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台鐵到了引入ato成熟的時機了嗎?

看板Railway作者時間5年前 (2018/07/16 01:22), 5年前編輯推噓14(14041)
留言55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昨日為淡水線停駛30周年,事實上真正的最後列車是在7月16日才開出的, 可以說台北捷運淡水線帶動了台鐵捷運化的發展,雖說淡水線改為不同系統, 但台鐵也受到北捷影響很多,例如從700開始的區間車座位內裝很多都參考北捷, 唯一的台鐵瘤問題就是雖增加車站,但班次仍然不構密集,實際上捷運化只做半套。 如果真的要跟捷運差不多的班次密集度,板上大家討論很多了,主要就是閉塞區間長度 要縮短,還有就是控制行車更有效率,搭過捷運就知道,捷運離站就馬上開始加速,也因 為多數都是電腦自動控制,減少過早減速低速滑行浪費的時間,以台鐵目前都有atp設備 了,有條件可以引進ato了嗎? 透過atp感應子提供速限、與前車距離、與下一站距離等訊息給 列車,這樣列車就有自動控制速度的依據,頂多想辦法增設控制馬達出力速度的東西,這 樣應該就能達到ato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88.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531675362.A.D04.html ※ 編輯: gigihh (220.134.88.159), 07/16/2018 01:26:21

07/16 01:25, 5年前 , 1F
我覺得光是ATC就有困難了 雖然我很想要直接搞ATACS
07/16 01:25, 1F

07/16 01:25, 5年前 , 2F
京急笑你
07/16 01:25, 2F

07/16 01:26, 5年前 , 3F
不對 我好像又想成日規ATC…
07/16 01:26, 3F
※ 編輯: gigihh (220.134.88.159), 07/16/2018 01:27:36

07/16 01:27, 5年前 , 4F
是說 不加速是無法離站的 只不過有時候會分段加速
07/16 01:27, 4F

07/16 01:28, 5年前 , 5F
台鐵目前簡易站的加減速還算漂亮 就列車本身韌機不
07/16 01:28, 5F

07/16 01:28, 5年前 , 6F
夠強而已 還有怕猛加打滑常常不先拉滿
07/16 01:28, 6F
※ 編輯: gigihh (220.134.88.159), 07/16/2018 01:29:44

