萬房產,然後這分紅費用化後的十幾年賺的比
05/15 19:08, 13F

05/15 19:08, , 14F
較少錢剛好養家養小孩
05/15 19:08, 14F
※ 編輯: qmqmqm (59.115.116.224), 05/15/2018 20:21:50

05/15 20:37, , 15F
純噓一樓
05/15 20:37, 15F

05/15 20:46, , 16F
以前進園區就發了 但是以前園區兩萬人 現在三十四萬
05/15 20:46, 16F

05/15 20:47, , 17F
以前考上律師就發了 但是以前一年幾十人考上 現在九百
05/15 20:47, 17F

05/15 21:27, , 18F
以前科技業前5趴菁英可能領近千萬,現在可能領2、300萬,差
05/15 21:27, 18F

05/15 21:27, , 19F
異在這吧!對於中間區段來說,差異可能不明顯
05/15 21:27, 19F

05/15 21:33, , 20F
以前對岸還沒崛起
05/15 21:33, 20F

05/15 22:27, , 21F
我怎麼認識外包廠 20年前or15年前就進園區也沒發了
05/15 22:27, 21F

05/15 22:28, , 22F
一直在亂傳賺多少怎樣 那都是極少數
05/15 22:28, 22F

05/15 22:28, , 23F
以前平均薪水還比現在低, 以前高薪那是少數中的少數
05/15 22:28, 23F

05/16 00:18, , 24F
2008年在某ic廠領過最後一次 之後只剩現金分紅
05/16 00:18, 24F

05/16 02:29, , 25F
其實去美國也還好吧, 花各三百萬念個MS (買工作簽證)
05/16 02:29, 25F

05/16 02:30, , 26F
OPT 就可以工作三年, 去大公司 還幫你直接辦綠卡 The End
05/16 02:30, 26F

05/16 03:02, , 27F
生不逢時 這是命
05/16 03:02, 27F

05/16 09:12, , 28F
多數人都只是道聽途說啊 講的好像20年前全科技業都發
05/16 09:12, 28F

05/16 09:12, , 29F
財一樣 不管哪個年代發的都只會是前面幾趴拉 不用幻想
05/16 09:12, 29F

05/16 09:12, , 30F
05/16 09:12, 30F

05/16 09:44, , 31F
20年前發財的真的是少數。大部分收入沒比其他行業多多少
05/16 09:44, 31F

05/16 09:49, , 32F
看你怎麼定義少數跟發財
05/16 09:49, 32F

05/16 09:49, , 33F
以整個社會來講 1995年前後的電子業員工當然算少數
05/16 09:49, 33F

05/16 09:50, , 34F
但跟2000年之後只剩幾家公司能發得出這樣的分紅 人數比例
05/16 09:50, 34F

05/16 09:50, , 35F
都差太多
05/16 09:50, 35F

05/16 09:51, , 36F
@on32 那要看該公司有沒有上市
05/16 09:51, 36F

05/16 09:53, , 37F
1995年的電子新貴 受惠的是當時電子業的高本益比跟票面分紅
05/16 09:53, 37F

05/16 10:00, , 38F
一樣每股賺8塊, 鴻海現在最高120, 當年是380, 拿一樣數量
05/16 10:00, 38F

05/16 10:00, , 39F
的股票分紅, 價值就差3倍
05/16 10:00, 39F

05/16 10:04, , 40F
以我公司來講, 菜鳥工程師第一年分紅拿1.85張, 股價206
05/16 10:04, 40F

05/16 10:04, , 41F
過了兩年, 拿2.6張, 股價剩40
05/16 10:04, 41F

05/16 10:05, , 42F
這是我親身經歷
05/16 10:05, 42F

05/16 10:21, , 43F
而且我第一次拿分紅時還不是高點 拿的也不多
05/16 10:21, 43F

05/16 10:22, , 44F
再前一年, 股價400, 兩年經歷工程師就能拿4張, 課長就能拿
05/16 10:22, 44F

05/16 10:24, , 45F
8張
05/16 10:24, 45F

05/16 10:28, , 46F
當年我們公司還算是上市電子業發的差的
05/16 10:28, 46F

05/16 10:33, , 47F
以前EPS 8塊的公司發得出的分紅, 後來要EPS 40塊才發得出來
05/16 10:33, 47F

05/16 10:33, , 48F
這就是差別
05/16 10:33, 48F

05/16 12:47, , 49F
就是現在的老闆不肯給而已
05/16 12:47, 49F

05/16 13:15, , 50F
聯發科台積電老闆以前現在是同一個,問問看他們為什麼不給
05/16 13:15, 50F

05/16 13:22, , 51F
之前就代替股東發,現在照實作罷了,看公司競爭力決定阿
05/16 13:22, 51F

05/16 13:23, , 52F
台積還是有緩步前進,聯發科在大陸被高通拐,不然也加更多
05/16 13:23, 52F

05/16 13:24, , 53F
一部分也是大陸用很便宜的資金跟人力替代掉台灣廠商導致
05/16 13:24, 53F

05/16 20:27, , 54F
說網路就查得到的資料結果這篇連資料都沒放,頗呵
05/16 20:27, 54F

05/17 12:33, , 55F
以前進園區是龍中之龍 領得多理所當然
05/17 12:33, 55F

05/17 12:34, , 56F
現在園區 30-40萬員工都是年薪百萬 並不覺得比之前不好
05/17 12:34, 56F
文章代碼(AID): #1Q-gETNo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gETNo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