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正在消滅德國產業....繼太陽能被殲滅之後 接下來將輪到汽車業?

看板Stock作者 (2)時間1年前 (2022/07/02 19:28), 編輯推噓73(79658)
留言143則, 8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原文標題: 中國正在消滅德國產業....繼太陽能被殲滅之後 接下來將輪到汽車業?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NAe9jk 發布時間: 2022年7月2日 週六 下午2:09 記者署名: 邱立玲 原文內容: 《日經亞洲評論》6月30日刊登一篇社論指,「中國正在逐步消滅德國工業」,投稿作者 為戴安娜.喬伊萊娃(Diana Choyleva),她是倫敦整體經濟和政治預測顧問公司Enodo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 「就算德國和中國曾經有過共生關係,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德國正在緩慢堅定意識到 ,與中國合作為基礎的國家產業戰略正走入死胡同。」 梅克爾卸任後,德、中的伙伴關係走向終點 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擔任德國總理期間與中國密切合作,然而,隨著梅克爾卸任, 德、中的伙伴關係走向終點,事實上,現在雙方夥伴關係垂死掙扎,剩下的就是讓德國商 界領袖和政界人士要用什麼新關係取代它。 近20年來,中德之間各取所需,進行合作,這種關係發揮效用。中國貢獻低工資和投入成 本。德國貢獻技術、專業知識和數十年間工程突破和研究的成果。中國年輕工人找到工作 。年邁的德國投資者收到獲利。 但是最終,德國還是輸給中國的製造實力。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在超越德國,當然是在規模 上超越德國,也許很快會在品質上也會如此。 10多年前中企把德國先進的太陽能產業全部殲滅 中國對數位化和其他新興科技的全心投入,使中企減少對競爭對手的依賴,對手企業的製 造和工程全盛時期是在1970年代。 Enodo Economics的原始分析表明,北京制訂「中國製造 2025計畫」工業政策,其威脅完 全符合批評人士的警告。該政策大力補貼新創的利基型中國企業,於是,這些中企就有潛 力,可能取代代表德國經濟核心和靈魂的中型專業製造商。 10多年前,中國的競爭對手大量異軍突起,把德國先進的太陽能產業全部殲滅。現在,這 種模式可能會在更多產業複製。 中國在新興領域無需尋求德國投資或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全力衝刺未來產業如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經濟數字化等新興戰略科 技。我們還不知道,北京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產業政策模式能否實現所有目標,但我們知 道,在這些領域,中國無需尋求德國投資或技術。 矛盾的是,德國工業空心化,可能導致人民更加關注中國的發展,因為德國公司正奮力從 最大的市場中國擠出剩餘的獲利,即使美國和中國之間矛盾加大,德國也為了中國市場利 益,力圖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但今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變德國的盤算;未來 美中可能大範圍脫鉤時候,德國需確保自己留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 從戰略角度來看,德國再也無法綏靖擴張野心滿滿的俄羅斯。然後,從經濟上來看,德國 再也不能與中國保持夥伴關係,不能得過且過,這種趨勢必定會削弱德國本身的工業實力 。德國不能做什麼事情的界限更為清晰;仍有待定義它需要做什麼事情。 為了與美國堅定結盟,德國必須切斷2個依賴 要跟與美國堅定結盟,德國必須拋棄2個致命的依賴:依賴進口的俄羅斯能源和依賴中國 的合資企業。由於烏克蘭戰爭打4個多月了,總理蕭茲已經採取一些措施來擺脫俄羅斯天 然氣。 至於如何跟中國企業脫鉤,已經有些現成的案例可以參考。在過去10年裡,每一個工業化 國家都對中國產生一種覺悟:它們的企業了解到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中國這一個籃子 裡。 中國習近平主席支持愛國的民族主義抗議活動,讓日本和南韓公司相信他們需要「中國+ 1」的戰略;結果是韓日企業在東南亞建立新的生產中心。 日韓台商在東南亞建立第二個生產基地 之前,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大幅上升,台灣企業早已在其他地方投資設廠。美國前 總統川普加徵一些中國製貨物關稅,促使美國產業界開始認真考慮供應鏈多元化。 法國和英國公司嘗試促進市場多樣化,而不是生產多元化。他們訂定「第三國」模式:在 中國合資工廠生產的產品外銷到開發中國家,實際上,這是利用中國的成本結構在新市場 獲得新項目和貿易。 德國公司的覺悟來得太晚了,2020年和2022年中國執行強力防疫封城,引起工廠停工停產 ,使大家第一次真正深入的思考。 德國拒絕為福斯新疆廠簽新的投資擔保 今年6月份,德國拒絕為福斯汽車備受爭議的新疆裝配廠續簽新的投資擔保,第二次沖擊 就出現了,這座裝配廠為上汽和福斯汽車的合資企業擁有。 新疆約有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被強迫關入「再教育營」。德國福斯汽車表示, 該公司位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附近的工廠沒有強迫勞動,也沒有人提出任何相關證據。 柏林政府的觀點是,他們不再為德國公司的錯誤投資開出空白支票,這類投資會減弱德國 實力,並支持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 柏林需要新的產業戰略 一段時間以來,作者喬伊萊娃認為,投資人需要為巨大的脫鉤、以及歐洲與中國在政治、 經濟和戰略等各方面即將出現的分歧做好準備,德國更需要做好準備。 批評者只是譴責不再為德國服務的過氣產業戰略,遠遠不夠的,柏林需要新的產業戰略, 德國產業不太可能完全採用「中國+1戰略或第三國模式」。 德國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應該是投資創新技術和現代化生產工具,讓德國公司再次自信地主 導其領先的產業,投資人對那些成功的企業會給予獎勵。 心得/評論: 這些車廠應該是最討厭被要求在政治上表態的吧 一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一個是技術來源 選一邊就得罪另外一邊,怎麼玩? 不知道德國三大汽車集團要怎麼面對越來越嚴峻的中美對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90.9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6761287.A.BDE.html

