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當甄選變主流,弱勢生更苦了…

看板SENIORHIGH作者 (翔爸)時間12年前 (2011/10/07 20:58), 編輯推噓19(19074)
留言93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我發現我忘了對這個甄選變主流的標題回應。 ------------------------------------ 甄選是不是應該變主流?我認為甄選應該是提供多元的入學(或甄選)方式。 每一次考試都是重要,沒有所謂的主不主流的問題。指考也是一個公平的 考試方式。如果要廢除指考,我應該會上街頭去抗議。 現有的提供多方面的考試機會是很好的。只是辛苦的是學生,要考很多次考試。 ------------------------------------ 以下是針對甄選的公平性說明 弱勢生不管在甚麼樣的制度下都會處於弱勢,理由並不在於制度本身,而在於家庭。 當然,這必須先定義甚麼叫弱勢生。假設我們先定義弱勢生就是家庭環境比較不好的學生 。那麼推甄制度是不是會造成所謂的不公平?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資源,儘管有不同的 考試制度並不會改變弱勢生的資源。在學校,弱勢生跟其他同學享有同樣的資源,與其他 同學不同的是在於不在學校的資源。舉例來說,可能其他學生家裡有網路可以上PTT,或是 家裡小康可以讓孩子補習,弱勢生則沒有。所以在其他學習資源上,弱勢生能用的就比較 少,可能相較來說能被栽培的機會或許就少一點,可能也沒有其他的才藝。 對於一個大學教授而言,他當然希望收到好的學生。在考試的時候,他是沒辦法顧慮 到這個學生的身家背景,畢竟要選的學生那麼多,自己有教學工作還有研究工作,沒辦法 一一的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是甚麼。儘管大部份的大學生可能都不太清楚知道自己 想要甚麼,然而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還是可以知道哪些學生是很有可能有潛力的。而挑 選學生的方式當然會從考試,面試等等去評估。而挑選學生的公平性對大學教授來說,當 然試以考試成績(面試或比試)為主,這樣是最為公平的。至於面試成績是否客觀應該另闢 討論,而不是在於檢討這制度的公平性與否。對一個老師來說,從考試成績去挑選學生是 最公平的方式。一旦加入了其他情感的因素在,可能會讓客觀的考試變得不客觀。 當然,對於報名不同學校繳交不同的報名費我個人認為是合理的,學校在處理報名時 需要使用人事費用。那如果繳交不同學校的報名費對弱勢學生有困難,可以去討論"甄試 報名繳費問題"而不是一昧的否定這個甄試的制度。甄試也是另外一種考試評鑑的方式, 看考試成績已經是最公平的方式了。政府有在思考弱勢學生?或是讓有城鄉差距的學生 參加繁星計劃。 所謂的公不公平就在於你站在甚麼樣的角度來看。 我以前是弱勢學生(因為現在已經不是學生了XD)。在學校上課,跟其他同學可以用的 資源相同。沒有補習,所以自己讀書,沒有錢就去打工。我是處在甄試剛開始的幾年,然 後只能報名一間大學的時代。推甄的考試題目大家都一樣,所以是公平的。入選第二階段 到大學參加筆試面試,題目也是一樣沒甚麼差,我看不出來哪個環節不公平了。我當年就 是推薦甄試就上大學,也是因為我在我的專長有努力。 弱勢生一直都是苦的,可是這是成長的環境所造成,考試制度並不會改變成長的環 境。當然對於弱勢學生來說,或許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補助報名費,或者是報名費減免。 甄試對大學來說,提供了多元的方式挑選學生。也因此挑到了不少真的有興趣的學生。 個人認為,台灣的考試制度已經是非常公平的。他提供給你機會,但是學生自己也要去 爭取。要改變成長的環境只有靠自己努力,而不是靠別人改變任何制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8.100.109.9

10/07 21:28, , 1F
這篇讚喔
10/07 21:28, 1F

10/07 21:42, , 2F
可是你是數學系啊,理工科本來就比較少旁雜因素
10/07 21:42, 2F

10/07 22:18, , 3F
清大數學就是這一點作的非常好.公平...
10/07 22:18, 3F

10/07 22:21, , 4F
為了省時省力,很多文組教授也只是隨便看一看資料而已
10/07 22:21, 4F

10/07 22:21, , 5F
除非有很強大的才華或背景,不然很難被真的注意吧...
10/07 22:21, 5F

10/07 23:42, , 6F
申請名額越多,對弱勢者的確相對不利,
10/07 23:42, 6F

10/07 23:42, , 7F
看國外一流的私立大學,有錢人小孩多還是窮人小孩多
10/07 23:42, 7F

10/08 00:04, , 8F
看是哪個國家。美國的話高等教育是要花大錢的
10/08 00:04, 8F

10/08 00:04, , 9F
台灣相對來說~~~高等教育有點~~~~廉價
10/08 00:04, 9F

10/08 00:05, , 10F
不過台灣跟美國還是不太一樣,不太能相提並論
10/08 00:05, 10F

10/08 01:49, , 11F
但是當優勢與弱勢都有同樣的程度時,這時候就不公平了
10/08 01:49, 11F

10/08 01:49, , 12F
同樣成績不相上下 能比的便是課業以外的
10/08 01:49, 12F
這樣說也不見得正確,可能會跟科系有關係。但至少對理工科系來說,我想不到 有甚麼樣的理由可以看除了課業外的表現。至於非理工的我就無法做評論了。 如果兩個成績相同一樣優秀,考試委員通常會建議同時錄取。只是這種情況似乎不常 發生。

