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你覺得怎樣的台灣歷史可以包裝成吸引國 …

看板TW-history作者 (hihi)時間14年前 (2010/01/22 00:27),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15 (看更多)
※ 引述《epoche (流淌墨水的自我救贖)》之銘言: : : 以目前的國際法來看, : : 順序應該是, : : 我用你講的住民自決來說說明好了, : : 你必須讓握有被佔領地的佔領國同意你可以實施住民自覺才可以做住民自決. : : 這可以從1898年的美西戰爭那一系列的列島案例講起, : : 很長~ : 我想我把這個問題後面真正的疑惑直接說明一下好了... : 若如你的回應與前文所言, : 領土整併需住民自決, : 又日本於1930年代已依國際法領土整併程序, : 使臺灣成為固有領土, : 則表示皇民化運動期間曾進行住民自決, : 但就我印象,總督府好像沒有進行過住民自決啊? : 還是說當時實施基層地方自治或有其他程式可以視為是住民自決? : 或者說那個時候的國際法領土整併不要求自決? : 另外像法國的殖民政策採同化主義, 你講的法國我不太熟, : 而英國視殖民地種類還有分自治主義與特別統治主義, : 最終他們都還是是依循同一套國際法領土整併程序主張佔領地已成為國家固有領土嗎? : 若有差別,這似乎會成為日本當初爭論治台殖民政策的考量之一。 : 國際法我不懂, : 是乍看到前文提及「領土整併」, : 好奇google一下,看到好像要有住民自決這個要件, : 所以才提出來請教。 : 謝謝! 我看我還是把完整的講一遍好了, 從你中間開始講會造成一些混亂, 殖民地跟國土的差別, --------------------------------------------------------------------------- 我以美國的為例子, (其實美國也是以英國處理合併領土與未合併領土為先例做處理類似的問題) (後來日本在處理福爾摩沙與澎湖問題時遇到一樣的疑問,也師法英國的做法) 美國移民法101a裡面有列美國國民與美國公民的差別, http://www.uscis.gov/portal/site/uscis/menuitem. f6da51a2342135be7e9d7a10e0dc91a0/?vgnextoid= fa7e539dc4bed010VgnVCM1000000ecd190aRCRD&vgnextchannel= fa7e539dc4bed010VgnVCM1000000ecd190aRCRD&CH=act (22) The term "natio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means: (A)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B) a person who, though not a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owes permanent allegi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這裡有兩種人, 兩種人都是美國國民, (a) 美國公民(有投票權) (b) 一個人雖然並非美國公民,應永久效忠美國(無投票權)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 因為當美國征服或得到一個領土的時候, 並不能馬上將領土上的人民立刻全部歸化為美國公民, 享有美國憲法上公民的權利, 因為剛獲得一個領土上面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法律稅務什麼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等等, 但法理上已經是美國國土, 沒有理由連最基本的美國憲法權利都沒有, 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美國國民", 作為過度時期的依據, 我先跳一下小針, 以國際法慣例來講, 當一個國家的土地從合約或條約上被割讓給另外一國時, (這是主權轉移) 那片土地的人民不能馬上變成另外一國的國籍, 因為依循國際法前例, 像法蘭克福條約, 或是馬關條約, 都有給予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思考期, 馬關條約是給兩年, 法蘭克福我忘了, 要查, 英文版: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himonoseki01.htm 中文翻譯(雲程的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article?mid=1681 Article 5 The inhabitants of the territories ceded to Japan who wish to take up their residence outside the ceded districts shall be at liberty to sell their real property and retire. For this purpose a period of two years from the date of the exchange of ratifications of the present Act shall be granted. At the expiration of that period those of the inhabitants who shall not have left such territories shall, at the option of Japan, be deemed to be Japanese subjects. Each of the two Governments shall, immediately upon the exchange of the ratifications of the present Act, send one or more Commissioners to Formosa to effect a final transfer of that province, and within the space of two months after the exchange of the ratifications of this Act such transfer shall be completed. 第五款 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兩年之內,日本准中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 任便變賣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又台灣一省應於本 約批准互換後,兩國立即各派大臣至台灣,限於本約批准後兩個月交接清楚。 ok,會講到思考期這個問題, 主要是條約簽署後, 已經先給了住民思考兩年選擇的期限, 你可想像, 1895年馬關條約兩年過後, 基本上已經是"日本國民", 享有日本憲法的基本權利, 但剛接收這片土地, 其實還只能算是個過度期, 因為相關政府機能必須要確實在這片土地上運作才行, 否則會被國際法慣例質疑你只是擁有這片土地的主權, 而並沒有完全整併成為你自己國家的國土, 也就是說只是個殖民地而已, 於是從1895年開始, 日本開始對這片土地建設, 慢慢開拓, 將思考期過後, 不服的人進行勸說, 再不服就直接視為叛亂分子, 進而用武力征服, 這很血腥, 但這是不得以的事實, 因為當時的國際法慣例而言, 這是可以接受的, 土地主權已經割讓給福爾摩沙, 也給你兩年的思考期限, 又在勸說做最後通牒, (像原住民一些部落就是,有些不服有些服) 不服就是為叛亂分子, 直接用武力征服. 