07/02 19:30, 1年前 , 1F
中國碰的產業 都會變成慘業
07/02 19:30, 1F

07/02 19:30, 1年前 , 2F
以前舔中舔得很爽 現在吃到苦果了
07/02 19:30, 2F

07/02 19:30, 1年前 , 3F
最近才送空巴230給架飛機巨額訂單 看來拉攏很明顯阿
07/02 19:30, 3F

07/02 19:33, 1年前 , 4F
中國汽車會在品質上超過德國汽車 我都笑了 真敢說
07/02 19:33, 4F

07/02 19:36, 1年前 , 5F
電動車技術 幾乎都不在歐洲 歐盟還要在2035前硬推
07/02 19:36, 5F

07/02 19:38, 1年前 , 6F
梅嬸成功搞爛德國 東德人成功了
07/02 19:38, 6F

07/02 19:38, 1年前 , 7F
台灣最爛,不管是油車或電動車都不會做
07/02 19:38, 7F

07/02 19:40, 1年前 , 8F
給你選,你有300萬,會買中國車還是德國車
07/02 19:40, 8F

07/02 19:44, 1年前 , 9F
電動車興起,德國車廠未來市佔及利潤率若下降,十
07/02 19:44, 9F

07/02 19:44, 1年前 , 10F
至十五年後,我認為品質超越也有可能
07/02 19:44, 10F

07/02 19:45, 1年前 , 11F
中國車半價再半價幹嘛不買XD
07/02 19:45, 11F

07/02 19:45, 1年前 , 12F
我選30萬有找的五菱宏光
07/02 19:45, 12F

07/02 19:47, 1年前 , 13F
其實法國工業比德國還要全面,德國過度依賴汽車工業
07/02 19:47, 13F

07/02 19:47, 1年前 , 14F
。而汽車工業這十年又過度依賴亞洲市場
07/02 19:47, 14F

07/02 19:47, 1年前 , 15F
德國哪有什麼先進的太陽能業
07/02 19:47, 15F

07/02 19:49, 1年前 , 16F
汽車業中國也完全取代不了德國啊 品牌完全沒做起來
07/02 19:49, 16F

07/02 19:49, 1年前 , 17F
準備變鐘錶市場 死守高端 挺的人出錢才有用 其他都
07/02 19:49, 17F

07/02 19:49, 1年前 , 18F
多的
07/02 19:49, 18F

07/02 19:50, 1年前 , 19F
這報導寫的很奇怪
07/02 19:50, 19F

07/02 19:50, 1年前 , 20F
來不及了,下去吧
07/02 19:50, 20F

07/02 19:52, 1年前 , 21F
看看特斯拉股價,再看看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的股價阿
07/02 19:52, 21F

