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如何提高生育率

看板RIPE_gender作者 (恩登)時間11年前 (2012/09/27 05:04), 編輯推噓13(13047)
留言60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moist (皓月清風)》之銘言: : 討論結果就是台灣基本上做不到 : 北歐模式要成功,有個大前提, : 就是這個社會的國民素質要達到一定的程度, : 而且這個社會的"公民意識"要非常強大, 公民意識是三小 別傻惹 台灣錢淹腳目的時候誰在管你公民意識 扯甚麼高稅高福利 拜託 賺一塊要繳五毛 哪個傻包要拼 20年前要是台灣玩這種高稅高福利 會有3 small經濟奇蹟? 北歐模式要成功喔 你要不要先去看看北歐多大 人口多少 人家光是捕魚挖礦砍柴就夠吃惹 怎摸玩都是爽爽過 還有那個現在很流行的德國 媽喇廣場協議之後西德早該挫屎惹 要不是靠東西德合併又來個歐元歐盟 德國馬克早跟日本一樣噴惹 談甚麼公民意識 連個國際經濟的基本常識都不足 我看是公民弱智八 : 因為他們的自私,短視,結果是我們都同樣要承擔. 都是they的錯 甚麼樣的人選甚麼樣的總統 塊陶阿 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9.95.251.103

09/27 07:12, , 1F
精闢
09/27 07:12, 1F

09/27 07:42, , 2F
什麼樣的熟友 就會組成什麼樣的熟版
09/27 07:42, 2F

09/27 10:09, , 3F
要不是靠東西德合併又來個歐元歐盟 德國馬克早跟日本一樣噴惹
09/27 10:09, 3F

09/27 10:09, , 4F
你有偷做功課吼 不過這樣講一般人看了不會有感覺 XD
09/27 10:09, 4F

09/27 10:41, , 5F
合併花不少時間才有效益..歐元歐盟的成立也有很多代價 而且
09/27 10:41, 5F

09/27 10:43, , 6F
至今還有很多問題待解決 歐洲可以高度整合 但時間會拉很長
09/27 10:43, 6F

09/27 10:44, , 7F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他快崩壞了 haha
09/27 10:44, 7F

09/27 10:54, , 8F
因為周遭環繞空軍 這實當然會喊空XD
09/27 10:54, 8F

09/27 11:07, , 9F
討論這東西看的不是周圍的新聞評論吧
09/27 11:07, 9F

09/27 11:07, , 10F
德國總理 歐洲央行他們的動作難道也是以新聞輿論做依據?
09/27 11:07, 10F

09/27 11:12, , 11F
當新聞比例過大就知道怪怪了 歐債也不是這次才出問題
09/27 11:12, 11F

09/27 11:15, , 12F
對他們來說就只是很正常的債務協商
09/27 11:15, 12F

09/27 11:51, , 13F
XD
09/27 11:51, 13F

09/27 12:20, , 14F
要繳稅 台灣當然也可以 但重點是台灣人普遍對政府 對司法 甚
09/27 12:20, 14F

09/27 12:20, , 15F
至媒體都不信任 它們的所作所為也難以讓人信任 賺一塊就算只
09/27 12:20, 15F

09/27 12:21, , 16F
繳1毛 照樣繳得不情願 因為納稅人不知道錢到底用到哪去了 有
09/27 12:21, 16F

09/27 12:22, , 17F
沒有被A走 還有稅制 稅法有問題 有漏洞 變成受薪階級是納稅
09/27 12:22, 17F

09/27 12:22, , 18F
人的主力 貧富差距愈拉愈大
09/27 12:22, 18F

09/27 12:23, , 19F
其實德國總理 或是執政的基民黨 ECB當然也會注意輿論走向
09/27 12:23, 19F

09/27 12:23, , 20F
例如歐洲華爾街日報 英文及德文版的金融時報 還有德國自己的
09/27 12:23, 20F

09/27 12:24, , 21F
媒體 例如明鏡週刊 南德日報這些主流媒體 對德國政治人物及
09/27 12:24, 21F

09/27 12:25, , 22F
政府機關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09/27 12:25, 22F

