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商業周刊1008期刊載「大建設 大崩壞」ꐠ…

看板Road作者 (荊棘海)時間17年前 (2007/04/01 02: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42 (看更多)
  對於國工局所言之第一點   感覺也有避重就輕的問題   為什麼國工局不提永春和新永春隧道開挖時遇到的問題呢   為什麼僅提起1 2 2A 3號這幾個隧道   而不提4號隧道?   新永春開挖時遇到每分鐘83的湧水   而上面的說明僅說 估計1~3隧道是每0.5   翻找環差的報告   在四號隧道的部分   也僅用「規模較輕微」、「相對較低」、「水壓及水量小於原規劃」來帶過   再看最後的「相應措施」   說的是「設計階段詳細進行地質調查」云云 (很多項都僅是這樣提及)   那難道現在還沒把蘇澳到東澳間的地質弄完全清楚?   既然可以估計出其他隧道的湧水 為什麼四號隧道的湧水估不出一個範圍?   加上像是七星潭的問題、效益比的問題   我覺得國工局的回答仍欠完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109

04/01 08:52, , 1F
避重就輕嗎? XD
04/01 08:52, 1F
※ 編輯: xglaver 來自: 140.112.248.109 (04/01 12:48)
文章代碼(AID): #163glB8r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42 篇):
文章代碼(AID): #163glB8r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