10/08 04:09, , 13F
實在不懂這篇為何會被M
10/08 04:09, 13F
※ 編輯: herstein 來自: 188.100.109.9 (10/08 06:24)

10/08 12:40, , 14F
因為夠中肯夠真實
10/08 12:40, 14F

10/08 17:13, , 15F
有什麼科系要比學業以外的?? 那種要考術科的除外
10/08 17:13, 15F

10/08 18:09, , 16F
大學又不管你其他課外的== 教授是要你來念書的
10/08 18:09, 16F

10/08 18:12, , 17F
你很會搞社團有很多才藝還是很有領袖魅力關教授什麼事?
10/08 18:12, 17F

10/08 21:26, , 18F
我覺得念甚麼學校還是會影響..恩..看過蠻多例子的..
10/08 21:26, 18F

10/08 21:30, , 19F
怎麼可能推甄都不管課外... 當一堆優秀的學生成績相當
10/08 21:30, 19F

10/08 21:31, , 20F
你在備審資料要拿甚麼理由來說服教授們非得選你不可
10/08 21:31, 20F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沒有想到把科展,或數學競試排除自"課業外"。也就是說, 當你做的事情是跟該科系有關的,但並不是一般考試的內容的,算課業外好了。 那麼的確,科系是會看相關經驗。如果你有作科展或競試的能力,跟是不是弱勢生 有沒有關係我就不懂了。至少你參與過相關的,老師們會覺得你是真的對這科系是 興趣的。

10/08 22:07, , 21F
當然問自傳生涯規劃阿 不相關的東西根本沒用
10/08 22:07, 21F
YES,還有對該科系有沒有一切磋略的了解,是不是具有讀該科系的特質。

10/08 22:07, , 22F
當一堆學生都很優秀 只要問簡單的生涯規劃就現形了
10/08 22:07, 22F

10/08 22:08, , 23F
有些只是成績好但是根本來亂的 連要幹嘛都不知道
10/08 22:08, 23F
所以面試的重要性也是在這裡。

10/08 22:24, , 24F
放些跟該科系不相干的不會有加分效果
10/08 22:24, 24F
YES ※ 編輯: herstein 來自: 188.100.109.9 (10/08 23:04) ※ 編輯: herstein 來自: 188.100.109.9 (10/08 23:06)

10/09 00:00, , 25F
在平均每位教授花不到10分鐘來看一個人的備審資料中
10/09 00:00, 25F

10/09 00:01, , 26F
它們會願意分配多少時間來認真看自傳生涯規劃?
10/09 00:01, 26F

10/09 00:03, , 27F
再者每個教授都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見
10/09 00:03, 27F
是的,但是考試並不是只有單靠一個教授就決定。通常會有幾位教授給面試成績, 考試時有考試委員,如果這三個教授都認為他優秀,他就是優秀。評分的方式 在於教授們的認定。

10/09 00:04, , 28F
例如放 琴棋書畫禮樂射御書數等會不會有加分效果要看教授
10/09 00:04, 28F
這個可能要看科系,相關科系當然需要。

10/09 00:05, , 29F
像我們系上教授就有 po一篇關於團體面談和備審資料
10/09 00:05, 29F

10/09 00:05, , 30F
的重點和主觀想法
10/09 00:05, 30F

10/09 00:06, , 31F
他有提到除了成績、科展、奧林匹克等外
10/09 00:06, 31F
還有 26 則推文
還有 8 段內文
10/09 09:57, , 58F
念相同的書 考一樣的成績 別人有的你卻沒有
10/09 09:57, 58F

10/09 14:28, , 59F
為什麼其他東西教授會理你? 有沒有才藝經歷很重要?
10/09 14:28, 59F

10/09 14:29, , 60F
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對教授來說又沒多大差別
10/09 14:29, 60F

10/09 17:50, , 61F
有沒有才藝經歷當然很重要 這不是大家都知道嗎?...
10/09 17:50, 61F

10/09 18:03, , 62F
面試公平?? 為什麼我解到一題微積分的題目 是在高三下教完
10/09 18:03, 62F
面試公平的點就在於大家都是拿到同樣的題目,跟你是不是弱勢生沒關係。 國三時我跑去考中一中的數理資優班,考試題目全部是高一數學。我完全沒學過, 但我不覺得這是不公平,因為大家都是拿到同樣的題目。我只是覺得自己是輸在 沒有先讀。你當然可以說,這就是某種程度的不公。但這不公並不是因為制度, 而是家庭環境。沒有人給我這樣的資源,讓我了解,或先學高一數學。所以後來 我也知道我必須要先讀一些書,將來在考大學時才會有優勢。