09/27 12:30, , 23F
三 small 這樣也行 XD
09/27 12:30, 23F

09/27 12:43, , 24F
台灣的稅收主力,其實是前20%的人,80%的人繳沒多少稅..= =
09/27 12:43, 24F

09/27 12:44, , 25F
前20%有錢人繳了台灣9x%的稅,後80%貢獻個位數...
09/27 12:44, 25F

09/27 12:53, , 26F
不符合比例原則? 80%的人雖然繳沒多少卻也散盡家財還不來
09/27 12:53, 26F

09/27 12:58, , 27F
若把公務員加薪十倍,但課以重稅;其中九倍都入稅..
09/27 12:58, 27F

09/27 12:58, , 28F
1.國家所得增加 2.公務員可以屁:別再說我們是民間養的
09/27 12:58, 28F

09/27 12:59, , 29F
數字遊戲很奇妙,繳稅多就是貢獻多?
09/27 12:59, 29F

09/27 13:02, , 30F
這錢若是印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貢獻?(事實上差很多嗎?
09/27 13:02, 30F

09/27 13:02, , 31F
不是很多人說,繞一圈從炒地皮來印嗎?)
09/27 13:02, 31F

09/27 13:04, , 32F
補充一下,台灣5x%的所得稅,是前1%的人繳的...
09/27 13:04, 32F

09/27 13:04, , 33F
根本不用貪污;比貪污還兇狠..
09/27 13:04, 33F

09/27 13:05, , 34F
我倒覺得金錢像蜜蜂社會的蜂王荷爾蒙,提供的是驅動力
09/27 13:05, 34F

09/27 13:06, , 35F
郭董假設只算所得稅,大約貢獻0.5%
09/27 13:06, 35F

09/27 13:06, , 36F
因此這數字只能說,極大多數人不自由,被強大驅力推動
09/27 13:06, 36F

09/27 13:09, , 37F
台灣的稅收跟他的支出已經是破表的低了
09/27 13:09, 37F

09/27 13:09, , 38F
長期以來綜合所得稅的七成以上是由受薪階級承擔
09/27 13:09, 38F

09/27 13:10, , 39F
郭董拿政府的給他的優惠有多少,台灣這些大型光電產業都也
09/27 13:10, 39F

09/27 13:10, , 40F
所以除非前面1%的人裡面有不少是"受薪階級"
09/27 13:10, 40F

09/27 13:10, , 41F
政府扶起來的,政府花的還不是人民來的錢。
09/27 13:10, 41F

09/27 13:11, , 42F
不然講1%的人繳了超過50%的所得稅,這在數學上很難成立
09/27 13:11, 42F

09/27 13:11, , 43F
我不否認有錢人對稅收的貢獻,不過我不喜歡灌水的數據
09/27 13:11, 43F

09/27 13:12, , 44F
至於政府扶植產業那是另一個面向.我個人覺得無可厚非
09/27 13:12, 44F

09/27 13:13, , 45F
沒有政府扶植,也沒有今天的台積電跟竹科. 三星也是政府扶植
09/27 13:13, 45F

09/27 13:13, , 46F
出來的.
09/27 13:13, 46F

09/27 13:15, , 47F
另外HJC的提案有點怪,公務員加薪十倍,再抽回九倍,政府的收入
09/27 13:15, 47F

09/27 13:16, , 48F
我沒灌水阿...這網路上都查得到,綜合所得稅一年約2600億
09/27 13:16, 48F

09/27 13:16, , 49F
並不會實質增加,因為你要給十倍薪水時,支出就先增加了
09/27 13:16, 49F

09/27 13:16, , 50F
而公務員不管加薪或減薪,薪水都是來自於民眾的稅金
09/27 13:16, 50F

09/27 13:17, , 51F
57%是薪資,43%是財產(如股利),2600億,五百多萬戶
09/27 13:17, 51F

09/27 13:24, , 52F
依據財政部的統計,95年後綜所稅的收入都在3000億以上
09/27 13:24, 52F

09/27 13:25, , 53F
老實講我找不到2600億這個數字的來源
09/27 13:25, 53F

09/27 13:26, , 54F
靠 推文太好笑了 XDDDDDDDDDDDDDDDDDD
09/27 13:26, 54F

09/27 13:35, , 55F
終於找到了 100年的綜所稅資料 所得淨額1000萬以上5787戶
09/27 13:35, 55F

09/27 13:36, , 56F
真的耶你是對的,sorry,剛查最新的是547萬戶,共3147億
09/27 13:36, 56F

09/27 13:36, , 57F
繳綜所稅577億 約佔綜所稅稅收25.2%
09/27 13:36, 57F

09/27 13:39, , 58F
但前4萬戶就繳了1400億,前1%應該也繳超過50%...
09/27 13:39, 58F

09/27 13:47, , 59F
我沒說會實質增加喔!但馬政府會怎麼算呢?
09/27 13:47, 59F

09/27 13:52, , 60F
消費券也不是多久前的事
09/27 13:52, 60F
文章代碼(AID): #1GOstMIT (RIPE_gend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OstMIT (RIPE_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