而現代比較文明是投票的方式, 像美國讓你決定你是要自己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還是繼續給美國當未合併領土, 波多黎各之前就是美國未合併領土, 那裡的人民拿的護照是美國國民護照, 但有投票要成為一個國家, 還是繼續保持成為未合併領土(不用向美國繳稅), 還受美國撥款的保護, 有沒有其他選項我忘了, 很奇妙吧! 再回過頭來講1895年後的福爾摩沙跟澎湖, 日本在做一些歸化整併的動作時, 除了剿平像平地住民叛亂軍, 再來就是原住民一些部落的歸化, 而這時在處理原住民問題時, 發現到有一些原住民部落一直到1895年並未完全被大清歸化成為大清國籍, 而成為無國籍的住民, 他們所居住的部落大清也沒有實際上管轄, 而名義上大清卻將這些地方都當作建省後一同視為大清實施主權的地方, 日本對這些地方最後只好用征服的方式, (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無主地佔領的方式) 將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一一解決, 從1895年到1930年, 日本花了很長的時間做全島的主權實際掌握, 跟征服不服的人民, 最後在1930年才正式將全島實施皇民化政策, 所有的福爾摩沙跟澎湖的住民, 正式成為"日本公民", 也就是正式成為日本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日本國土. 抱歉, 我先講, 日本當時法律是否有類似美國國民跟公民的名稱, 我沒有去研究, 我是做個類比, 會比較清楚. --------------------------------------------------------------------------- 簡單的講, 就是 1895年日本擁有福爾摩沙與澎湖法律上的主權 || \/ 兩年的思考期讓住民選擇當日本人或中國人 開始勸說那些不服的人, 再不服就用武力解決, || \/ 1930年將全島完整征服下來, 正式實施皇民化政策將全島完全歸化, 福爾摩沙與澎湖正式成為日本國土, || \/ 1945年~1952年期間, 日本首相吉田茂向美國表示福爾摩沙與澎湖為日本固有國土, 應照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的精神, 將領土恢復原狀歸還給日本, 1950年杜魯門聲明福爾摩沙與澎湖問題因循其他國際方式解決, 或委由聯合國管理. || \/ 1952年美國推翻開羅宣言的承諾, 且顧及日本與中華民國的問題, 簽訂舊金山戰後和平條約, 第02條b 日本放棄領土相關權利, 第04條b 日本承認美國軍事政府有權處理第02,03條相關領土財產的有效性. 第14條2 每個聯盟國從合約即將生效開始,對日本及日本國民財產等有管轄權跟控制權. 第23條a 以美國為首(開始)的佔領國..... 第26條 此次未簽署的國家而與日本有戰爭狀態者, 可另行簽訂和約,但其優惠不得超過本合約, 若超過則是同擴散本合約其他的簽署國的優惠, 日本簽訂此另外的和約權利以三年之內為限. || \/ 195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簽訂台北和平條約, 重申遵照舊金山和約內容, 第十條視台灣(福爾摩沙)與澎湖上的住民為中華民國國籍. 本和約有任何爭議回歸舊金山和約處理. ----------------------------------------------------------------------------- 至於你講的住民自決是在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後, 聯合國憲章或其他公約或條約, 有改變或規定成住民自決的方式, 而先前並無此規定, 萬國公法我要查一下, 資料太多了, 翻譯的有的有疏漏, 我還要重翻一次, 我現在連列島系列的案例都還沒翻完~ @@ 恕我有些資料不能馬上PO上來. : : 不那並不是非法佔領, : : 這是1945年的第一號命令第10條寫的很清楚, : : 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surrender05.htm : : 10. All Japanese and Japanese-controlled military and civil authorities shall : : aid and assist the occupation of Japan and Japanese-controlled areas by : : forces of the Allied Powers. : : 日本當局或日本軍隊控制的地方應該協助盟軍佔領該地. : : 且1945年的日本的投降書也有寫 : : 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article?mid=4313 : : 二、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令規定「在中華民國(東三省除外)臺灣與越南北緯十六度以 : : 北地區內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與輔助部隊應向蔣委員長投降 : : 這在我上面英文版的網址第一號命令也可以找得到, : : ----------------------------------------------------------------------------- : : 佔領是不可能轉移真正的主權, : : 必須等待和平條約訂定後, : : 才能決定. : : 中國華民國不能宣稱福爾摩沙跟澎湖的主權屬於它的. : : 這在1971年1月13號的備忘錄裡面有提到, : : 這是簽署中日合約的葉公超親口答覆當年立法院質詢所做的說法. : : 中文: 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article?mid=12140 : : 英文: http://tktw.blogspot.com/2009/04/starr-memo-and-mas-uncomfortable.html : : 我舉部分片段, : : 太長可能比較占空間, : : 全文段落內容兩個網址都有, : : 英文版藍色跟紅色有一段就是在講葉公超答詢的內容. : : However, the delicat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makes it that they do not : : belong to us. 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Japan has no right to transfer : :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to us; nor can we accept such a transfer from : : Japan even if she so wishes… : : 但是,微妙的國際情勢讓它不屬於我們。在目前的情況下,日本無權將福爾摩沙與澎湖移 : : 轉給我們;日本即使想移轉,我們也不能接受…。 : : ----------------------------------------------------------------------------- : : 還有一點我一併與下一篇網友所講的一起回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9.37.154

