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何諸葛亮和姜維那麼執著北伐?

看板SAN-YanYi作者 (如果狗狗飛上天)時間13年前 (2011/02/04 06:45), 編輯推噓13(13020)
留言33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28 (看更多)
: → pipidog:台人自治沒有要賣台灣的成份,但是反問譙周要的自治可有賣 02/04 05:36 : → pipidog:掉益州的成份?他們想的是推翻這個他不喜歡的政府,在他們的 02/04 05:37 : → pipidog:眼中來看,這不是賣,而是對岸常用的詞:"解放"!從蜀漢政權的 02/04 05:37 : → pipidog:壓迫中解放出來,對很多蜀漢迷來說很討厭他,但我相信當地的 02/04 05:38 : → pipidog:士族是支持他的,這裡面也有故事可以講,就是為什麼鄧艾偷渡 02/04 05:39 : → pipidog:陰平之後,為什麼劉禪不戰而降,很多人說因為劉禪是庸主,其 02/04 05:39 : → pipidog:實我認為關鍵的原因是,當時的士族早已民心思變了 02/04 05:40 唉~這問題一扯在扯,越扯越大了,打算不要用推文的,我就波文吧,既然開始了, 就講到底吧,乾脆把蜀漢政權最後滅亡給講完算了,不過還是強調,一家之言,不 喜歡的人看看便罷.我所能作的是從正史中推敲,盡量保持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但真相除非有時光機,否則大概只能各憑想像了. 我想說的是,蜀漢最關鍵的部分,在鄧艾偷渡陰平之後,為什麼譙周一兩句話劉 禪就不戰而降了,很多人看到這一段都非常生氣,覺得劉禪是個昏君.但我們來反 思一下.這背後有沒有一些故事值得玩味.同樣的,我要繼續順著蜀漢政權的矛盾 跟衝突來分析這件事情. 首先譙周這件事情,我們最感矛盾的就是一個人的態度:"陳壽". 譙周作為一個 賣國賊,他的行為完全不符合中國傳統中忠孝節義的標準,按裡說史學家是非痛批 這個人一頓不可.陳壽作為一個良史,怎麼評價他呢? 我們看一下這段文字: 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 這是多荒謬的評價? 陳壽居然推崇了譙周一番?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陳壽已經在 晉朝了,當然要說晉朝喜歡聽的話.從這觀點來看,陳壽只一個史學上的哈巴狗, 只喜歡聽執政者愛聽的話囉? 那我們再看看諸葛亮傳的這段文字: 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 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謹錄寫上詣著作。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 罪死罪。 看到了嗎? 陳壽不只是在諸葛亮傳裡面,把這個魏國的頭號敵人捧上天,說他是管 仲蕭何,在趙雲傳裡面,還說諸葛亮"功德蓋世".現在更扯,他甚至把諸葛亮那些痛批 魏國的文集編成書,還請皇帝好好讀? 這讓我們好矛盾,陳壽到底是不是哈巴狗? 如果是,那為什麼敢這樣吹捧寫諸葛亮還叫皇帝讀他的"敵國誹謗之言"? 如果不是 又為何肯定譙周這個賣國賊?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是也不難,想想看陳壽哪裡人?他是巴西人!換言之,陳壽就是當 地的士族,而且他還拜譙周為師,在朝其間更因為不屑黃皓而屢被罷黜.因此我們可 以這樣說,以陳壽這樣一個當地士族的角度來看,譙周的做為是眾望所歸. 我在提一件事情,譙周曾經寫一封信給劉禪,勸他不要在北伐了,這封信是整個蜀漢 史上唯一一封被保存下來的"諫書".我相信諫書很多,但陳壽獨獨摘錄這封,我想其 中含意不言可喻了. 那我們再回頭來看,怎麼裡解偷渡陰平之後劉禪不戰而降呢? 是因為阿斗是昏君嗎? 我一值的看法都認為"不是",甚至我認為他就是北伐的主要動力之一.(可見其他我寫 過的文章).按裡說,陰平是天險,鄧艾偷渡陰平是不可能有多少兵力的,劉禪大可以 堅壁清野,等待姜維來援,到時候鄧艾首尾不能相顧,必死無疑不是嗎?這麼簡單的道 理,你懂,我懂,連個看小說的小孩都懂,劉禪底下文武百官何只千員他們為什為什麼 不懂? 為什麼選擇投降? 顯然,理面必定有蹊翹!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看一看最關鍵的部份,就是譙周到底說了什麼可以靠三吋不爛 之舌把劉禪給說降了? 裡面有什麼話可以令下令北伐超過15次的劉禪感覺毛骨悚然, 聽了發抖? 當時劉禪打算先到南中避一避,於是譙周給他說了四不可,這前面三點大致上都是一 些南方不服朝廷,去了恐怕不安穩之類的論點,這些都可以理解,但重點是譙周說的第 四點: ======= 昔王郎以邯鄲僭號,時世祖在信都,畏逼於郎,欲棄還關中。邳肜諫曰:『明公西還,則 邯鄲城民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世祖從之,遂破邯鄲。今 北兵至,陛下南行,誠恐邳肜之言覆信於今,四也 ======= 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你現在跑去南中,老百姓是不會跟著你走的,搞不好還會反過來 捅你,我不知道一般人看到這句話怎麼想,但是譙周作為當時益州士族的意見領袖,這 句話一說出來,簡直是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而且譙周也講得很客氣,先分析南 中的情勢,最後再淡淡的說出這句話,這等於跟劉禪下最後通牒了,跟他講明了,就算前 面那些關於南中情勢的分析你都不在乎,想硬幹,不好意思,我們不陪你! 