07/16 01:29, 5年前 , 7F
反而是有號誌的車站加減速都很難看
07/16 01:29, 7F

07/16 01:32, 5年前 , 8F
對啊北捷系統就沒這類問題,不知號誌系統的控制邏輯差異
07/16 01:32, 8F

07/16 01:33, 5年前 , 9F
在哪,另外捷運系統的停車不是降低速度碼而是透過一套
07/16 01:33, 9F

07/16 01:34, 5年前 , 10F
程式化停車系統來做到準確停車,不知台鐵atp的停站是
07/16 01:34, 10F

07/16 01:34, 5年前 , 11F
直接降速限為0還是給多少距離由司機自己停準。
07/16 01:34, 11F

07/16 01:37, 5年前 , 12F
可以確定如果過站的話atp會直接讓列車停止,北捷的話不
07/16 01:37, 12F

07/16 01:38, 5年前 , 13F
確定,聽說北捷ato無法識別是停車還是通過,但桃捷的
07/16 01:38, 13F

07/16 01:38, 5年前 , 14F
聽說是可以的,不知怎麼做到。
07/16 01:38, 14F

07/16 01:48, 5年前 , 15F
北捷站站停沒有無識別停車通過的需求當然就不會弄
07/16 01:48, 15F

07/16 01:48, 5年前 , 16F
多做個功能就要多一份$$$$$$$$
07/16 01:48, 16F

07/16 01:50, 5年前 , 17F
我覺得ATO可以在捷運化區間用 這樣加密班次買車就不用人力
07/16 01:50, 17F

07/16 01:51, 5年前 , 18F
而且捷運化區間大多都有立體化 小鄀分平交道(如樹林基隆)
07/16 01:51, 18F

07/16 01:52, 5年前 , 19F
可以派人駐守
07/16 01:52, 19F

07/16 01:58, 5年前 , 20F
錢花下去改善絕對值得但多數民眾無感才是問題
07/16 01:58, 20F

07/16 02:00, 5年前 , 21F
增班是很有感的吧
07/16 02:00, 21F

07/16 04:01, 5年前 , 22F
蓋車站可以剪綵 換號誌就沒啥好剪的 市長民代無感
07/16 04:01, 22F

07/16 06:44, 5年前 , 23F
增班有在搭區間車的人有感,有在關注的有感,其他人哪有
07/16 06:44, 23F

07/16 06:44, 5年前 , 24F
差,還不是爽爽開車爽爽騎車,偶爾一趟長途,長途不設這
07/16 06:44, 24F

07/16 06:44, 5年前 , 25F
個也無感,到終點誤點十分鐘內對一般民眾也無感
07/16 06:44, 25F

07/16 06:45, 5年前 , 26F
就跟上面講的,蓋車站蓋新線,政治人物剪綵剪的爽,民眾
07/16 06:45, 26F

07/16 06:45, 5年前 , 27F
看得有感
07/16 06:45, 27F

07/16 09:18, 5年前 , 28F
導入CBTC就夠用了……
07/16 09:18, 28F

07/16 09:35, 5年前 , 29F
捷運化還要全面改建廁所和車站內外重新裝潢,台鐵還
07/16 09:35, 29F

07/16 09:35, 5年前 , 30F
像30年前
07/16 09:35, 30F

07/16 09:52, 5年前 , 31F
台鐵要真的捷運化也不用ATO 純粹是執行政策的人做事只
07/16 09:52, 31F

07/16 09:52, 5年前 , 32F
做一半 要嘛沒能力
07/16 09:52, 32F

07/16 11:00, 5年前 , 33F
每一家ATO當然設計不一樣
07/16 11:00, 33F

07/16 11:00, 5年前 , 34F
桃捷必然有通過需求 因此要能辨識通過列車
07/16 11:00, 34F

07/16 11:00, 5年前 , 35F
只不過進站壓速度很奇怪
07/16 11:00, 35F

07/16 11:00, 5年前 , 36F
北捷沒有通過需求 對所有列車視為停車也正常 可是
07/16 11:00, 36F

07/16 11:00, 5年前 , 37F
回送會有通過這點沒考慮 好像都是用CM開
07/16 11:00, 37F

07/16 11:43, 5年前 , 38F
日本很多手動駕駛,可以做到比北捷還密的班距
07/16 11:43, 38F

07/16 11:43, 5年前 , 39F
ATO本來就是迷思,日本甚至認為手動駕駛優於ATO
07/16 11:43, 39F

07/16 11:56, 5年前 , 40F
密度高低和手動駕駛沒有關係
07/16 11:56, 40F

07/16 12:05, 5年前 , 41F
ATO當然和班次有關
07/16 12:05, 41F

07/16 12:07, 5年前 , 42F
日本山手線一樣是手動駕駛
07/16 12:07, 42F

07/16 12:07, 5年前 , 43F

07/16 12:08, 5年前 , 44F
最難的停車交給電腦,其他部分老實說沒太大差別
07/16 12:08, 44F

07/16 12:09, 5年前 , 45F
閉塞的影響遠大於ATO,這已經是老話閒談了
07/16 12:09, 45F

07/16 12:09, 5年前 , 46F
倫敦維多利亞線硬幹ATO之後班次由每小時27班加到現在36班
07/16 12:09, 46F

07/16 12:10, 5年前 , 47F
影片還需要說明嗎?7秒的時候煞車放開,但是車還是繼續
07/16 12:10, 47F

07/16 12:10, 5年前 , 48F
停,電車GO有看過吧?最旁邊的煞車燈號有印象吧
07/16 12:10, 48F

07/16 12:11, 5年前 , 49F
當然本篇要提ATO重點不是在班次密度 而是解決人手問題
07/16 12:11, 49F

07/16 12:13, 5年前 , 50F
畢竟呆鐵100年內也不用開到>32班
07/16 12:13, 50F

07/16 14:17, 5年前 , 51F
開到24班就很多了,人最多的區間也沒有此必要
07/16 14:17, 51F

07/16 14:17, 5年前 , 52F
6普通6快速2西對2東對=16班
07/16 14:17, 52F

07/16 16:37, 5年前 , 53F
北捷也有通過的,迴送列車……
07/16 16:37, 53F

07/17 01:09, 5年前 , 54F
非營運 現時刻運轉 幾乎都CM在回送
07/17 01:09, 54F

07/17 14:19, 5年前 , 55F
台灣無法ATO啦,三不五十發生跳車,汽機車卡平交道的
07/17 14:19, 55F
文章代碼(AID): #1RIuBYq4 (Railway)
文章代碼(AID): #1RIuBYq4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