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關於未禮讓行人開罰的一些想法

看板Policy作者 (獲選者)時間14年前 (2010/05/23 00: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 引述《jjjordan0512 (異形)》之銘言: : 對於汽車未禮讓行人台北市要開罰 : 我有一些個人的想法 : 我覺得現在政府有點矯枉過正 : 1、政府應加強的是號誌燈的設計 : 有些設計不良讓無論是行人還是駕駛都造成不便 同意 例如某些路口會設行人專用時間 車輛完全禁止在那段時間通行 但是如此一來會不會增加大家等待時間使路口擁塞也值得考慮 : 2、現在交通問題這麼多不只是行車人的問題有些路人也有問題 : 我覺得是台灣現在有些價值觀已出現偏差 : 有些路人都覺得自己是最大的 就可隨行所欲的不遵守交通規則 : 說實在,如果駕駛闖紅燈或紅燈違規右轉而撞到人那是應該罰 : 但是 現在警察是對擁有綠燈右轉行使權的駕駛開罰 : 首先 綠燈右轉本來就是天經地義 : 接著 今天看到蘋果日報有人投書說警察抓太嚴 : 講實在 警察或是政府真的要拚業績或維護交通安全 : 只要每天在路口抓闖紅燈或是紅燈違規右轉 : 不用一個禮拜 保證業績暴增 部分同意 前半段行人違規 個人同意也要抓 但後半段不同意 大多數路口車輛綠燈可右轉的同時 同方向的行人也是綠燈穿越的時間 同樣是綠燈 車輛當然要讓行人先走 我相信大家都有看過甚至親身經歷過被右轉車卡在路中央進退不得的經驗 不但右轉車一輛接一輛呼嘯而過 有時還前後夾攻 那經驗很可怕 : 3、如果政府真的要對未禮讓行人的駕駛開罰,然後還一直說要教育行車駕駛 : 那政府是不是應該對於行人闖紅燈加重罰責 : 有些行人才管你紅燈,還是照走,有的還慢慢走 : 此時綠燈駕駛真的很可憐 : 有時如果不慎撞上 導致行人受傷 家屬永遠都只會指責駕駛人而且還會要求賠償 : 而駕駛如果未了怕撞到會緊急踩剎車 萬一後方來車閃避不及 誰負責? : 闖紅燈的路人嗎?不可能! 這時後就會有人說,如果開慢一點就不會有問題 : 這是怎麼一回事啊??有些路人闖紅燈都不長眼,突然冒出來,誰來得及反應 : 還有,路人闖紅燈也不闖斑馬線 還給我從路中央穿越 : 這在台灣已習以為常 : 有一次我騎車經過建國南路時,大家都知道高架橋下面有停車場 : 我當時是綠燈狀態 我過看前面有一位路人欲穿越馬路到對面 : 我就按了喇叭並停了下來,路人也停了下來,我以為他聽到我的喇叭 : 聲而停住,此時我就想說繼續前進,沒想到他竟然加速通過 害我差點 : 撞到他 請問這種人抓起來是不是應該加重罰金(我記得闖紅燈罰金不多) 部分同意 行人違法當然也要抓 但是車輛看到違法行人仍要禮讓 不爽歸不爽 總不能看到了還故意撞上去吧 XDD 而且這種事出了車禍不見得責任都在車輛上 之前好像有新聞講 有行人突然衝出來穿越馬路被撞死 因為證實駕駛事前根本看不見人 所以不罰 記得有人在車版講過所謂防衛性駕駛 用最簡單的話講就是把所有其他路上的人和車都當成白目 前面車要當成他隨時會急煞或不打燈左右轉 甚至是打右轉左或打左轉右 路邊有人張望就要當他下一秒會突然衝出來過馬路 路邊的車要當他們隨時會開車門 要右轉時盡量靠右讓機車不要鑽到你車右邊而在你轉彎時被撞到 在路上行車保護別人就是保護自己 畢竟就算是別人理虧 光跑法院處理保險理賠就很浪費時間和精神 : 4、有些人批評政府搶錢搶過頭一點多不為過 : 竟要取締駕駛綠燈時右轉不禮讓行人(重點是駕駛人是依號誌燈在行駛) : 這樣還倒不如加重任何行車違規的罰責 : 尤其是行人闖紅燈或是穿越馬路,這樣對於駕駛才公平 不同意 大部分路口綠燈車輛右轉的時間同方向的行人也是綠燈 同是綠燈當然行人路權大 要讓行人先走 開車騎車的人油門一催一下子就趕過行人 讓個幾秒給行人不為過吧 而且這種狀況下出了車禍要上法院 駕車者絕對是責任負很大 保證讓你賠很慘 保護別人就是保護自己 : 5、之前,我有跟我爸討論這個問題,一開始我爸是講我要寬恕這些闖紅燈的人 : 他們可能是因為有些急事,不過,後來我爸有親身經驗後,反過頭來跟我說,這 : 些人真的很可惡 : 最後,我要講的是現在這個社會要的不是寬恕,而是尊重,如果大家都尊重彼此 : 就不會有之後所謂寬不寬恕的問題!如果路人和駕駛互不尊重,我希望警察也不要 : 寬恕他們,罰就對了,但絕對不能只對路人有利,駕駛人的權益也要顧!! 台灣人真的很妙 很多人明明就身兼駕駛人和行人兩種身分 但不同的狀況反應就差很多 很多人在當行人過馬路被右轉車逼就會罵開車的 但等到自己開車又會罵行人那麼多 一直不能右轉 甚至用車去逼行人 其實頗好笑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104.244
文章代碼(AID): #1Bz_-_JN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z_-_JN (Policy)