07/02 19:52, 1年前 , 22F
,都告訴你答案了
07/02 19:52, 22F

07/02 19:52, 1年前 , 23F
德國車品質很爛 開沒多久壞一堆東西
07/02 19:52, 23F

07/02 19:53, 1年前 , 24F
全世界都在開中國車
07/02 19:53, 24F

07/02 19:54, 1年前 , 25F
不就德國工人領太多錢沒競爭力
07/02 19:54, 25F

07/02 19:54, 1年前 , 26F
希望冬天俄羅斯斷氣 不痛一次不會下定決心改革
07/02 19:54, 26F

07/02 19:56, 1年前 , 27F
德國本來就沒危機意識 只想爽和賣品牌車而已
07/02 19:56, 27F

07/02 20:00, 1年前 , 28F
中國在電動車方面比德國進步多了
07/02 20:00, 28F

07/02 20:01, 1年前 , 29F
電動車相關技術,對岸還真的是在全球名列前茅
07/02 20:01, 29F

07/02 20:02, 1年前 , 30F
德國被中國消滅的可不只是產業
07/02 20:02, 30F

07/02 20:04, 1年前 , 31F
中國電動車產業強的可不只是車本身而已 還有整個基
07/02 20:04, 31F

07/02 20:04, 1年前 , 32F
礎建設都很厲害
07/02 20:04, 32F

07/02 20:07, 1年前 , 33F
後追的不一定輸啊 沒有舊包伏更好
07/02 20:07, 33F

07/02 20:10, 1年前 , 34F
正常啊 德國佬
07/02 20:10, 34F

07/02 20:11, 1年前 , 35F
燒機油引擎就只有2
07/02 20:11, 35F

07/02 20:11, 1年前 , 36F
6肯花大錢吞下去
07/02 20:11, 36F

07/02 20:12, 1年前 , 37F
反正比台灣強又便宜
07/02 20:12, 37F

07/02 20:15, 1年前 , 38F
電動車中國跑算很前面,
07/02 20:15, 38F

07/02 20:16, 1年前 , 39F
德國太陽能有起來過嗎
07/02 20:16, 39F
還有 64 則推文
07/02 23:54, 1年前 , 104F
梅嬸 中國偉人
07/02 23:54, 104F

