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商業周刊1008期刊載「大建設 大崩壞」ꐠ…

看板Road作者 (證據)時間17年前 (2007/04/22 15:06),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42 (看更多)
大家好 對於蘇花高的選擇 1.蓋====利益+損害 2.不蓋==利益+損害===>運量轉移於其他運具之配套措施 在下就兩個選擇的利益+損害 做簡單的報告 一、運量 1節軌道車廂粗估載運40人,5節車廂200人, 而轎車需以50輛車來運輸 其中的倍數差距,在上述的空氣污染、車輛廢棄物、生態破壞(不只蝴蝶、鳥兒,還有更多與我們共同生存的動植物) 車輛造成的損害絕對比軌道運輸高 二、供需 整個公路系統愈擴大可容納流量 造成==>開車愈方便 ==>愈吸引人們買車開車 高速公路便是一種擴大流量造成方便的誘因 各位會不會因為公路方便(EX高速公路),而增加返鄉、旅遊、出門閒逛次數? 是不是增加了更多能源消耗以及環境破壞? 增加了高速公路之後,運輸旅次是否也增加了呢? 高速公路要蓋到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滿足所有的人呢? 三、運輸安全 94年臺閩地區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 2894人(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 94年臺灣鐵路管理局行車事故死亡人數 77人(資料來源:台灣鐵路管理局) 台灣地區近十年來 平均一天車禍死亡11個人,受傷24個人,有35個家庭陷於哀痛及家庭破碎 連在公車停等車都會被撞死 公路上路故塞車、醫療救護、家庭拖累大家都有機會 既是如此,又為何要蓋高速公速促進車輛的發展使用呢? 車輛的運輸量一但扶植壯大,就更難push民眾放棄私人運具轉於大眾運具了 四、土地使用 公路所佔空間約為鐵路的15倍,但其運量僅為鐵路的7倍 可以有高速公路,但那是為了彌補軌道的不足 土地是一種固定數量的物品,居住地與道路用地有比例關係存在 你希望你家附近的土地利用 是用來蓋高速公路,或是用來堆疊大量廢棄輪胎 還是希望它用來做綠化休閒地? 五、塞車 若push人們多搭乘火車,沙石由火車運載(台鐵還是有貨運的 只是不斷衰退) 減少公路擁塞 k大所說重大疾病救護、運輸需要的資訊設備時 原本的公路是否更能提供它原有的價值? (另外,花蓮不是有慈濟醫院嗎?@@a) 六、TSM & TDM TDM確是優於TSM的方式,「減少運輸需求」確實比「滿足運輸需求」高明 但這需來自於政府對土地使用的整體規劃,促成地方自給自足的生態 ============================================================================== 結論 1.軌道是絕對優於公路的運輸方式 私人運具帶走了它的方便,卻留下空氣污染、疾病和動物死亡 全世界近代大量發展公路和車輛後,又重歸認清軌道是更好的運輸方式 歐洲國家更是早已建構地下鐵、電車路網 讓公路回歸它原本美好的人行和親近 減少路過車流的叫囂,不是更好嗎? 2.台鐵的不良,靠大家好好監督,對它的不好用力撻伐 大聲的促使它改進,讓政府好好重視鐵路經營 蘇花高真的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真的希望大家不要花太多的關注迫使政府去蓋 夭壽落落長,寫到該上班去了 請各位多多指教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03.53

04/22 15:41, , 1F
好文推一下.與我的意見相同
04/22 15:41, 1F

04/22 15:46, , 2F
應該是TDM優於TSM才對 這是筆誤吧
04/22 15:46, 2F

04/22 16:36, , 3F
TDM>TSM喔,這篇文章值得~推
04/22 16:36, 3F

04/22 23:03, , 4F
推~~
04/22 23:03, 4F

04/23 00:20, , 5F
真的寫錯了耶XD 我修改好了~
04/23 00:20, 5F
※ 編輯: overcast13 來自: 220.140.103.53 (04/23 00:22)
文章代碼(AID): #16Amc1w5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2 之 42 篇):
文章代碼(AID): #16Amc1w5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