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碩博士失業知多少?

看板Policy作者 (GHOTBI監督,我要冠軍~)時間13年前 (2011/04/16 22:13), 編輯推噓2(2025)
留言27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關於職業技能這件事情,稍微做一下真實的分析 一個人在工作上基本上需要兩種技能 1.職業技能,就是擔任該職業的基本技術能力。 2.職務技能,負擔某個職務需要的技能與經驗。 兩者的差距在哪,我用MLB的職業選手來當例子讓大家好懂 你要當職業棒球選手,需要的基本棒球技能,這就是職業技能。 總不可能跟球團說,我要當職業棒球選手可是我還不會打棒球,我認為企業應該負擔 職業訓練責任,所以你應該培訓我。 當一個有基本職業棒球技能的選手加入職棒後,球團的各種培訓就是一種職務訓練。 包含更專業的技能調訓、球賽狀況的處理等等都屬於職務訓練的一環,這部分是球團 該負擔的。 當然也有一種例外,就是天生神力,是百年一見的棒球奇才,所以不會打棒球沒關係? 但是這個時候,就進入另外一種模式「學徒」,球團用極低的薪水讓你在小聯盟磨練 等你有朝一日出師為止。 這個例子到這邊就解釋了,企業到底該不該負擔職業訓練的部分。 要爭取任何的工作,技能是自己應該準備的,換個例子,不能打著說因為企業該負擔 職業訓練,所以不會講西班牙文也硬要去專門針對拉丁美洲的貿易公司上班、不懂法律 要去法律事務所上班。這些基礎的職業技能,本來就是應該在就職前就準備的。 職務技能就不同了,每個企業對各職務所需的範疇不同,因此職務訓練是依照企業需求 而給予員工訓練。但因為多數的中小企業,甚至大型企業都缺乏專業化的教育訓練機制 因此資深員工的經驗傳承、師傅帶徒弟是必然的狀況。因為這是針對職務上所需的技能, 他可能不是甚麼專業技能,更低階點可能只是記得誰是部門的老大,跟祕書報告比跟 老闆有用。 而資深員工跳槽的薪資問題就如同,資深選手的轉隊一般,過去的績效將會是最重要 的判斷標準,是職業與職務技能的綜合結果。你總不能說A-ROD高薪就是因為他棒球技 巧好,扣掉$boars的談判技巧外。明星選手的話題性、吸引球迷的能力、球場上的處 理能力都是。 回到本話題的原文,要探討的是高學歷失業的問題究竟是需求不足還是不願意低就 其實高學歷的人一般都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因為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產業界很多人 都怕供不起碩士的大佛,因為不要說職務技能的問題就職心態的落差也常常構成管理 問題。 而政府雖然嘴巴說要解決高學歷失業,但實際上給大學的預算卻還是以研究經費為主 如果五年五百億是放在提升基本的就業技能exTOEIC或分隔技職與普通大學的差異。 那會差很多,但關鍵的問題還是在系所對於學校就業技能的認知太薄弱。 不過多數的教授都是一路讀上來,哪裡會明白外面就業需要那些技能呢? -- 個人部落格 清水清水エスパルス、日本代表與J聯賽逐日新聞 http://blog.yam.com/houkofer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93.12

04/16 23:17, , 1F
我認為"系所對於學校就業技能的認知太薄弱"完全是以企業為
04/16 23:17, 1F

04/16 23:18, , 2F
本位的思考.事實上如果真的要以企業的角度思考,根本不需要
04/16 23:18, 2F

04/16 23:19, , 3F
那麼多研究生,甚至大學生.只要搞個建教合作,培養廉價勞工就
04/16 23:19, 3F

04/16 23:20, , 4F
足以應付.說穿了,企業偏好找台清交,但我知道許多台清交生在
04/16 23:20, 4F

04/16 23:22, , 5F
半導體或面板廠等前段工廠都待不久.原因就是專業性不需要那
04/16 23:22, 5F

04/16 23:26, , 6F
麼高,環境也不適合.說穿了,就是產業層次不需要那麼高.套句
04/16 23:26, 6F

04/16 23:27, , 7F
郭董的話"走出實驗室,只有執行力.這才是代工產業最需要的.
04/16 23:27, 7F
部分已經回文,請移駕 但實際上,高科技產業佔台灣就業人口的比例沒有那麼高 台清交的問題在於,在工作實績前只有學校的成績是比較客觀的參考資料。 而這批人在現場最大的貢獻在於,解決現場問題的臨場反應能力較其他人好。 這也是台灣電子業良率來源的重要關鍵 ※ 編輯: houkoferng 來自: 111.249.193.12 (04/16 23:32)

