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工程人員為何不喜歡創業?

看板Tech_Job作者 (twicm)時間6年前 (2018/02/22 23:01), 編輯推噓8(9111)
留言21則, 10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7/22 (看更多)
※ 引述《KILLE (啃)》之銘言: : 昨天在矽谷這 與一待卅年的前輩聊到這問題 : 是這樣的: : 這的創投 會給想創業的人一點錢 : 額度就差不多兩人兩年廿萬鎂 : 也就是一人一年五萬 扣掉有的沒的 : 一人一年拿到是4W2-4W5之間 : (4W5不要以為很高 這物價是台北三倍 房租是六倍) : 而創業團隊中 只有1/5可以成功賣掉 : 賣掉也沒多好 就一百萬收購 創投先拿走百分之五十 : 所以一人可分25W ,也就是一年拿 12.5W : 而市場價 剛畢業是8W,十年經驗,15W不算很高 : 總結來講 是大多數人: : 成功 : 平均一年拿17W5 -- 機率20趴 : 失敗 : 一年只有4W5 --- 機率80趴 : 所以成功也沒多好,就比去上班的工資高個17% : 好處是下次再創業 創投就不再只給廿萬 : 改從五十萬開始 : 要真正成功 要嘛就是一次爆擊 馬上百萬美元入帳 : 不然就是要成功很多次 累計戰功 拿到更多創業金才行 : 統計下來,只有百分之一的團隊可以真正的成功 : 但矽谷人還是前仆後繼的想創業 : 可以說他們傻 被創投拐 但就是有這風氣 : 以上數字都是稅前 : =========== : 那在台灣怎沒這風氣呢 : 電子業 小錢創業(150W) 兩個人搞兩年這類 : 失敗了也沒甚 摸摸鼻子就好 : 成功 雖然也不怎樣 但就個夢 去追 : 大多數人還是想乖乖領薪水 : 那為何會有這種差別呢 個人觀察如下: 1. 就創業者的報酬而言 在矽谷創業 失敗了損失機會成本 不需要賠上身家 在台灣創業 創投會要求你也拿錢出來一起賭 失敗了除了賠上機會成本 有時會背一堆債 創業失敗的經驗在矽谷是加分在矽谷是加分 在台灣不是加分 2. 就創投而言 矽谷習慣冒險模式 創投賠得起小錢讓你玩 萬一做得起來 後面融資更是人吃人創投吃創投的大亂鬥 台灣的創投跟矽谷冒險風格不同 專業和判斷力不足 錦上添花或釜底抽薪型的一堆 3. 大環境氣氛而言 矽谷每幾年就一波新技術 冒險是家常 台灣大環境是 follower 思考 還沒畢業就在想GG, MmnPR 沒想到自己其實該進寶山學新技術 把舊產業汰換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49.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19311712.A.A3C.html

02/22 23:08, 6年前 , 1F
台灣的創業大都是跟風
02/22 23:08, 1F

02/22 23:09, 6年前 , 2F
推 差不多就這樣惹
02/22 23:09, 2F

02/22 23:14, 6年前 , 3F
現在創業的環境又不像郭董那時候,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
02/22 23:14, 3F

02/22 23:15, 6年前 , 4F
你看現在的大老闆都是郭董那時創業的,誰說台灣沒有創業的
02/22 23:15, 4F

02/22 23:16, 6年前 , 5F
風氣,只是要在2018年要創業更困難而已
02/22 23:16, 5F

02/22 23:17, 6年前 , 6F
應該不只年輕人啦! 其實連投資者也是確定要有賺頭,才會
02/22 23:17, 6F

02/22 23:17, 6年前 , 7F
投入資金
02/22 23:17, 7F

02/22 23:31, 6年前 , 8F
1的最後一段是關鍵 台灣比較保守 美國流行美國夢
02/22 23:31, 8F

02/22 23:31, 6年前 , 9F
這不只說年輕人 包含投資者、以及企業老闆
02/22 23:31, 9F

02/22 23:32, 6年前 , 10F
年輕人本身教育保守、投資者選擇風險趨避、企業主又只
02/22 23:32, 10F

02/22 23:32, 6年前 , 11F
看學歷年資不看創業經驗 想創業者變得進退兩難
02/22 23:32, 11F

02/22 23:33, 6年前 , 12F
在美國創業失敗不會賠掉三年年資 在台灣會
02/22 23:33, 12F

02/22 23:41, 6年前 , 13F
台灣創投真的會叫你去貸款賭身家!
02/22 23:41, 13F

02/23 00:02, 6年前 , 14F
憑良心講矽谷Stanford,Berkeley等級的人才水準是也比
02/23 00:02, 14F

02/23 00:03, 6年前 , 15F
我們的台清交強很多. 換做你是金主要撒錢,在矽谷自然
02/23 00:03, 15F

02/23 00:03, 6年前 , 16F
會比較敢灑一點
02/23 00:03, 16F

02/23 00:11, 6年前 , 17F
台灣實質上是政商計畫經濟,何需創業,有科專管道實際點
02/23 00:11, 17F

02/23 00:13, 6年前 , 18F
推樓上
02/23 00:13, 18F

02/23 00:13, 6年前 , 19F
監督很不到位,科專和政府口號公股營行搬錢還比較吸引人
02/23 00:13, 19F

02/23 01:06, 6年前 , 20F
卻實台灣實質上是計畫經濟...
02/23 01:06, 20F

02/23 08:43, 6年前 , 21F
鴇鴇處長表示:乖~別創業~鴇鴇來者不拒,鴇鴇愛台灣~
02/23 08:43, 21F
文章代碼(AID): #1QZjjWey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QZjjWey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