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木柵路四段1公里12紅綠燈 「尖峰就塞」

看板Road作者 (冴える蛇)時間6年前 (2018/04/29 10:31), 編輯推噓3(4114)
留言19則, 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2790130 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萬壽橋頭﹚至萬芳交流道,才短短一公里左右距離,紅綠燈卻多 達12個,加上車流量大,每逢上下班尖峰時段就塞車。文山區長鄭裕峯昨趁行動市政會議 ,建議尖峰可設置調撥車道、紅燈連鎖,改善塞車情形。市長柯文哲要求交通局等單位研 議。 台北市府上午在文山區公所舉辦行動市政會議,工作人員在舞台上規畫一個如同興隆公宅 居家環境的場景。 記者杜建重/攝影 連接北市信義區、萬芳交流道的信義快速道路,自2005年通車後,大幅改善文山地區交通 。鄭裕峯昨在文山區行動市政會議上說,文山區到信義區只要10分鐘,但前提是在「不塞 車」情況下,讓柯文哲忍不住當場笑出來。 不只如此,鄭裕峯還反映,木柵路四段(萬壽橋頭)到萬芳交流道才一公里,居然有12個 紅綠燈,每逢上下班尖峰時段都會塞車。鄭表示,該路段是木柵、新店地區居民通往信義 快速道路的主要幹道,但路寬無法容納車流量,塞車情況嚴重。 鄭裕峯還建議,這路段是否可在尖峰時段設置調撥車道,且12個紅燈應該連鎖,讓交通順 暢通行;此外,可設置替代道路指示牌,引導欲往萬芳交流道的車輛到新光路,分散車流 量。 對此,柯文哲表示,請交通局等相關單位列管研議,盡速提出改善計畫,送市長室討論, 核備後就可執行。 本來是想找星期五萬芳交流道車禍的新聞 結果找到這篇 唉 紅綠燈濫設 中華民國的通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37.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524969104.A.2F1.html

04/29 10:35, 6年前 , 1F
那邊的問題是 會卡人的紅綠燈都是必要的,萬芳路口 和
04/29 10:35, 1F

04/29 10:36, 6年前 , 2F
平東路口。其實我在地人經驗來講,主要是卡左轉而非紅
04/29 10:36, 2F

04/29 10:36, 6年前 , 3F
紅綠燈濫設還不都是你們這些里長議員搞出來的
04/29 10:36, 3F

04/29 10:36, 6年前 , 4F
綠燈。
04/29 10:36, 4F

04/29 10:37, 6年前 , 5F
至於那些不需要的 其實平常也沒在開...真的說有問題的
04/29 10:37, 5F

04/29 10:37, 6年前 , 6F
頂多就是往博嘉那個有點小爭議
04/29 10:37, 6F

04/29 11:43, 6年前 , 7F
木柵路辛亥路口跟興隆路口都他媽塞
04/29 11:43, 7F

04/29 13:36, 6年前 , 8F
舊社區幹道的通病
04/29 13:36, 8F

04/29 14:41, 6年前 , 9F
多少不是問題 連動才是關鍵
04/29 14:41, 9F

04/29 15:27, 6年前 , 10F
就某些路段不肯把中間分隔島連貫,每個小巷口或小路口都
04/29 15:27, 10F

04/29 15:27, 6年前 , 11F
要爭取設紅綠燈,結果就變成短短路口整排的紅綠燈奇觀
04/29 15:27, 11F

04/29 15:30, 6年前 , 12F
像樹林中華路從溪城路~八德街700公尺,也是整排的紅綠燈
04/29 15:30, 12F

04/29 15:32, 6年前 , 13F
連動當然是關鍵,但我認為數量密度也應該控制,愈多路口紅
04/29 15:32, 13F

04/29 15:32, 6年前 , 14F
綠燈,愈多車輛轉彎.匯入.匯出,也是會影響車流順暢度
04/29 15:32, 14F

04/29 22:44, 6年前 , 15F
很多不必要的號誌與時相(如左轉車稀少卻有左轉保護號誌)
04/29 22:44, 15F

04/29 22:45, 6年前 , 16F
再不就是行人沒有多到非設人行保護號誌不可.卻是設了
04/29 22:45, 16F

04/29 22:45, 6年前 , 17F
都跟民代脫不了關係.....
04/29 22:45, 17F

04/30 16:11, 6年前 , 18F
同亮和遞亮沒做,又不弄連鎖,自然就產生較多延滯...
04/30 16:11, 18F

05/01 09:49, 6年前 , 19F
都市規劃就有問題 4車道的路口間隔應比2車道間隔大
05/01 09:49, 19F
文章代碼(AID): #1QvIwGBn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vIwGBn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