07/03 00:06, 1年前 , 105F
我是覺得德國汽車業很危險
07/03 00:06, 105F

07/03 00:45, 1年前 , 106F
自己愛技轉 跟台灣農業一樣玩死自己
07/03 00:45, 106F

07/03 00:51, 1年前 , 107F
爽 德國愛畫三角形 現在準備吃屎30年
07/03 00:51, 107F

07/03 00:56, 1年前 , 108F
梅克爾是前東德體系下出來的政治人物...想想不意外
07/03 00:56, 108F

07/03 01:34, 1年前 , 109F
沃爾沃都是中國車了還在中國車品質差
07/03 01:34, 109F

07/03 01:35, 1年前 , 110F
德國在電動車落後特斯拉是自己問題吧,以前的俄羅
07/03 01:35, 110F

07/03 01:35, 1年前 , 111F
斯廉價能源又掰了。
07/03 01:35, 111F

07/03 01:37, 1年前 , 112F
英國剩下的製造業只有國防領域的RR跟BAE,當然不會
07/03 01:37, 112F

07/03 01:37, 1年前 , 113F
轉給中國;法國製造業全面但落後,股市靠精品在撐。
07/03 01:37, 113F

07/03 02:24, 1年前 , 114F
蔚來的電車看起來就是屌打歐日車廠呀
07/03 02:24, 114F

07/03 03:29, 1年前 , 115F
看來下一個遭殃的可能是特斯拉QQ
07/03 03:29, 115F

07/03 03:37, 1年前 , 116F
德國太陽能?這篇認真的嗎?太陽能這麼沒技術的產
07/03 03:37, 116F

07/03 03:37, 1年前 , 117F
業,現在是因為電動車,複雜度大大降低,中國自然
07/03 03:37, 117F

07/03 03:37, 1年前 , 118F
容易發展
07/03 03:37, 118F

07/03 03:38, 1年前 , 119F
整篇根本為了黑德國而寫的
07/03 03:38, 119F

07/03 03:47, 1年前 , 120F
電動車比燃油車還簡單 上面超多翻牆出來的
07/03 03:47, 120F

07/03 03:48, 1年前 , 121F
講話語氣都一個樣
07/03 03:48, 121F

07/03 03:53, 1年前 , 122F
德國換成美國,中國換成台灣,產業換成半導體,有
07/03 03:53, 122F

07/03 03:53, 1年前 , 123F
某種既視感呢,只是歐拉夫團隊不如拜登團隊強勢
07/03 03:53, 123F

07/03 04:55, 1年前 , 124F
德國白豬沒清算共產黨的後果出來了,一堆智障在亂
07/03 04:55, 124F

07/03 08:12, 1年前 , 125F
車子買日本就好
07/03 08:12, 125F

07/03 10:16, 1年前 , 126F
講半天,趕快跟美國經濟綁在一起吧,死更快
07/03 10:16, 126F

07/03 11:51, 1年前 , 127F
德國早就有空洞化 沒有關鍵技術 吃老本 舔中的後果
07/03 11:51, 127F

07/03 11:53, 1年前 , 128F
德國企業可以跑 不一定要在德國 像GG離不開台灣
07/03 11:53, 128F

07/03 11:54, 1年前 , 129F
才是國家競爭力 梅嬸短視近利 德意志也有今天
07/03 11:54, 129F

07/03 11:55, 1年前 , 130F
G7裡面 很多國家早就沒那個實力
07/03 11:55, 130F

07/03 11:59, 1年前 , 131F
德國日本以前半導體是強國 都被執政者玩死 一個舔中
07/03 11:59, 131F

07/03 12:00, 1年前 , 132F
一個舔美 差別是舔美的還有湯喝 舔中碗公
07/03 12:00, 132F

07/03 12:02, 1年前 , 133F
電動車技術中國技術領先不少啊
07/03 12:02, 133F

07/03 12:28, 1年前 , 134F
扯台灣汽車業的太可笑了 小國哪裡需要各個產業都強
07/03 12:28, 134F

07/03 12:29, 1年前 , 135F
能夠搶佔到供應鍊的某個關鍵環節就夠了
07/03 12:29, 135F

07/03 12:29, 1年前 , 136F
應該說某些環節
07/03 12:29, 136F

07/03 13:01, 1年前 , 137F
德國還是有少數高端機械、玻璃鍍膜、冶金化工保持領
07/03 13:01, 137F

07/03 13:01, 1年前 , 138F
先,但其他民生製造確實有壓力
07/03 13:01, 138F

07/03 22:16, 1年前 , 139F
英國很早就拋棄非國防製造業了,但英國仍然持續孕育
07/03 22:16, 139F

07/03 22:17, 1年前 , 140F
出 ARM, Deepmind, Dyson... 這些即使技術頂尖公司
07/03 22:17, 140F

07/03 22:17, 1年前 , 141F
啊,這些英國公司又沒像德國拼命去找中國合資甚至
07/03 22:17, 141F

07/03 22:17, 1年前 , 142F
技轉
07/03 22:17, 142F

07/03 22:18, 1年前 , 143F
德國是自己往黑裏鑽,不用別人特地黑它
07/03 22:18, 143F
文章代碼(AID): #1Ym2l7lU (Stock)
文章代碼(AID): #1Ym2l7lU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