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羽的後代原來是這樣斷的...

看板SAN-YanYi作者 (減肥好辛苦!)時間12年前 (2012/03/09 07:19),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khara (失業中年男子)》之銘言: : : 找到一條來源了。 : : 《通鑑胡注》引《姓譜》:「周文王子康叔封於衛,至武公子惠孫曾耳為衛上卿, : : 因氏焉,後有孫武、孫臏,俱善兵。」 : : 所在卷數: : : 通鑑卷二,周紀二,周顯王十六年戊辰(前353)開頭, : : 「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下。 : : (世界書局本頁51) : : 案《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也引到姬姓孫氏的部分,但卻斷言孫武是媯姓孫氏。胡 : : 三省所引的《姓譜》不知是否還能看到,所據又如何。總之我還是覺得《新唐書》 : : 的斷言很有問題就是了。 : : 不過胡三省倒也沒有單純以《姓譜》為是。他另引了趙明誠《金石錄》中的《漢安 : : 平相孫根碑》,提到有子姓孫氏。但胡不引《新唐書》,而《新唐書》另外提到有 : : 羋姓孫氏(孫叔敖後)也沒說後裔有誰就是(當然可能都不出名)。 :  在猜想先秦有許多貴族以公孫、王孫為氏, :  應該會衍生出不少逕以「孫」為姓氏的後代, :  各溯其祖源的話,多采多姿。 回應一個老的離題文: 最近翻了賈志剛《說春秋》之五, 他所持的論點,也是孫林父之後較陳書之後可信。 簡述他的論點: 1. 魯昭公十九年孫書出現,至魯昭公三十年闔閭興,此間齊無大亂。 (實則昭19的孫書資料非陳氏,楊伯峻亦有言。 又,賈書屬小說,主要是直述,不必加註引文。) 2. 此期間陳家權傾朝野,孫武沒必要出亡。 3. 哀17年吳魯聯軍大破齊師,齊將見俘者之一即陳書! (這條很重要。重諱的當時貴族不應同家族取重名。) 4. 春秋國君並無賜姓的習慣。 案:這條也很重要,但得解釋一下。 春秋國君確實有形式上的「(賜姓)命氏」, 但這是依封邑、爵位官職或父祖之名或字來命氏。 非本國公族,不會濫賜「公孫」, 更不用說「公孫」省作「孫」,春秋時並無其例。 另外賈又提了孫林父之後較為可信的理由,也還不錯。 不多引,有興趣的板友可去翻閱賈書。 當然啦,春秋時孫武且不提, 經過秦漢之際的動亂,以及庶族崛起, 後來的孫堅家族到底和孫武有沒有關係都很成疑問。 只不過,回到春秋時期來說,孫武或許還是士層出身的可能性大些。 但,媯姓陳氏說,應不可信。 倒是關於唐長孺認為屠各劉氏非虛連題後, 論證問題很大。 後來有人另為文認為屠各雖非南單于後而仍屬匈奴且融合於南匈奴。 (該文最漂亮處在指出屠各姓氏與匈奴姓氏重疊不少, 頂多只能說屠各與南匈奴不同 ——連這點我都懷疑,欽察早有,欽察汗國難道非蒙古? 不能說屠各非匈奴) 其實在我以為, 文獻不足徵,很多東西不是很好說。 但這種攀附跟那種隔了數百年的攀附不太相同。 簡單作個類比: 正當博崔趙李等家族還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情況時, 哪個小家要想隨便附會是他們家族, 未必見得容易。 雖說政治實力可以形成壓迫性 例如說李淵稱自己是隴西李氏之後吧, 但到頭來總還有個正牌的「隴西李寶之後」來凸顯他的不正宗。 至於從於夫羅到劉豹、劉豹到劉淵之間的年代跨度問題, 其實文獻失徵或者就是晚出仍可解釋。 鍾會與鍾繇間一樣年代跨度高。 當然,鍾會崛起與攀附司馬家有關, 然而要是他不出問題,恐怕他也會搶了潁川長社鍾家的嫡系, 而「可能」他一樣很晚才有嫡嗣! (至少他出問題時居然也還沒有家小) 要說屠各劉豹等非匈奴, 最難解的是何以劉淵得以(或必須)以質子身分, 在洛陽受學? 更何況劉元海載記裡劉氏一門的學問, 縱然有灌水, 但0分總不能一下加到90分吧? 雜亂扯一點題外話而已。 -- Die Psyche erschafft taglich die Wirklichkeit. Ich kann diese Tatigkeit mit keinem andern Ausdruck als mit Phantasie bezeichnen. -- C. G. Ju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232.147

03/09 07:36, , 1F
陳勇,寫了不少與屠各相關的文章。
03/09 07:36, 1F

03/09 07:36, , 2F
他也指出了包括呼延氏、卜氏等許多標準匈奴大族都同是屠各姓
03/09 07:36, 2F

03/09 09:35, , 3F
03/09 09:35, 3F
文章代碼(AID): #1FMJvmed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MJvmed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