表面上看起 來,譙周是好心幫劉禪出主意,但其是他真正的意思是告訴他,民心思變,你該下台了. 此時的劉禪已經退無可退了,表面上看起來是劉禪不戰而降,但在我看來真正的原因是 已經沒有人想為他而戰了,甚至他們對於魏國的到來已經期待很久了. 怎麼證明這是民心思變而非譙周一人所見呢? 看一下下面這段: ======== 群臣或難周曰:「今艾以不遠,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東吳未賓,事勢不得 不受之,受之後,不得不禮。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 爭之。」眾人無以易周之理。 ======= 看到了嗎? 其實當時的人真正焦慮的是,投降了之後,會好好善待我們嗎? 譙周說沒問題的 ,東吳還沒滅啊,他肯定會善待我們作為榜樣的. 還說如果魏國不答應,那我自己去京城跟 魏帝說去.各位看到這句話不知道怎麼想,在我看來這是很荒謬的,誰保證東吳沒滅就肯定 會善待蜀? 眼前這個人是個軍人叫鄧艾,不是魏帝,歷史上多少軍人屠城的故事?再者,譙周 是哪跟蔥,你去講講就搞定了? 話說以前台灣也有個傢伙說大陸打過來,他三通電話就可以 止戰,結果大家當放屁,為什麼滿朝文武要信譙周? 甚至說:"眾人無以易周之理" 大家都認同了,也都不說話了. 這裡我看到的是,滿朝文武都想降了,只是還有那麼一分 猶豫不決,而譙周則是堅強了大家的信心. 也許你還想問,士族就算不喜歡劉禪,他怎麼證明他們期待魏國呢? 同樣,在譙周的話裡: ======== 亢之為言,知得而不知喪,知存而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言 聖人知命而不苟必也,故堯,舜以子不善,知天有授,而求授人;子雖不肖,禍尚未萌, 而迎綬於人,況禍以至乎!故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縛銜璧而歸武王,豈所樂哉,不得已也 ======== 看到了嗎,譙周說,把劉禪的讓位拿去跟堯,舜,微子去殷相比,如果劉禪的讓位是法聖人, 那麼這意思是,譙周的眼中,這受禪的有德者就是"魏". 綜上所述,還是那句老話,整個蜀漢政權的滅亡還是一個原因,荊州集團的高壓統治. 譙周作為一個當地士族的最高代表,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們受夠了,他們不願再被剝削. 哪請問,投降給魏就能保證他們的權益? 當然,因為魏國實行的是九品官人法,這些士族 在這部法律下,將可世世代代的保障自己的權益, 前面的網友問,譙周是賣了蜀漢,但是反對運動可沒賣了台灣啊,我承認,這樣的類比並 不完全正確,但我要說的是,當時的士族並不認為他們是賣了蜀漢,相反的,如譙周說的, 這是法堯舜,這是推翻外來政權,回歸他們心中真正的祖國,那個可以透過九品官人法 保障他們世世代代利益的魏國.從這個觀點講,兩種反對運動相比還是有其相似之處的, 因為他們真正要迎來的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國號(台灣國,中華民國,魏國,蜀國),他們要迎 來的是制度,士族要的是九品官人法,而台灣人要的是民主法治. 更深層的來看,這兩者 的核心都是同一件事情:推翻外來政權,要求國家的資源和利益合理的重新分配! 至此,蜀漢的政權已經完全告終了,留給人們無限的感傷.很多人很感嘆為什麼武侯沒能 一統天下,光復漢室,為什麼劉禪這麼窩囊,扶都扶不起.為什麼葫蘆谷沒把司馬懿一把火 燒死. 我想告訴有這些想法的人,那些都是小說家之言,不足可信,歷史是一個長時間的敘述,這 個敘述底下,偶然的事件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制度.好的制度,自然會有明君,不好的 制度,誰當皇帝都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課本上花最多時間講的總是各個朝代的制度, 而不是某一場戰役的勝敗或軍事佈署. 劉禪昏庸嗎? 不見得! 在我看他只是始終解決不了族群問題的仁主. 諸葛聖人嗎? 不見得! 在我看來他既是偉大的政治家也是死握著權力不放的政客. 而在這幅內部鬥爭總是不停息的的蜀漢政權圖像中,我能想到的唯一一個從頭傻到尾的 笨蛋,只有姜維.從頭到尾沒分到半點好處.最後下場最慘的,後世批判最兇的也都是他. 我回想起姜維的媽媽寫信給他,跟他要點當歸,他回信給他媽媽,說他這邊只有遠志. 現在看來,實在不勝唏噓.歷史如果重來一次,他的選擇還會一樣嗎? *這個系列的文章,我想寫到這是真的告終了(都寫到蜀亡了還有啥可寫的),一如之前 說的,一家之言,看看便罷,只是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來看歷史(其實不是我的角度 ,我只是在拾人牙慧的寫一些部分歷史學家看待這段歷史的角度),至於喜不喜歡, 相不相信,就大家隨緣吧.只是要說,小說家之言跟歷史還是有區別的,盡信小說之 餘,還給這些人物一個明確的歷史形象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 ★人生中最溫暖的夏天是在紐約的冬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20.178.195 ※ 編輯: pipidog 來自: 128.120.178.195 (02/04 07:44)

