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閩南語與古代漢語的關係的誤解

看板TW-language作者 (好心人)時間19年前 (2005/07/20 15: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 (看更多)
這一篇很明顯的帶有個人的意識形態,一說閩語非「中原古音」、 二為北京話非「誤音」辨解。 首先說明閩語非一時一地之音,怎能推論為閩語非中原古音?上古音 是不是中原古音?中古音是不是中原古音? 就因為中原古音原本就是個模糊的詞,但利用這樣的模糊性來說明中 原古音的不存在,顯然是不合理的。 閩語是唐宋之中古音為主,並保留些許上古音和後來閩語自己的變化。 作者提出閩語與漢代的發音不同,說明「閩語=中原古音」是無稽之談, 那麼唐代的音照作者的道理,也不足以稱為「中原古音」了。 另外,大家都知道閩語只有文讀系統和中古音的規則較相近,白讀音 是沒有這種規則的,但這位作者卻專提出白讀音不合來講,完全不提 文讀音,這種選擇性說明的心態倒是十分難理解。 作者又說北京話失入聲是有跡可循的「自然」結果,那麼「跡」又是 什麼呢? 眾所皆知南宋後北方長期被遼、金、蒙古佔領幾百年,北方漢語難道 不會受到其語言的影響?原作用一句「政治的產物」就一筆帶過?難 讓人信服。 原作說「閩語=中原古音」是打迷糊,這句「政治的產物」倒是令人 更迷糊了。 形聲字的聲符是古代人造字時用當時的發音來代的,閩音讀得通、北 京話讀不通,這不是又返回說明了誰是中原古音? 如硬要說誰是「正」、誰是「誤」的話,我想大家心中已有定見。 其實這樣的音變自古以來一直發生,於是造了許多新字。我最常舉的 例字就是上古「父」唸pa、「母」唸ma,但後來音變了,於是又造了 「爸」「媽」。這樣的字,漢字中十分多。 基本上沒有人會回去講古音的,但是閩語的情況不是如此,閩語是目 前還十分通用的語言,要怎麼像原作說的「現代人必須揚棄它」呢? 這一篇其實充滿了對閩語的鄙視之意,不知道板主為何mar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238.177
文章代碼(AID): #12tW1p0L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2tW1p0L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