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Re: [問題] 如果馬謖沒死,那姜維的地位是否可能改變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3年前 (2010/09/25 01: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SAN 看板 #1Cd0K6-n ] 作者: pipidog (如果狗狗飛上天) 看板: SAN 標題: Re: [問題] 如果馬謖沒死,那姜維的地位是否可能改變 時間: Fri Sep 24 09:55:14 2010 這個話題一下從姜維轉到劉禪了,下個結論好了,我覺得劉禪 的評價,稗官野史不說,我們就單看正史對他的評價吧.很多人 都說陳壽的三國志寫得好,那就姑且相信他的評價很精準吧 (至少我覺得他對諸葛的評價非常精準) 陳壽最後對劉禪的評價是: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堅則為昏暗之後,傳曰"素絲 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我想講到這就不用再爭了,劉禪當過"循理之君",偏霸一方.劉 禪野當過"昏暗之後",敗光基業.這就是劉禪一生的總評.我認 為非常精準!非常客觀! 其實討論三國人物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跟其他的歷史 不同,靠著三國演義一書,太多人物的評價跟民間信仰混雜難分, 使得我們對太多人物已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了.看正史的時候, 就難免帶了色彩.但最終小說跟歷史是不同的. 總結正史上的說法,單純把劉禪看成豬腦袋,或是偏激的想翻案, 硬說劉禪是個大賢君都不對(這兩種說法中,尤其後者往往比前 者更硬坳),他兩者都當過.差別在於他身邊的臣子是誰. 講到這,不得不想起出師表裡面,諸葛對劉禪苦口婆心的說: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 漢所以傾頹也。" 道理很簡單,但是劉禪只做了一半.不過反過來想,連那一半都做 不到的皇帝似乎又多得數不清了. -- ★人生中最溫暖的夏天是在紐約的冬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9.237.43.38

09/24 10:24,
就是因為他做了一半所以才被罵的更凶呀XD (誤)
09/24 10:24

09/24 11:14,
我倒是認為 後世對蜀漢人物期待越大 苛責越大
09/24 11:14

09/24 12:00,
1F註: 後世對劉禪=恨鐵不成鋼,後世對孫皓=朽木不可雕
09/24 12:00

09/24 12:45,
諸葛說的那一句,劉禪從頭到尾都做了一次吧...。
09/24 12:45

09/24 13:03,
跟年齡可能有關 少年時比較精明想拼 老了只想沁菜過爽日子
09/24 13:03

09/24 15:53,
我是很好奇為什麼劉禪投降那麼乾脆
09/24 15:53

09/24 16:44,
諸葛瞻都把籌碼敗光了 劍閣情況不明 當然只能投降
09/24 16:44

09/24 19:34,
他自己也還想要命吧
09/24 19:34

09/24 19:44,
部隊已經先派去支援姜維,剩下的湊一湊又被擊敗,兵臨城下
09/24 19:44

09/24 19:45,
要跑有危險,就算跑成功後續風險也不小,乾脆投降比較保險
09/24 19: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60
文章代碼(AID): #1CdDdzdU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dDdzdU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