10/09 18:03, , 63F
積分後我才看到相同的題目? 面試的時候我才剛學微分?
10/09 18:03, 63F

10/09 18:04, , 64F
抱歉 表達有點不清 就是我在高三下學積分的時候才看到出現
10/09 18:04, 64F

10/09 18:04, , 65F
跟以前面試相同的題目
10/09 18:04, 65F

10/09 18:07, , 66F
當然正統筆試考高中所學是很公平的 但是體制外的題目根本
10/09 18:07, 66F

10/09 18:07, , 67F
對那種非天才型的學生不利
10/09 18:07, 67F
考題大家都一樣,所以是公平的。你遇到這樣的題目,別人也會遇到。 你自己想讀甚麼科系,當然自己得去做準備,這跟你是不是弱勢生沒關係。 而你這裡提的是"考試的題目"超出範圍,並不能用此來說明這個制度是不公平的。 推甄本來就是要甄選優秀,適合該系的學生,有些弱勢生,他們可能自己自己有讀 一些書,因為興趣,所以自己進修,然後推甄就變成一個讓他們有進入好大學的機會。

10/09 19:54, , 68F
推甄筆試就和以前高中推甄一樣啊
10/09 19:54, 68F

10/09 19:54, , 69F
升高中推甄的筆試 都是一些高一左右的題目
10/09 19:54, 69F

10/09 19:55, , 70F
建中北一就不用講了 可能都不只高中水準 怪題目超多
10/09 19:55, 70F

10/09 19:56, , 71F
升大學推甄的筆試 可能都是一些大一程度的題目
10/09 19:56, 71F

10/09 19:56, , 72F
雖然可能有機會用高中的方法解出來
10/09 19:56, 72F

10/09 19:56, , 73F
但是基本上能去考試的 大概都不只高中程度
10/09 19:56, 73F

10/09 19:58, , 74F
所以先讀原文書並不是什麼壞事
10/09 19:58, 74F

10/09 19:59, , 75F
我以前推甄去高雄中正考筆試
10/09 19:59, 75F

10/09 19:59, , 76F
那數學也夠變態了 能用國中方法解出來的 不超過40%吧
10/09 19:59, 76F

10/09 20:00, , 77F
佔了一半以上的題目 是高中課本都不一定會教的考題
10/09 20:00, 77F

10/09 20:00, , 78F
獨招才刺激
10/09 20:00, 78F

10/09 20:04, , 79F
大學教授如果出一份包含微分 + 積分的考題當筆試
10/09 20:04, 79F

10/09 20:04, , 80F
其實你只要提前讀完微積分 還是有能力作答的
10/09 20:04, 80F

10/09 20:05, , 81F
大家都知道高三上頂多教微分而已
10/09 20:05, 81F

10/09 20:06, , 82F
但是大學教授的思維還停留在 以前高三上的「理科數學」
10/09 20:06, 82F

10/09 20:06, , 83F
理科數學上冊 就已經包含微分 + 積分
10/09 20:06, 83F
通常第二階段應該不太會考道微積分的部分,可能有些出題老師沒有很仔細忘了 現在已經不太教維積分了。

10/09 21:09, , 84F
我的經驗是才藝拿再多 跟科系無關沒人理你
10/09 21:09, 84F

10/09 21:10, , 85F
很多教授也說為什麼推甄得搞成達人選秀 他們才不管這些
10/09 21:10, 85F

10/09 21:10, , 86F
但是每年就會有人送音樂繪畫競賽獎狀
10/09 21:10, 86F

10/09 21:11, , 87F
你比別人多會才藝經歷 單跟科系無關 也只是一張廢紙
10/09 21:11, 87F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很多人都有很多才藝經驗。也不少人送了很多很好看的自傳。 所以還是會回歸筆試成績為主(或者第二階段有筆試的),面試成績為輔的型態。 (或是非理工的可能有術科成績),回歸成績面去選學生對教授來說是最簡單的。 ※ 編輯: herstein 來自: 188.100.109.9 (10/10 08:38)

10/10 08:56, , 88F
唯一聽過有關的也是 基督徒教授收基督徒學生
10/10 08:56, 88F

10/10 09:04, , 89F
不過沒有甚麼制度是"絕對"公平的。
10/10 09:04, 89F

10/10 12:01, , 90F
老實講只有相關科系獎狀和英文檢定 人家才會理你 厚
10/10 12:01, 90F

10/10 12:02, , 91F
厚的一本 拿些毫無相關的 他們根本就懶得看..(過來人
10/10 12:02, 91F

10/10 12:28, , 92F
公平就不是絕對的概念 公平也不是單一的定義
10/10 12:28, 92F

10/10 12:29, , 93F
自由主義公平跟社會主義公平 多元主義公平就差很多
10/10 12:29, 93F
文章代碼(AID): #1EZlTfou (SENIORHIG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ZlTfou (SENIOR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