02/04 08:11, , 1F
拜讀這一系列的好文,真是受益良多呀~:)
02/04 08:11, 1F

02/04 08:24, , 2F
因為目前台灣官僚系統的政黨是荊州派那邊... 另外台灣現在是
02/04 08:24, 2F

02/04 08:25, , 3F
東吳 香港才是西蜀. 您的一系列文章都很有意思:)
02/04 08:25, 3F

02/04 09:05, , 4F
嚴格來說,民主後,台灣沒有荊州派了,因為都是自己選出來的
02/04 09:05, 4F

02/04 09:07, , 5F
至於香港,恐怕也非西蜀,畢竟政府換了,但也始終沒等到自治.
02/04 09:07, 5F

02/04 13:18, , 6F
推 人民要的是個制度啊......
02/04 13:18, 6F

02/04 14:29, , 7F
三個字評價:好,好,好
02/04 14:29, 7F

02/04 16:04, , 8F
相當特別的分析 不過姜維應該沒有被批很慘啦
02/04 16:04, 8F

02/04 18:00, , 9F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你在暗批諸葛亮 不斷北伐浪費國力但又
02/04 18:00, 9F

02/04 18:02, , 10F
沒啥收獲 軍事沒啥好看 政治上內部搞不定 除了那句"鞠躬
02/04 18:02, 10F

02/04 18:03, , 11F
躬盡瘁 死而後已"以外 沒什麼優點的感覺 好可憐
02/04 18:03, 11F

02/04 18:04, , 12F
又 我不是諸葛迷 你誤會了
02/04 18:04, 12F

02/04 18:14, , 13F
豁然開朗
02/04 18:14, 13F

02/04 18:24, , 14F
閱畢千頭萬緒 唯有三嘆 唉!孔明 吚!阿斗 嗟哉!伯約
02/04 18:24, 14F

02/04 23:34, , 15F
c大,不是我在批評,其實你可以去看些史學方面講這段歷史的
02/04 23:34, 15F

02/04 23:35, , 16F
書,那幾乎是史學界共同的說法,我只是一個轉述者,入門的如
02/04 23:35, 16F

02/04 23:37, , 17F
易中天的品三國.你就會發現我講的僅只是轉述史家所言罷了
02/04 23:37, 17F

02/04 23:38, , 18F
我不是學歷史的人,實在談不上有任何自己的創見,皆為轉述
02/04 23:38, 18F

02/05 09:02, , 19F
大推XD
02/05 09:02, 19F

02/05 14:10, , 20F
推這篇,史學與文學對諸葛亮的評價差很多,要先分清楚....
02/05 14:10, 20F

02/05 23:04, , 21F
大推~~
02/05 23:04, 21F

02/06 00:11, , 22F
推薦這篇文
02/06 00:11, 22F

02/08 20:03, , 23F
明批暗批有沒有批孔明都不重要吧 重點在想法和推論很讚
02/08 20:03, 23F

02/12 22:22, , 24F
九品官人法雖有攏絡士族成分,但不等於保障所有士族
02/12 22:22, 24F

02/12 22:23, , 25F
這類例子很多,西晉統一後益州江東世族遭受壓抑、不得
02/12 22:23, 25F

02/12 22:24, , 26F
志官員成為八王幕僚,為八王之亂推波助瀾,多少都與「
02/12 22:24, 26F

02/12 22:26, , 27F
洛陽公卿集團」壟斷任官特權有關。九品官人法是否真
02/12 22:26, 27F

02/12 22:27, , 28F
能促使蜀吳士族賣國,值得留神。甚至許多人認為吳國
02/12 22:27, 28F

02/12 22:29, , 29F
滅亡乃因孫皓「暴政」惹火士族,才上下離心亡國。但陸
02/12 22:29, 29F

02/12 22:29, , 30F
抗最大的的兩子卻為孫皓戰死,值得注意。甚至吳國也有
02/12 22:29, 30F

02/12 22:31, , 31F
類似九品官人法的大公平制度,九品官人法能否吸引他們
02/12 22:31, 31F

02/12 22:32, , 32F
賣國,江東世族是否對孫吳那樣失望,都值得再論
02/12 22:32, 32F

02/17 06:02, , 33F
02/17 06:02, 33F
文章代碼(AID): #1DIo_rOL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28 篇):
文章代碼(AID): #1DIo_rOL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