04/16 23:33, , 8F
企業會想不斷把自己應付的成本轉嫁給社會,如果企業的人才需
04/16 23:33, 8F

04/16 23:35, , 9F
求水準真那麼高,台灣不會變成薪水漲不動的狀況
04/16 23:35, 9F
薪水漲不動?基本工資=\=薪水漲不動 關鍵在於制度問題,在台灣產業本來就是競爭人力資源的結構下 不斷去僵固化人力支出,最後就會得到固定薪資較低的結果 現在企業的薪資狀況是,低底薪高獎金,很多企業績效獎金已經變成 固定薪資的兩倍。 原因就在於制度化的交易成本過高,薪資的僵固性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一種 另外切記,勞動市場資方是買方,交易成本過高買方可以不買,賣方也可以不賣。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一定比率的失業在這方面 ※ 編輯: houkoferng 來自: 111.249.193.12 (04/16 23:40)

04/16 23:40, , 10F
我認為企業主如果可以,也會想請台清交畢業的幫他開車,拿公
04/16 23:40, 10F

04/16 23:41, , 11F
事包,而且先訓練過再去應徵.
04/16 23:41, 11F
機會很低,主要原因在於 司機提皮包的很需要信任關係,學歷與技能反而不是重點 找個台清交的,老闆還覺得你太聰明會不會偷機密 他們傾向找個國高中畢業的,但可能有點關係。 ※ 編輯: houkoferng 來自: 111.249.193.12 (04/16 23:44)

04/16 23:47, , 12F
我認為台清交畢業的如果願意領國中畢業的薪水幫老闆開車,拿
04/16 23:47, 12F

04/16 23:48, , 13F
公事包,企業主還是會優先用.園區外勞喜歡用菲勞,因為普遍大
04/16 23:48, 13F

04/16 23:48, , 14F
學畢業,會說英語...畢竟程度好沒人不愛,前提是薪水不要多
04/16 23:48, 14F

04/16 23:51, , 15F
當然你說的考量也不無道理,但我舉這個例是要凸顯企業主一定
04/16 23:51, 15F

04/16 23:52, , 16F
會想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益.
04/16 23:52, 16F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就是以為成本只有錢 其實成本包含很多東西,物質與非物質的部分, 基本上比較利益這個原則在任何地方都是成立的 ※ 編輯: houkoferng 來自: 111.249.193.12 (04/17 00:06)

04/17 00:55, , 17F
職業技能簡單說就是入行的門檻,但各行各業不太一樣,有的行
04/17 00:55, 17F

04/17 00:58, , 18F
業有高門檻e.g.醫生,像推銷員來說門檻就不高
04/17 00:58, 18F

04/17 00:59, , 19F
用研究\技職型大學來看問題,不如用產業結構來看
04/17 00:59, 19F

04/17 01:04, , 20F
我認為要用未來的產業結構來看,以現有的產業結構來看,很多
04/17 01:04, 20F

04/17 01:05, , 21F
大學研究所都要關門了.但若以產業政策達成未來理想中的產業
04/17 01:05, 21F

04/17 01:06, , 22F
結構來思考,或許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價值會高一點.
04/17 01:06, 22F

04/17 01:08, , 23F
總之,完全以企業的角度來思考我認為是不對的.以個人的立場
04/17 01:08, 23F

04/17 01:09, , 24F
來看,有些產業根本不應該繼續留在台灣,那我為何還要以他的
04/17 01:09, 24F

04/17 01:10, , 25F
角度來看供給?
04/17 01:10, 25F

04/17 01:13, , 26F
當然,沒有目標,也只有現實可以依靠的情況下,高等教育持續
04/17 01:13, 26F

04/17 01:15, , 27F
培養有今天,但未必有明天的產業需求人才,也是別無他法.
04/17 01:15, 27F
文章代碼(AID): #1DgQFjDT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gQFjDT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