01/22 06:10, , 1F
要不要換回前標題繼續討論?國際法一般消費者可吃不下啊
01/22 06:10, 1F

01/22 07:57, , 2F
謝謝!這樣我就懂了。簡言之二戰前的領土整併只要兼併國事
01/22 07:57, 2F

01/22 08:00, , 3F
實上對兼併地能有效統治,並對外依國際法宣稱領土整併,就
01/22 08:00, 3F

01/22 08:01, , 4F
構成固有領土了。又公民與國民的差異在日本就是皇民與國民
01/22 08:01, 4F

01/22 08:02, , 5F
的差別,只是日本另有特殊的家族國家觀作祟,看來曖昧,但
01/22 08:02, 5F

01/22 08:03, , 6F
美日如此比附還滿恰當的。
01/22 08:03, 6F

01/22 08:18, , 7F
移民法110A的B款翻譯沒校到?
01/22 08:18, 7F

01/22 11:14, , 8F
owe的意思完全解反了,owe不是欠缺而是應該,在此可譯仍該
01/22 11:14, 8F
你講的應該是對的, 多謝, 我另外找時間再翻一下美國案例中有一項臨時效忠問題, 看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為何? ※ 編輯: saveme 來自: 60.249.37.154 (01/22 12:10)
文章代碼(AID): #1BM82EnU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5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BM82EnU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