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閩南語與古代漢語的關係的誤解

看板TW-language作者 (古韻~zh.wikipedia.org)時間19年前 (2005/07/20 16:3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9 (看更多)
我覺得原文並未牽扯意識形態﹐頂多是為北方話辯護﹐ 你這篇倒是。。。 ※ 引述《cherico (好心人)》之銘言: : 這一篇很明顯的帶有個人的意識形態,一說閩語非「中原古音」、 : 二為北京話非「誤音」辨解。 : ※ : 首先說明閩語非一時一地之音,怎能推論為閩語非中原古音?上古音 : 是不是中原古音?中古音是不是中原古音? : 就因為中原古音原本就是個模糊的詞,但利用這樣的模糊性來說明中 : 原古音的不存在,顯然是不合理的。 : 閩語是唐宋之中古音為主,並保留些許上古音和後來閩語自己的變化。 : 作者提出閩語與漢代的發音不同,說明「閩語=中原古音」是無稽之談, : 那麼唐代的音照作者的道理,也不足以稱為「中原古音」了。 當然不能說現代閩南語是古漢語﹐現代人和語音或方言都不可能是。 以語音為例﹐“閩南語”三字﹐在中原從古到至少宋代﹐ 聲母都是m- n- ng- 而在閩南語裏﹐聲母成了b- l- g- 這算是哪朝哪代的中原古音﹖ : 另外,大家都知道閩語只有文讀系統和中古音的規則較相近,白讀音 : 是沒有這種規則的,但這位作者卻專提出白讀音不合來講,完全不提 : 文讀音,這種選擇性說明的心態倒是十分難理解。 : ※ : 作者又說北京話失入聲是有跡可循的「自然」結果,那麼「跡」又是 : 什麼呢? : 眾所皆知南宋後北方長期被遼、金、蒙古佔領幾百年,北方漢語難道 : 不會受到其語言的影響?原作用一句「政治的產物」就一筆帶過?難 : 讓人信服。 : 原作說「閩語=中原古音」是打迷糊,這句「政治的產物」倒是令人 : 更迷糊了。 : ※ : 形聲字的聲符是古代人造字時用當時的發音來代的,閩音讀得通、北 : 京話讀不通,這不是又返回說明了誰是中原古音? 北京話閩南話各有形聲字聲符相通的﹐ 不能光看見北京話不通閩南話不通的﹐ 不能光看一邊的。 因為大家都會普通話/國語﹐自然肯定都能找出跟自己方言相比﹐ 北京音系裏不合古音的部分﹐ 但經常會忽略北京音系和古音一致而自己方言不同的。 舉例說﹐北京話“軸”和“由”同韻﹐“雹”和“包”音近﹐ 這在多數方言裏都不多見。 (中古音這兩組都不同韻﹐但其入聲字音變合北京話白讀音變化規律﹐ 儘管變為同韻的原因不明) : 如硬要說誰是「正」、誰是「誤」的話,我想大家心中已有定見。 : ※ : 其實這樣的音變自古以來一直發生,於是造了許多新字。我最常舉的 : 例字就是上古「父」唸pa、「母」唸ma,但後來音變了,於是又造了 : 「爸」「媽」。這樣的字,漢字中十分多。 : 基本上沒有人會回去講古音的,但是閩語的情況不是如此,閩語是目 : 前還十分通用的語言,要怎麼像原作說的「現代人必須揚棄它」呢? : ※ 原文明明說的是 “這種以古為正的思想實為中國盲目崇古的濫觴,現代人必須揚棄它。” 誰說要揚棄閩南語了﹖ : 這一篇其實充滿了對閩語的鄙視之意,不知道板主為何mark? 我沒看出來﹐這不過是掃除一些誤解﹐同時有為北京話辯護﹐ 哪裏對閩語鄙視了﹖ -- 自製中古漢語拼音(1.23版) 零leng 一qjit 二njiih 三sam 四siih 五ngox 六liuk 七chit 八pret 九kiux 十zjip 百prak 千chen 萬myanh 億qik 兆drieux 京kieng 甲krap 乙qit 丙piengx 丁teng 戊muh 己kix 庚krang 辛sin 壬njim 癸kjyix 子cix 丑thriux 寅jin 卯mraux 辰zjin 巳zsix 午ngox 未myoih 申sjin 酉jux 戌syt 亥ghai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02.112.85 ※ 編輯: polyhedron 來自: 134.102.112.85 (07/20 16:52)

203.70.93.29 07/20, , 1F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 我愛台語 天地可證
203.70.93.29 07/20, 1F
文章代碼(AID): #12tWkBAB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2tWkBAB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